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綜合配套措施發展山區農村適度規模養豬提高生豬養殖效益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存欄養豬母豬

(綏陽縣扶貧開發辦公室,貴州綏陽 563300)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山區農村單家獨戶的生豬散養戶越來越少,規模養殖戶逐年增加。但怎樣才能提高規模養殖戶的生產效益,是我們畜牧工作者認真思考和實踐的課題。我們須指導養殖戶堅持“科學發展、統籌協調、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方針,應用綜合配套措施提高適度規模養豬的科技進步率,提高生豬養殖效益,加快山區農村農民養豬脫貧致富的步伐?,F就綏陽縣多年來應用綜合配套措施發展農村適度規模養豬提高生豬養殖效益的一些經驗介紹如下,拋磚引玉。

1 建立生豬良種、良繁體系

通過對市場分析、以市場需求確定生豬當家品種(一縣一品),根據本縣現有良種繁育體系情況、經濟實力、技術力量、群眾接受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精心規劃,制定符合本縣實際的生豬產業目標任務,采用一步到位或分段實施的方式,建立配套的良種繁育體系生豬生產體系。若某縣計劃年出欄30萬頭“杜×長×大”外三元豬,需存欄“長×約”外二元母豬15000頭,每年需要更換補充3800頭外二元母豬(淘汰更換率25%),還需存欄大約克母豬1000頭(每頭大約克母豬年提供合格外二元母豬4頭)、長白母豬20頭(純繁用)、杜洛克母豬100頭(純繁用)。種豬公、母存欄比例為1:30~50,需存欄杜洛公豬300~500頭(進行人工授精的可減少公豬數量)、大約克公豬20頭(純繁用),長白公豬40頭(生產外二元母豬和長白豬純繁用)。實現自繁自養,但大約克公豬、長白公豬要適當引進更換,避免近親繁殖。

從2011起,綏陽縣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確定“杜×長×大”外三元豬為當家品種,通過制定發展規劃,引種擴大規模,到2016年存欄外二元母豬16251頭(占全縣存欄母豬的76.93%),其中能繁外二元母豬12676頭(綜合配套推廣數9551頭,占75.35%),豬人工授精普及率達97.8%,每頭能繁母豬提供商品豬21.83頭,出欄優質外三元豬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出欄優質外三元商品豬已達20.84萬頭。

2 推廣規范圈舍,改善生豬生長、生產環境

指導養殖戶建設養豬場過程中,指導養殖戶按照畜禽防疫衛生和飼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科學選址、合理規劃。養殖場嚴格按生產管理區、生產區、污物(水)分區規劃布局,按照雨污分離、固液分開的方法進行規劃設計,建與養殖規模配套的豬糞發酵池和污水凈化池(或沼氣池),一般種、養結合模式豬場按設計滿荷存欄量每頭豬建豬糞堆積發酵池0.25m3和建污水凈化池(或沼氣池)0.4m3。豬糞發酵池分設4個小池,每月循環發酵利用1次。建設封閉排污管道(或排污溝),保證雨水不能浸入污水凈化池。以母豬333.33m2/頭、育肥豬133.33m2/頭規劃飼料地,推廣“豬-肥-糧(飼料、菜、果等)”循環農業,實現豬糞、尿綜合利用。進行養殖場環境綠化,建立生態豬場。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季節、氣候變化特點設計豬舍、圈欄。根據綏陽縣海拔高低各異,早晚溫差和季節性溫差較大,濕度高,我們推廣鐘樓式帶天花板(安裝活動通風裝置),墻根設通風門,墻上設窗戶(窗戶有效采光面積與舍內地面面積之比,種豬舍1:10~12,肥豬舍1:12~15),人工控制豬舍循環通風和保溫,冬暖夏涼。豬舍地坪下鋪塑料薄膜防潮,保證舍內干燥。母豬小群限位式豬欄和產仔欄完美結合,把母豬從單體欄里解放出來,母豬的平均利用年限從原來的3.5年增加到4年,仔豬成活率由原來的85%提高到95%,提高10個百分點。

3 推廣飼料科學搭配、科學飼養,提高飼料利用率

按豬的不同生長階段和生理階段結合養殖戶的自產飼料原料(如玉米、糠麩、薯類、豆類等)和購進飼料原料(如濃縮料、預混料、豆粕、添加劑等)調配相應的飼料配方,并指導其自配飼料、科學飼養,既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降低飼料成本,也最大限度保證豬的營養需要。提高了飼料利用率和養豬經濟效益。家庭農場配合飼料利用率達100%,特色育肥240d出欄比常規飼養多增重7.26kg以上。耗料增重比從原來的3.2:1提高到2.8:1。

