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心理契約與教學管理滿意度研究

2018-07-18 17:52王微楊曉彤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心理契約教學管理滿意度

王微 楊曉彤

【摘 要】高校學生心理契約是學生主體對與學校相互關系的一種認知,在對高校教師與學生間教與學心理契約概念界定的基礎上,構建高校學生心理契約“兩層次、四維度”模型。心理契約和教學管理滿意度的顯著相關性表明,心理契約的構建影響著學生對高校教學管理的滿意度,高校教學管理具備優化的可行性。

【關鍵詞】心理契約;滿意度;教學管理

一、引言

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規定關系雙方權利義務的有書面協議和心理契約。沒有通過文件的形式進行表達的無形契約,即心理契約。心理契約是大學生與高校對彼此關系的新型認知,是大學生對所屬高校需求和承諾的無形表達。探尋心理契約和學生滿意度間的關系,對高校教學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管理改革具有極強的實踐價值。

二、文獻綜述

心理契約是Chris Argyris(1960)[1]首次提出的,他認為以“心理的工作契約”來說明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更符合企業雇傭關系。正式提出“心理契約”的是Schein(1965)[2],他認為,心理契約是“企業根據員工的實際需求,為平衡員工付出與企業期望所創設的一種關系模式”。心理契約的概念被擴展到教育領域,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Gerstein(1971)[3] 認為心理契約包括個體和組織兩方面,是學生與學校間相互義務的紐帶,是一個情感因素[4]。

高校在教學中逐漸引入消費者導向的觀念[5]。教學管理被認為是高等教育機構向社會大眾所提供的一種服務性行為;教學管理的過程又是高校與大學生間互動交流、傳遞期望和承諾的過程[6]。高校學生滿意的概念來源于企業營銷中以顧客導向為核心的市場營銷理念——顧客滿意[7]??涤萝姷龋?010)[8]認為心理契約與工作滿意度都是描述員工心理的主觀感受,工作滿意度的內容在心理契約組織責任中有所體現。鮑威(2007)[9]認為高校教學活動的成敗與否,受到高校與學生雙方的影響和制約。

三、模型構建

教學管理滿意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學生管理、師資教學、后勤生活、學生獎助。心理契約各維度中,學?;矩熑问侵笧閷W生提供基礎設施、教學管理措施、實習機會、服務設施;學校發展責任是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基本責任是指遵守學校規章、完成學業要求、積極參加學?;顒?、提升職業技能;學生發展責任是指維護學校聲譽、參加公益活動。高校學生心理契約“兩層次、四維度”概念模型如圖1:

四、實證分析

(一)基本信息分析

對參與此次調研大學生的性別、年級、專業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心理契約狀況中性別顯著性的值為0.201,不同性別對于心理契約的要求差異顯著。在構建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契約時要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對心理契約的感受差異明顯,數值為0.419。大學生對高校心理契約的感受隨學習階段而變化。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對高校的期望有理性的認知;細微的環境變化會影響文史專業學生對心理契約的感知。

(二)心理契約因子分析

對心理契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構建高校大學生心理契約模型。采用主成分法和標準化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因子分析,得到如表2所示的旋轉后成分矩陣。因子1為學生基本責任(A),含六個子因素;因子2為學校發展責任(B),含四個子因素;因子3 為學?;矩熑危–),含五個子因素;因子4為學生發展責任(D),含兩個子因素,驗證了心理契約“二層次四維度”模型假設。

(三)相關分析

通過相關性分析,結論如下:大學生心理契約的學?;矩熑?、學校發展責任、學生基本責任對高校教學管理的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學生發展責任維度對后勤生活、學生獎助以及整體滿意度的影響顯著,對學生管理和師資教學滿意度的影響不突出。

顯著性差的解釋:學生發展責任關注學生對學校做出貢獻的責任,體現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行為。自覺維護學校聲譽、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高校教學管理滿意度的測評針對學生對于學校工作的主觀評價,側重學校提供的服務與管理。師資力量、后勤服務、學生管理以及獎助機制的建設等。兩個層面的測度導致因子間的影響顯著性小。

五、教學管理建議

完善學生管理的制度建設:營造適合高校人才發展的環境,為學生提供滿意的輔導員制度,提高學生認可和配合程度。對常規問題進行制度安排,并實施有效的應急方案。建設和諧的后勤環境:建立宿舍、食堂、健身、醫療等方面的溫馨文化,為學生和諧的校園環境。完善建議機制,了解學生訴求,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滿足學生多方位要求。加強師資力量的投入:教學資源是高校大學生對教學管理滿意度的重要評價指標。大學是完善學生思維方式和品質的最佳時機,導師是學生對高校最基本的期望。前沿的館藏書籍與電子資源,能滿足高校學生充實知識、強化專業的要求。營造積極的校園文化:把公開的表揚內化成學生的個體激勵,使其完善自我、實現更好發展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滿足學校與學生對于心理契約的期望。

六、結束語

心理契約的發展,決定著大學生對教學管理的滿意度。高校學生心理契約“兩層次、四維度”模型要求,學校要實現提供先進的教學管理、優秀的師資隊伍、舒適的校園環境、有效的實習機會的基本責任,也要實現提供良好文化氛圍、增強學生信心、舉辦特色活動、舉辦校友交流會等發展責任。教學管理要從制度約束轉向心理契約,使學校工作符合學生期望,提升學生對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Argyr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1960.

[2] Schein E. H.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65.

[3] Gerstein M S. Styles of student adaptation: outcom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J]. [Cambridge, M.I.T.], 1971, 27(42):17-23.

[4] 蘭勇,唐玉鳳.師生心理契約及其教學論意義[J].高等農業教育,2009 (2) : 40-42.

[5] Hartman D E, Schmidt S L. Understanding student/alumni satisfaction from a consumer's perspective: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program outcome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5, 36(2):197-217.

[6] 李明.基于多理論視角的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構[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3,02:11-19.

[7] 鄭雅君,熊慶年. “高校學生滿意度”再認識[J].江蘇高教,2016,04:56-60.

[8] 康勇軍,屈正良.心理契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系[J].社會心理科學,2010,(1):12-16.

[9] 鮑威.學生眼中的高等院校教學質量:高校學生教學評估的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07,(4):16-22

猜你喜歡
心理契約教學管理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研究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基于心理契約的高校學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養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管理七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