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群社交三種驅動

2018-07-11 16:48徐志斌
商界評論 2018年7期
關鍵詞:信群滴滴社群

徐志斌

“轉發到朋友圈,你將免費獲得xx?!薄澳阋褞秃糜芽硟r28元,還差9個好友助力,你將0元獲得xx?!边@樣的消息不時出現在我們的朋友圈中。從2009年社交網絡爆發式發展至今,人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這上面了。在過去,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提供了龐大的社交紅利。自2013年開始,社交網絡開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從剛進入社交網絡(微博、微信等)就實現引爆,到2016年啟動的直播大潮中,社交網絡都是當之無愧提供用戶和流量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今天這個分享即獲取的時代,缺的不是流量,而是撬動流量的方式。社交網絡提供的是渠道,但一個新產品要實現從0到1,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去撬動0,這是每一個新玩家都必須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關系驅動:“三近一反”激活社群

互聯網時代,大家都想要收割社交釋放的龐大紅利。2016年底,一家自媒體團隊采用組建微信群的方式嘗試社群運營,運營人員將許多鐵桿用戶邀請到群中,每天設定一個話題供大家討論,并策劃了許多運營活動。但他們苦惱地發現,用戶參與幾次討論后就再也不說話了。1個月后,陸續組建的幾十個微信群成了“沉默的大多數”。

社交網絡以信任為底層機制,信息在關系鏈中流動。因此,關系驅動的威力就十分巨大。除去親友、同事這樣的“強關系”,還有其他的策略被運用和加強,而小群化社交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可以影響用戶行為習慣,獲取海量用戶和收入,還直接推動了大型社交網絡的發展,但活躍小群的組建必須要遵循一個原則—“三近一反”。

“三近”指的是地域、興趣、年齡相近。

1.相近地域:用戶對1 000米以內的信息最敏感。騰訊出了一款主打陌生人社交的產品“朋友印象”,團隊在對“走心回答”(“朋友印象”中的一項功能)進行迭代時就發現,社交網絡中的用戶對距離非常敏感。距離越近,用戶參與的興趣就越大,尤其距離1 000米以內為最佳。當距離超過5 000米后,用戶的回答概率直接跌至最低點10%。

2.相近興趣:用戶只關注和自己相關的問題。在社交網絡中,相似的興趣往往更能催生垂直社區(BBS 時代)和大型社群。小云社群對平臺上運行前100位的社群做過一次分析,發現在社群里私人問題的瀏覽比例和回答比例最高,分別是82%和62%,并且主觀問題更容易吸引用戶參與,私人問題則容易在小圈子內引發探討。面對公共問題,用戶更愿意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客觀問題則基本不受歡迎。換句話說,同樣是興趣,人們更希望是和自己相關的問題。

3.相近年齡:占比87%以上的年輕人,幫助快手實現一飛沖天。截至2017年8月,快手以7 000萬日活躍用戶躋身國內App流量消耗第一名。許多人認為,快手的用戶三四線城市居多,其實“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才是主流,而且“90 后”用戶占比超過87%。相近的年齡,大家關注的點更容易趨同,而且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傳播方式。

“一反”則指的是相互幫助卻又存在沖突和協作的兩方,除去我們最熟悉的兩性關系外,典型的還有商業環境中的甲乙雙方、供需雙方等。

如果說“三近”協助無數用戶聚合成各種社群,并在社群中因此擴散、停留、活躍?!耙环础眲t是將社群成員強有力地黏合在一起,協助打開商業化的大門。比如,在“朋友印象”中,同樣是基于興趣的好友推薦、話題推薦,當產品經理加入“一反”因素后,用戶發生了明顯變化。如向“乖乖女”用戶推薦文身女孩兒發布的內容,向喜歡音樂的男性用戶推薦喜歡同類音樂的女性用戶發布的內容,向比較宅的女孩兒推薦喜歡戶外運動的男孩兒,都會令活躍度大幅上升。