4 推廣配套飼養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指導推廣生豬的科學飼養管理方法,為養殖戶制定飼養管理操作規程、衛生管理制度和各種規章制度,根據畜禽品種、性別、生長階段、生理狀況的不同,分別采用相應的飼料和飼喂方法進行飼養(如:限制飼養、階段飼養或直線育肥等等),母豬除按標準程序進行飼養外,每天還供給3~5kg的優質青綠飼料。同時采用相應的管理方法(如:合理調控溫濕度、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合理的光照和清新的空氣等等)進行管理。實行合理的飼養密度。最大限度地滿足豬的生長和生產的最佳條件。保證了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產。工作中要求飼養管理人員多與豬只接觸,經常撫摸和刷拭豬體,增加人畜親和力,便于管理驅趕和防疫打針,大大減少了豬的應激反應,提高了生長速度和生產管理效率。

工作中除對規模養豬戶進行技術管理指導外,還幫助其制定必要的生產管理制度、財務制度和生產操作規程,指導養殖戶填寫生產記錄表格和養殖檔案等,要求他們按制度和規程辦事,增強了規模養殖(戶)的管理意識。培養了養殖戶在生產管理上求精益求精的意識,提高了生豬生產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益。

5 推廣科學疫病防治,降低生豬發病和死亡率

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防治并舉的方針,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指導規模養殖場(戶)和鄉村獸防人員進行規范免疫接種,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ㄈ纾篧病、豬瘟等)實行強制免疫,加大補免力度,免疫率達100%,其他因病設防的疫病,免疫率達 100%。從外地購進的種豬一律觀察45天補免后進入常規飼養。實行防疫藥品科學保管冷鏈無縫連接。建立和完善動物衛生監測實驗室,實現生豬常規疫病的自行檢測。嚴格按規定要求保管防疫藥品,在免疫過程中要注意器械設備消毒,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開封的防疫藥品要一次用完,劑量必須足,防止漏免。引種前一周對圈舍嚴格消毒,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指導養殖戶驅蟲。堅持引種申報制度,要求養殖場(戶)獲縣級以上動物防疫部門審批后才能引種,杜絕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盲目引種。嚴格執行動物疫情報告制度。生豬發病率、死亡率分別控制在7%和2.5%以下。

6 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培訓,增強群眾養殖積極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規模養豬場建設當中,大多數養殖戶在豬場規劃、圈舍設計、品種引進、飼料配制、飼養管理、繁殖、疫病防治、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產品銷售等方面知識不夠、經驗不足,在生產往往出現這樣可那樣的差錯,導致生產效益低或失敗,喪失養豬信心和斗志。因為科學配套措施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全方位對養殖場(大戶)進行綜合培訓和現場技術指導,現場解決養殖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綏陽縣每年縣、鄉鎮、村技術指導2000人次以上、開展技術培訓10期以上,培訓1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多份。大大提高了養殖戶的綜合養殖技能水平,增強了養殖戶養豬的自信心。

7 取得的成效

建立養豬專業合作社12個(其中:縣總社1個;鄉鎮分社11個)。發展年出欄100頭商品豬養豬場353個(戶),新建和改擴建圈舍使用面積22.25萬平方。全縣外二元母豬數量從2011年的6000多頭增加到15500頭,出欄配套養殖優質外三元豬從5萬頭增加到2016年的20.84萬頭(出欄率129.60%),占全縣出欄豬的75.34%。

3年生產優質外三元商品豬54.12萬頭;能繁母豬單位規模新增純收益12673.33元/頭;總經濟效益:19803.21萬元;年經濟效益:6601.07萬元;推廣投資年均純收益率:21.29元/元。

8 結論

山區農村適度規模養豬結合以上綜合配套措施的應用,能大大提高生豬養殖生產效益,值得在山區農村推廣。

猜你喜歡
存欄養豬母豬
4 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77.3 萬頭環比下降0.2%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冬季養豬防病四注意
雞蛋存欄偏低 價格上漲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
母豬補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豬乳房炎
養豬
7月份生豬存欄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養豬謹防六大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