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教育平臺智慧教育新模式研究

2018-07-20 03:14陸林玉王娟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14期
關鍵詞:學習者微課數字化

陸林玉 王娟

智慧教育是數字化教育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教育信息化戰略實施的重要過程,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高極目標,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新模式。本文在探討數字化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智慧教育的新模式,實現從數字化學習向泛在化學習轉變、與技術深層融合、從經驗判斷走向智慧評價、向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國家教育現代化戰略發展的需要,而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數字化教育新形勢也存在著新的不足。如何改善現存教育模式的不足,探討出適合我國教育改革新模式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智慧教育新模式應運而生,很多國家都將智慧教育作為其未來教育發展的重大戰略。數字化教育是智慧教育的初步階段,必然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缺點和不足,如何從信息技術與教育淺層融合的數字化教育轉向信息技術和教育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智慧教育內涵

“智慧教育”一詞最早出現在IBM的“智慧地球”戰略:借助一切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等信息技術,實現地球上所有東西可感知化、智能化、互聯化,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每件東西都是具有“智慧”的,都是可感知的。該戰略可以改變人和世界的溝通和感知方式,重塑物質世界和人類的關系,解決人類面臨的時代問題。智慧是價值體系的最高追求,智慧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智慧型人才。

筆者認為智慧教育是高增強性技術融合的現代化教育思想,是實現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評價、智慧研究、智慧服務、智慧建設為一體的教育體系,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手段。

二、智慧教育研究現狀

目前智慧教育發展的初級階段是數字化教育,如“中國MOOC”“創客”“云課堂”等數字化教育平臺的出現,在教育改革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教育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教育的發展,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這些數字化教育平臺的發展出現滯緩現象。

1、學習效果瓶頸現象。數字化教育平臺的最大特點就是微課視頻,微課視頻最突出的特點是容量小、時間短、易傳播,符合網絡時代視頻傳播特點。然而現在大部分的微課視頻都是將教師授課視頻事先錄制,分成幾個短的視頻,放于平臺上播放,但其實質仍是傳統的課上授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并沒有實質區別。相反,由于網絡視頻的固有時間短、內容少、記憶快、映像淺、娛樂性等特點,學習效果出現瓶頸,不如傳統課堂。根據著名的學習金字塔模型,模型自頂向下,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逐漸增高。然而視頻微課只達到第三層,微課視頻兩周的學習內容只能留存20%,存在嚴重的學習效果“天花板”現象。

2、技術和教育融合尚淺。數字教育的另一特點就是技術和教育的淺層融合?,F在的微課視頻大部分只是借助應用平臺的功能層面的特點,將視頻放于平臺上播放,并采用相似的視頻授課、課后練習、作業檢查、課后討論等模式,缺乏技術與教育的深層融合,往往顯示出“底層技術、頂層教育”的現象。雖然這一方式可以改變傳統課上教學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缺點,但是學習者并沒有感受到技術應用給自己的學習帶來的太大的效果,相反也許只是把傳統的課堂搬到了網上而已。智慧教育的真諦就是通過構建技術融合的學習環境,讓老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驗,使其又不能變為可能,有小能變為大能,從而培養具有良好的價值取向、較強的行動能力、較好的思維品質、較深的創造潛能的人才。

3、缺少生本思想。教育先驅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學生為中心”的生本思想。盡管微課極大促進了學習資源的共享,但是缺少“靈魂”。我國現行的很多數字化教育平臺,推出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同質性、相似性,并沒有更多的課外能力拓展培訓方面的課程,并不滿足學習者的不同的學習需求,缺少個性化的內容,這也是導致現行很多教育平臺發展緩慢甚至是停滯的原因,這也是導致學習者不能持續學習的主要原因。

三、智慧教育的新模式研究

筆者針對數字化教育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提出智慧教育引領的創新和改革。從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以碎片化、交互性、嵌入式為特征的云計算、泛在學習、智能學習、多元性學習等新模式的興起,智慧教育將成為未來教育的突破口和制高點,并引領教育的創新和改革。

1、向泛在化學習轉變。泛在學習主要體現在無時無刻都可以學習、學習資源無處不在、學習伙伴無處不有、技術服務無處不在。泛在學習是智慧學習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實現泛在學習是實現智慧教育的關鍵和重要階段。泛在網絡是智慧教育開展的基礎,包括全程全網:未來的網絡網絡將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在哪里都可以連接網絡獲取學習資源;虛實結合:通過增強型的現代化網絡技術實現物理環境和虛擬學習環境的無縫融合;進程同步切換:學習者可以通過多個學習終端實現數據存儲、學習過程的同步切換;廣泛集成性:泛在網絡可以實現跨級別、跨距離的教育服務平臺的系統集成、數據共享。

2、與技術深度融合。智慧教育發展出現的巨大矛盾就是技術和教育需求之間的矛盾。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移動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智慧教育的技術要求主要有:情境感知、無縫連接、大數據集成、全面交互、可視化。情境感知包括:對外部環境的感知、對學習者學習情況的感知;無縫連接要求系統的高度集成和網絡的全覆蓋,可以隨時隨地切換學習環境、學習終端;大數據集成要求實現數據資源的高度共享性和流通性,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學習者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全面交互又包括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學習者與系統終端之間的交互、學習者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可視化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可以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清晰直觀的平臺操作。

3、從經驗判斷走向智慧評價。傳統的教育模式評價都是基于經驗主義判斷,而智慧教育是基于數據導向的評價,基于大數據庫的科學評估。傳統的教學評價都是以老師和學生的主觀導向來評價,而智慧教育可以實現各種教育管理與教學過程的數據全面采集與科學分析將更具智慧性、科學性。

4、具有生本思想。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以“老師”為主,輔助多媒體網絡教學,而智慧教育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習的個性化和差異化?,F代教育應該更重視學習者的學習差異,徹底摒棄掉應試教育的弊端,更加了解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注重多元性、豐富性。

猜你喜歡
學習者微課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數字化制勝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