?

簡析“伊斯蘭恐懼癥”成因

2018-07-10 12:34姚濛霏
智富時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穆斯林

姚濛霏

【摘 要】伊斯蘭恐懼癥(Islamophobia)近年來甚囂塵上,這股來自西方的浪潮出于種種原因已席卷了全球各地。那么,伊斯蘭恐懼癥緣起何處?本文將從人口發展、恐怖襲擊事件、媒體導向等多個方面,具體分析,究其成因。

【關鍵詞】伊斯蘭恐懼癥;“恐伊癥”;穆斯林

伊斯蘭恐懼癥(Islamophobia),簡稱“恐伊癥”,初見于畫家阿方斯·埃蒂安·迪艾特和阿爾及利亞智者斯利曼·本·易卜拉欣撰寫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傳記》里,英譯本中做feelings inimical to Islam譯,指“對伊斯蘭教有敵意的感覺”。20世紀90年代,穆斯林與伊斯蘭恐懼癥委員會將伊斯蘭恐懼癥(Islamophobia)定義為“一種對穆斯林毫無根據地恐懼和延誤的觀點,該觀點導致了排斥行為和歧視態度?!?/p>

一、人口發展

首先,穆斯林人口增幅較為顯著,這對本土人口繁殖較慢的歐洲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威脅。根據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全球穆斯林人口的未來:2010-2030人口預測》數據顯示:在未來的20年里,全球穆斯林人口預計以非穆斯林人口大約兩倍的速度增長——穆斯林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非穆斯林年平均增長率為0.7%。據該中心2015年發布的《宗教的未來:2010-2070人口增長預測》,截至2010年伊斯蘭教,擁有16億信眾,占全球人口的23%。如果目前的發展勢頭保持不變,全球穆斯林人口將在2050年和基督徒相當,并在2070年超過基督徒人口。而由于移民問題,穆斯林多增長于西歐和北歐。據此看來,穆斯林將有可能成為歐洲的主要人口,大多數穆斯林是青壯年,而大多數歐洲人可能是老年人。

西方人又常把伊斯蘭教當成基督教的競爭對手,由于伊斯蘭教義中包含對基督教信仰的挑戰,對于許多歐洲人而言,伊斯蘭教是一種長期的宗教文化挑戰。

如果“恐伊癥”僅來自于人口統計學上的焦慮和不同宗教的對立,還尚可理解,但是“恐伊癥”的來源絕不僅于此。

二、恐怖襲擊

“伊斯蘭恐懼癥”這一概念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以后強化,其后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例如2002年荷蘭右翼領袖幅圖恩主張禁止穆斯林移民的進入,不久他就遭到了暗殺;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馬德里相繼4列火車發生連環爆炸案,死亡人數191名,受傷人數2050人。這些事件的接連發生使得“伊斯蘭恐懼癥”持續升溫。近年來,2014年10月,“伊斯蘭國”發布斬首英國人質視頻;2016年3月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機場發生爆炸,34人遇難,200余人受傷;7月14日法國尼斯市國慶日活動遭襲,一輛大卡車撞向正在觀看煙花表演的人群,造成84人死亡,202人受傷;2018年4月,阿富汗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57人死亡119人受傷,“伊斯蘭國”宣布認領。諸如此類伊斯蘭極端分子的行動,造成了世界的極大恐慌,由此,穆斯林被一竿子打翻、被以偏概全:一個極端的“穆斯林國”或某些伊斯蘭極端分子就代表所有的穆斯林與伊斯蘭教整體。

三、媒體宣傳

薩義德在上世紀八十年《報道伊斯蘭》一書中指出,“特別是美國民眾進來對伊朗的認識,有將近百分之九十來自廣播、電視與報紙”。當時,人們經由媒體所知道的伊斯蘭教充滿了血腥、暴力和罪惡等等負面的東西,媒體還將其歸咎于伊斯蘭教的本質。時至今日,西方媒體仍舊營造著伊斯蘭教的負面形象,人們并不知道,在伊斯蘭國度男女是平等的,對于犯罪十分嚴格,這個宗教同樣有著明確堅定的道德準則。

