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豬腹瀉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胃腸炎腸系膜圈舍

(惠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惠東 516300)

0 引言

仔豬腹瀉帶來的經濟成本降低效果是顯著的,對于仔豬腹瀉應首當其沖找到病因,并預設性的突出預防的措施,由于引起該病的因素諸多,因此就要照顧到仔豬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的管控,及時隔離病豬,并強化治療手段,對癥下藥將病情扼殺在萌芽階段,縮減仔豬腹瀉帶來的不良影響,目前在我國的仔豬病死率逐漸攀升,更應導入科學的防治措施,為養殖戶的增收致富掃清道路。

1 仔豬腹瀉的病因

仔豬腹瀉目前可分為兩種發病誘因,一種是病毒性,主要表現為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等,而細菌性的病因引起的腹瀉一般為大腸桿菌、豬痢疾密螺旋體等。另外由于仔豬的飼養環境較為惡劣,養殖的方式不規范等都可造成仔豬的抵抗力弱,發生腹瀉的可能。仔豬斷奶時與母豬分離,心理出現變化加之飼喂上的改變逐漸在心理壓力與日常管理的雙重刺激下造成腹瀉。一些飼養不注重營養的配比,在飼喂的過程中仔豬的消化不暢,造成腹瀉。

2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的臨床診斷報告

2.1 誘發因素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多是由于消化道和呼吸道入侵機體,上皮細胞的吸收功能受到破壞,腸道難以有序的吸收營養,而造成腹瀉與脫水兩者并存,此病的發病時間較短,很快凸顯出病癥,一般處于脫水狀態下,在未及時救治的情況下死亡。

2.2 剖檢特點

在腸系膜乳糜管進行剖檢處理,觀察其病變情況,腸系膜乳糜管透明則認定為傳染性胃腸炎。胃黏膜充血,小腸氣體較多,管壁變薄,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2.3 糞便情況

通過仔豬排水樣稀糞或者血便等方式可鑒定其為傳染性胃腸炎或者細菌感染,另外可檢驗仔豬分辨的酸堿性,判斷其是腸道腹瀉還是病毒性腸炎。

3 控制斷奶仔豬腹瀉綜合征的綜合措施

3.1 仔豬的飲食管理

仔豬出生時缺乏外界的抵抗力,因此應通過母乳喂養強化仔豬自身的抗體,盡可能早讓仔豬吃初乳,預防外界的病菌侵襲。仔豬一開始的食量小,因此在飼喂中應循序漸進,控制在原飼喂量的70%左右,隨著仔豬的逐漸長大再填充飼養的數量,不僅能夠縮減成本的支出,同時還有利于仔豬逐漸產生消化能力,以消化空間的不斷適應縮減仔豬腹瀉的概率。在飼喂中應檢查是否有發霉變質飼料,避免飼料頻繁更換導致仔豬的消化紊亂,在飼喂食料的過程中同時補給清潔的水,隨時更換被污染的水,促進飲食的暢通。

3.2 圈舍的管理

在仔豬的飼養過程中,應強化飼養管理的科學導入,強化豬群的管控水平秉持飼料不換、圈舍不換、人員不換的原則,隨時觀察仔豬的成長態勢,以便及時發掘仔豬的身體異常狀況。定期保持圈舍衛生并做好打掃與消毒,圈舍周圍應保持安靜,避免應激反應。引進的外地品種應強化檢疫后進入圈養,并隔離觀察發現無異常狀況后混養。

3.3 藥物預防措施

可將調痢生等微生物藥物調拌到仔豬的飼料中,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抑制病菌的生長,規避產生病菌的生長環境,提前做好自主的腹瀉防治。除了仔豬外,同時可在母豬的飼料中混合抗生素,一定時間內用藥,可在仔豬容易腹瀉的年齡或者天氣情況突變等外界應激環境中,添加抗生素,避免長時間投入喂食造成的抗藥性,縮減藥效。

3.4 藥物治療方法

妊娠母豬在產前可利用新生仔豬紅黃痢二聯苗在其產前的15天與30天分別注射一次,根據當地的病情流行情況做好注射預防,由于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侵害較為嚴重,因此可將病豬糞便摻雜在集中飼料中,感染其他豬只縮短病情延續時間。當仔豬發生腹瀉后,可通過補液處理,ORS口服,每隔1小時可灌服一次,在仔豬飲食飲水規律的情況下,也可以放置飲水處令仔豬自動服用,維持電解質平衡,養殖戶應針對當地的仔豬發病情況做好藥敏實驗,減少在用藥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概率,常見用呋喃唑酮治療,2次/d,每次服用5 mg/kg,或用注射方式,痢菌凈注射液每日注射兩次,每次5-10mg藥液。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引發仔豬腹瀉的因素較為復雜,且發病的誘因多是綜合性的,在養殖的過程中飲食的管理不當或者環境的應激影響,都會對抵抗力低下的仔豬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仔豬的發病之前,應根據當地的仔豬流行病情況,提前做好仔豬腹瀉的預防,及時性的采取對應性策略強化仔豬的預防工作,提高仔豬的管理有效性,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胃腸炎腸系膜圈舍
中西醫結合治療豬傳染性胃腸炎
中西獸醫結合治療羊急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
管好種公豬可提高受胎率
克羅恩病與腸系膜脂肪
巨大腸系膜血管瘤1例
冬季種豬蹄裂的防治方法
圈舍養羊日常管理技術要點
冬季預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
腹腔鏡下橫結腸癌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