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湯化原食: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2018-07-20 02:56文/宋
長壽 2018年1期
關鍵詞:淀粉類消化液米湯

文/宋 敏

在中國的飲食傳統中,一直就有 “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何為原食?何為原湯?原湯化原食有沒有科學依據?

在傳統說法當中,所謂“原食”,指的是淀粉類食物;而“原湯”,就是指用水煮這些食物后的湯,例如煮餃子、面條、餛飩,還有米湯等就是“原湯”。所謂“化”,一般理解為“消化”?,F在認為,原湯化原食是指這些湯能夠幫助這些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代謝,而發揮這種作用的關鍵,是湯中含有食物煮制時所溶出的營養物質。

煮淀粉類食物時,淀粉微粒會發生糊化,部分溶解到湯中。這時,湯會略微發黏。喝這種溶解了淀粉的熱湯,可以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從而幫助減少積食的危險。此外,喝原湯還有補充營養的作用。這是因為,糧食中富含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煙酸等,在煮食的過程當中,它們會溶解到湯里,溶出的維生素甚至可高達食物中原含量的50%。如果棄去面湯和米湯,就減少了維生素的攝入量。

我國有些地區做米飯時習慣做撈蒸飯,也就是先煮米到半熟,棄去米湯,然后撈起來再蒸熟。這樣雖然可以獲得好的口感,出飯率也比較高,卻會造成B族維生素的大量丟失。所以,直接煮米飯或蒸米飯更健康。不過,此時如果能把米湯當作佐餐湯水喝掉,一樣可以避免營養素的損失。

原湯有這么多好處,那么,什么時候喝最好呢?我國北方地區傳統上有飯后喝湯的習慣,量多少沒有嚴格限制。然而,在目前的營養理念狀況下,飯前喝原湯可能更有幫助。這是因為,飯前喝少量湯既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又能使人產生一定飽腹感,不至于因為饑餓急迫而吃得過量。這也是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這個說法的原因了。

那么,飯前喝多少湯合適呢?并非越多越好,以一小碗 (150~250毫升)為宜。需要提醒的是,胃下垂患者在胃中負擔沉重時會加重不適感覺;消化液分泌不足的患者喝少量的湯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喝大量的湯也有沖淡胃液的危險,可能影響食物的消化。

總之,吃面條、餃子、湯圓等淀粉類食物前后,適量喝一些原湯是有益健康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益處有時候也會“變味”。因為很多掛面產品為了提高筋力,在當中加入大量的鹽或堿,煮出來的湯都是咸湯、堿味湯。另外,由于餃子、湯圓中添加大量飽和脂肪,煮出來的湯也含有不少脂肪,未必適合多喝。因此,喝原湯是否有益健康,還是要考慮具體情況,不可一概而論。如果是加堿面條、加鹽掛面煮出來的湯,還是不喝為好。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久涮火鍋的湯不在原湯之列,因為在涮肉時會有很多油脂溶解出來,造成火鍋湯中油脂的含量太高,嘌呤含量過高,而且可能含有亞硝胺等致癌物質,長期飲用對健康不利。

猜你喜歡
淀粉類消化液米湯
腹瀉早期吃點“淀粉類”食物
厭氧氨氧化工藝在污泥消化液中的應用研究
淀粉類食物放涼食用能降糖
為什么霜降之后的青菜比較好吃
哈爾濱冰雪之旅
消化液回輸的臨床應用及護理
吉林冬季之旅
食譜變化,使狼變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