榮譽驅動:用戶希望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

什么樣的方式最能增強大家的參與度?微信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消息,“你的好友加入了xx挑戰,想看看自己排名第幾么?點擊加入吧?!?/p>

互聯網各個產品乃至現實生活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比”?!巴跽邩s耀”會告訴你,你是“朝陽區第一韓信”;余額寶會告訴你,你的收益超過了全國80%的用戶;“360安全衛士”會告訴你,你的開機速度戰勝了全國90%的用戶……

讓用戶和與他們相似的人在一起,互相比拼,不僅有助于增強用戶的活躍度,還能協助完成新用戶的黏著和留存,提升付費轉化率。尤其是游戲產品,如果用戶在游戲中即將超越對手,游戲的突然中斷將會讓用戶難以容忍,此時用戶會很樂意付費,也會樂于通過購買高級裝備來獲得更快的成長速度,在游戲中超越和戰勝其他好友。

為什么“比”會有這么大的魔力?

因為大家都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而“比拼”恰好能協助用戶塑造自己想要呈現的形象,繼而在炫耀和擴散的過程中吸引更多用戶加入。這就是在社交網絡和社群中最強勁的驅動力之一:榮譽驅動。為了獲得一個虛擬的榮譽和地位,塑造某個自己想要的形象,人們會持續地投入時間、資源和金錢等,這恰恰契合了社交模型的三大基礎:工具性、病毒性、長連接。

在“圍住神經貓”“微信打飛機”“微信運動”等應用中比拼的用戶,是為了“塑造自己想要在他人面前塑造的形象”(工具性)。當實現了這個目的后,用戶又會迫不及待地分享到朋友圈中去炫耀(病毒性帶來了信息擴散)。其他好友因此進入比拼并超越自己時,用戶會投入更多時間練習和升級,以求鞏固地位和形象,甚至還會付費購買某些道具(長連接帶來了用戶轉化、持續活躍乃至變現等)。外部好友因為同樣的訴求(“塑造形象”和“炫耀”)被吸引進來。一個病毒循環和黏著轉化過程就這樣形成了。

要完成這樣的閉環連接,讓用戶自發地將信息病毒般擴散到他所在的好友圈子和社群中,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路徑。

首先,劃定一個“小池塘”。這個小池塘可以是所有會員都在討論某事的人,或對某領域和行業、話題有研究的人。首先讓用戶去比,告訴他比較的結果,可以對不同成員獲得的閱讀量、贊、打賞、收藏、跟評等進行排名,并將排名公開;然后讓用戶知道有人在和他比,推動討論某話題、研究某行業的人們自發形成新的圈子,并舉辦線下聚會、沙龍等。

其次,構建一個獨立的上升通道。以“螞蜂窩”為例,它非常注重社群打法,甚至推動用戶形成了許多以地域和城市為紐帶的“分舵”,聚攏喜歡旅游的本地用戶一起討論、分享。對于以瀏覽為主的陌生人社群來說,優質信息的不斷生產和涌入是關鍵所在。而游記、攻略就是螞蜂窩的優質信息。為了激勵用戶不斷生產優質內容,馬蜂窩設置了嚴格的App首頁推薦(蜂首),只有經過編輯部挑剔的審查后,才有資格登上推薦。這讓許多用戶興奮不已,并為此不惜用一周乃至更長的時間寫游記,以求達到最好。成功登上蜂首后的用戶們還組織了“蜂首俱樂部”,增強彼此之間的黏性。

最后,讓成員以團隊(小群)為單位進行比拼/競爭。人們會自豪于在一個“勝利”的隊伍中“比較”,不只局限于用戶之間,還能在社群之間發生作用。有人跟蹤統計了190家公司舉辦的團建活動,以團隊競爭為主題的活動占73%以上,以協作為主題的27%。在這些活動中,通常贏得比賽的那個團隊,在未來3~6周內,成員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工作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之間的支持和信任會增加。同時,團隊成員自信心增強,生活熱情及工作熱情增強,團隊整體工作效率得以明顯上升。