在一些所謂專家學者的輿論導向和電視節目中,更是出現了丑化穆斯林形象的現象,這使“伊斯蘭恐懼癥”愈加升溫。

第一,例如《紐約時報》記者米勒在眾多談話性節目與中東問題研討會中大力鼓吹“伊斯蘭威脅”。米勒認為:好戰的伊斯蘭是西方的一大威脅。米勒并沒有提及,今日大部分伊斯蘭國家都是一窮二白、軍事上和科學上都遙遙落后,除了對自家人民以外,很難對其他國家形成威脅;而最強盛的伊斯蘭國家——沙特阿拉伯、埃及、約旦、巴基斯坦——完全是在美國的勢力范圍之內。并且米勒作為一個數十年從事中東研究的學,者,完全不通波斯語與阿拉伯語,既不能直接與當地人交流,又不會研讀有關的阿拉伯語一手資料。與其說米勒是一個研究中東人民生活的學者,不如說是一個為美國政策搖旗吶喊的具有鮮明政治立場的記者。這些新聞傳播者本身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他們所傳遞的新聞既帶有個人色彩,又顯示著政治立場,由此產生的“新聞偏見”。。

第二,扎實的研究指出,幾乎每一部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都有關于穆斯林的片段,種族歧視意味明顯,侮辱丑化其形象。1980年4月英國電影制片家安東尼·托馬斯制作的影片《公主之死》,曾引發英國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外交爭端。15年后播出的另一部影片《美國圣戰錄》,則是強調了各種瘋狂的穆斯林陰謀策劃恐怖活動與可怕的戰爭,而美國本身已淪為戰場。影片制作者史蒂芬·艾默生對于中東涉獵一片空白,卻驕傲地宣稱他是恐怖活動的報道者。1995年4月俄克拉荷馬市爆炸案發生后,艾默生立刻找上媒體宣稱:這樁慘案是中東地區人士犯下的。然而后來爆炸案的兇手證實是美國本土的極端分子——白種人清教徒。影片的后半部一幕一幕跳接,指控穆斯林正在試圖摧毀美國,但艾默生沒有給出任何時間、地點、事件,沒有任何數據資料加以輔佐。然而這部影片留給觀眾的印象就是伊斯蘭教等于圣戰等于恐怖主義,這種印象強化了民眾對伊斯蘭教與穆斯林的恐懼與憎恨。

沒有人期望記者或媒體名人花費許多時間做學術工作、博覽群書、尋找另類觀點,但是不要預先認定伊斯蘭季冥頑不靈又滿懷敵意,不要盲從、不加批判的觀點來宣揚一成不變、簡化事實的議論,真的那么困難?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接受由政府制造、恣意塑造伊斯蘭教形象的官方說辭?隨意將“伊斯蘭教”貼上“恐怖主義”的標簽,這一點在近年來尤為突出。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全媒體時代逐漸形成,我們對于各種事物的了解不僅僅局限于報紙等傳統媒體,網絡等新媒體也是接受信息更方便快捷且普及率更廣的渠道。在這種背景下,不僅是專業媒體工作者可以生產新聞,即使普通網友隨意的一個帖子也能成為熱點。如果說傳統媒體還有記者、編輯等把關新聞的真實性,那么全媒體時代對于新聞的甄別更多的只能靠讀者受眾本身。

一些西方媒體往往以所謂客觀、開明、自由、民主、進步為名,持續宣揚著關于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謊言。2017年1月,《每日快報》在頭條位置發布了一則新聞,題為“西班牙恐怖襲擊:槍手高呼‘真主至大在超市開火”。然而,這則新聞只不過是英國媒體關于伊斯蘭和穆斯林的諸多假新聞之一。盡管警方明確表示該嫌犯當時講的是巴斯克語,而非阿拉伯語,警方還強調該事件并不屬于“恐怖襲擊”的范疇,這則假新聞就和此前諸多假新聞一樣還是被瘋狂轉載,其中包括很多極右組織以及極端民族分子。此類惡意假新聞完全激起了民眾對穆斯林的更多怨憤。

綜上所述,恐伊癥的膨脹既是西方中世紀以來仇恨、鄙視穆斯林的文化傳統的某種延續,也是當代政治、經濟、社會遭遇危機時社會思潮激進化的表現,同時受到新聞輿論的引導。民眾不應當只著眼于部分穆斯林極端分子的恐怖活動,也應當正確認識伊斯蘭教的教義和信仰,普通的穆斯林同樣是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徒。世界人民都應尊重文化和宗教的多樣性,杜絕種族歧視或宗教偏見。

【參考文獻】

[1]愛德華·薩義德:《報道伊斯蘭》.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21-107

[2]楊春泉,周玉忠,《歐拉伯與伊斯蘭恐懼癥之緣起》,載《中國穆斯林 - China Muslim》,2013年第4期 ,38-40

[3]馬彧,《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偏見》,載《記者觀點》,2014年6月刊,51-53

猜你喜歡
穆斯林
印尼·雅加達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論穆斯林交易習慣與合同規則之關系
美國穆斯林群體探析
美穆斯林女性熱衷學防身術
論戲劇《恥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勢
車臣百萬人游行力挺穆斯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