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創新驅動的河南豫劇服飾文化保護機制構建

2018-07-12 07:57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450000
大眾文藝 2018年6期
關鍵詞:服飾文化豫劇河南

(河南工程學院 服裝學院 450000)

河南豫劇服飾保留著河南民間的生活風貌,具有系統的舞臺意義符號。豫劇服裝的發展一直密切的伴隨著中原地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發展。對于豫劇服飾的研究,不僅有助于了解服裝與中原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活動行為、藝術表現和審美情趣。同時也可以深入的窺探到中原地區社會、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狀況。隨著社會精神需求的不斷攀升,在文化強國戰略影響下,國內外學者逐漸認識到豫劇服飾的保護與研究對于發展和繁榮中原地區精神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艱難的復興——河南豫劇服飾文化保護現狀的困境

多種多樣的影響因素造成河南豫劇服飾的保護窘狀。外來文化沖擊帶來的文化自信缺失是導致艱難復興現狀的根本原因。各種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已經深入的影響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娛樂文化方面,嚴重影響了傳統戲劇文化的生存與發展,影響了人們對傳統戲曲文化結構和模式的認知,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產生了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略本土化的現象。保護意識的薄弱促使河南豫劇服飾文化資源大量流失,同時又得不到宏觀的引導和協調,這樣就更加助推了困境的進一步發展。盲目追求國際范的心理促使下,認為外來的、嶄新的文化都是精華,而豫劇服飾文化則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久而久之形成了記憶的淡忘。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宏觀上未能及時的進行引導和教育,從而增加了近日復興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在形成保護意識之后,制度保障不完善、教育培訓步伐滯后,創新動力不足,更是讓艱難的復興之路雪上加霜。要想豫劇服飾文化重新回到大眾的矚目視野之下,新時代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的保護現狀來說,活態化的借鑒與應用還遠遠不夠。

二、時代的訴求——河南豫劇服飾文化保護的必要性

對豫劇服飾文化的保護,有利于營造出健康、安全的社會文化環境。豫劇服飾文化自信借用中原文化和豫劇藝術的歷史符號,營造環境。這種環境能夠啟發政府官員率先引領和榜樣示范,促進文化研究者進行深入而精準的挖掘和詮釋,幫助民眾形成強烈的民族文化榮譽感和凝聚力。對豫劇服飾文化的保護,有利于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和智力保障。豫劇服飾文化創新發展既要對傳統文化本身進行傳承和保護,同時又要利用文化本身的內涵,為社會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換句話而言,在創意產業框架的重新確認下,豫劇服飾文化的使命和發展方向也產生了變化,意味著要在新的時代格局下進行完整性和多樣性的重新配置,并努力實現規模經濟,為其長久發展提可能。

三、服務社會的持續發展——河南豫劇服飾文化的保護機制構建路徑

1.多元結合的構建原則

在河南豫劇服飾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上,應該結合多方面因素,從物、人和環境等方面形成多元化的保護原則。將有形與無形相結合,通過資料收藏、口述記錄和影像錄制等方法,把既有形的藝術形式保留下來,并進行無形的文化內涵研究。但是,這種物的保護不單單要分析事物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將其放置在一個更為現代寬松,適合其生長的生態環境當中,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狀態。在保護中真正的形成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在保護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有限度的可控開發。從人的角度來看,就是要把身懷絕藝的傳承人,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積極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其真正成為文化傳承的核心力量。更多的激勵專家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建立研究的數據庫,優中選優,將精華的傳統文化資源得以深入的保護。使這些精華的傳統文化資源成為利用開發的源泉。

2.保護機制的構建路徑

河南豫劇文化的有效傳承,最需要做的就是無中生有、有中拉長。指的就是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活化應用。這需要文化資源、創新人才、政府三方應形成相互協調的統一體。首先要做好文化資源的不斷豐富與完善,形成一個完備的豫劇服飾文化脈絡譜系,在活用的前提下,梳理出清理的可供利用和開發的資源數據。其次,從共性與個性的角度分析活化運用與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市場需求、轉變觀念,學習世界各地通過文化推動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方法,真正把河南獨特的豫劇服飾文化符號、文化元素、文化理念、文化精神提煉出來,轉化為可以利用的文化產品、作品和商品,推動文化產業走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豫劇服飾文化的可持續性保護與發展。