利益驅動:平等互惠的樣本

從2016到2017,支付寶連續2年在春節期間展開了“集?!背槿〖t包活動。雖然最終每個用戶分到的紅包不多,但這個活動卻吸引了上億人參與。利益,是吸引人們進入一個社群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這個利益不僅僅只是實實在在的紅包,還包括各種愉悅的體驗、想要塑造的形象,以及在社群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與資源。平等互惠是典型的“我幫助你,你也幫助我,大家互相幫助”,是小群中最常見的相處方式,也常見于企業、團隊之間的互惠合作。

社群中的互惠是指平臺如何運用好“利益”的力量,讓用戶、企業以及更多社群積極參與,這就是利益驅動。企業或社群運營者充分給予用戶利益,或者引導用戶主動獲取想要的利益,以此確保用戶活躍、黏著,實現運營目標。

在社交生活中,用戶行為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特點,即人們通常會“天然親近于幫助自己的人”?;セ菪袨楸澈笫抢娼粨Q,互惠的雙方關系會因此更加親密。這種利用互惠特點來運用社群的方式可以稱為“互惠接口”,而滴滴紅包就是最好的互惠樣本。

滴滴與快的補貼大戰證明了一件事情,“觸動市場最快的方式就是利益,利益是速度最快的傳播方式”。補貼大戰雖然讓用戶快速接受了打車軟件,但仍沒有形成用戶習慣。用戶仍處在有補貼就打車,沒有補貼就不打車的狀態中,需要繼續穩固。因此受微信紅包的啟發,滴滴打車上線了“滴滴紅包”。

“滴滴紅包”設計分為兩種:

一是利用關系鏈傳播,用戶可分享的紅包數量被設定為20個。2015年初,滴滴紅包每天被打開的次數最高時達到3 000多萬。然而一個有意思的變化是:一開始,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紅包分享。一段時間后,紅包在朋友圈消失,轉而更多地出現在微信群中?,F在,除了與自己親密的人之外,微信群和朋友圈都極少見到紅包的分享。

這一分享去向的變化其實反映了用戶在社交網絡中狀態的變化。開始時大家對新鮮事物好奇,隨后是依靠群內關系維系。當紅包開始普及時,再分享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反而會對好友造成困擾,這時就變成了家人之間的強關系分享。

第二種紅包設計支持外部合作,即外部合作伙伴也可以發放“滴滴紅包”,用戶只需輸入手機號就可以獲取。這類紅包支持再次分享,數量設定為可被無限用戶獲取。滴滴在監控該類紅包時發現,傳播層級最多可達到 17 層。

“滴滴紅包”推出后,“滴滴打車”App每天下載注冊數量達到了30萬,找到了下載市場之外的新獲客方式。當時,滴滴獲得一個活躍用戶下載的成本在10~20元之間,但紅包的推出令成本大幅下降。因為哪怕只領了3毛錢的紅包,用戶也會下載注冊,他們明確地知道還可以領取和發放更多紅包。這就幫助滴滴同時實現了拉新和復購。

從滴滴紅包的分享去向變化中可以看出,雖然用戶想要利益,但利益不代表全部。如果利益能和用戶希望塑造的形象、想要維系的關系和想表達的訴求結合起來,將會產生更大的能量。這是用戶通過行為變化提出的訴求。

猜你喜歡
信群滴滴社群
“滴滴”上的叮嚀
滴滴斷臂求生?
“厲害了,我的國”之滴滴打車
警惕以微信群為媒介的詐騙
假如亡國之君有微信群
利用微信群營銷獼猴桃的啟示
在線研討:教師專業思考的引發和深入——從“揚州歷史教師”微信群的一次爭論說起
滴滴Uber 大戰
母嬰電商的社群玩法
VC靠邊!社群股權眾籌來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