(1)政府進行宏觀的引導與資源整合。我們需要依托文化創意產業,尋求有效的抓手與路徑,堅持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化式的保護、堅持河南豫劇服飾文化的傳揚與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相協調。把優秀的豫文化貫穿大眾教育始終、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以市場和大眾消費為導向,服務企業,形成立體化文化產業。政府需要結合河南豫劇藝術的發展特點,制定和實施相關保護政策,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統性、協同性和操作性。制定文化產業促進法、公共圖書館法等相關法律,對河南豫劇服飾文化傳承發展有關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增加河南豫劇服飾文化傳承發展內容。在政府的應引導下,政府官員需以身示范,積極參與。發揮專家學者的研究優勢,進行多元化深入的高度研究。鼓勵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要積極參與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利用,生產豐富多樣、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質文化產品,擴大河南豫劇服飾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

(2)河南豫劇服飾文化全面、科學、系統的挖掘并進行有效的提取與現代活化,推進文化的保護與現代應用。從社會記憶著手,對豫劇服飾進行原始資料收集和樣本采集,引入檔案文獻進行整理性的基礎研究。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合作實現服飾文化學與社會學,歷史學,民俗學,心理學的有機結合,進行實物分析和科學鑒定,將現代科技手段引入到傳統服飾的研究之中,可以更好的還原豫劇服飾形式的歷史面貌。對豫劇服飾進行更為準確、翔實的確認。

(3)加強文化保護與社會服務相融合,促進文化城市建設。將豫劇服飾文化的保護植入到社會服務當中,就必須有人的參與。個人行為有個人互動、群體互動和個體群體活動的三種形式。根據不同的人的行為和思維,要大力的完善公共教育設施,如博物館、圖書館、傳習館等。更多的是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各級學校的教育、培訓相結合,營造出健康正確的社會教育氛圍,引導個人進行互動學習。同時,也要加大力度進行娛樂文化宣傳,增加不同形式的豫劇演出,提高人們群體互動的范圍。同時可以通過城市鄉村建設,提升文化旅游,加快城市文化傳播,樹立城市形象,使個體生活在城市的群體互動中引起共鳴。更多的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人文關懷。

(4)政、產、學、研的協同創新發展,文化保護與科技開發融合。河南豫劇服飾文化活化研究依托研究平臺進行商業模式、跨界合作、產業協同等多領域的活化實踐。研究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共性研究,對當下河南豫劇服飾文化活用與傳播中的重要因素如政策、產業、學術、教育、媒體、資本等方面進行策略研究;一方面是個性研究,從文創產品設計的角度、文化內涵、設計競爭力、品牌建設及商業模式幾個方面進行保護機制構建。匯聚社會各類創新力量的協同創新,發揮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創新優勢,形成以科技引導創新能力、成果產業化轉換、特色性社會服務模式構建的新局面。河南是文化大省卻不是文創強省。通過宏觀層面上關注宏大技術變革所要求的交流方式轉型和思維方式匹配,促進豫劇服飾文化產品的性能改善和文化服務的效能提升。推進相應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并帶動相關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利于河南傳統優勢產業的創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加大延伸產品鏈條的“文化附加值”,打造河南文化大省的品牌。

四、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的發展越發趨同,因此有必要加強豫劇服飾文化的挖掘與發展。結合社會發展,運用創意思維、創意科技探尋河南豫劇服飾文化的創新保護模式,能夠積極推進建設大眾的精神家園,增強區域文化軟實力。同時,也能促進相關文化服務產業的發展,積極拉動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段紫逸.新常態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的構建[J].創新科技,2017(9).

[2]陳廣華.文化遺產保護離不開民眾力量[J].人民論壇,2017(31).

[3]李小雯.從公共管理視域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府保護機制[J].佳木斯職業學院,2016(10).

猜你喜歡
服飾文化豫劇河南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河南:嚴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云想衣裳花想容
廣西瑤族服飾文化研究
論豫劇電影的“影”、“戲”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