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

2018-07-26 04:25岑濤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留白時間預設

岑濤

摘 要: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語文課堂中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這大大增加了課堂容量,但有時也使整堂課顯得“過滿”,減少了學生思維和想象的時間空間,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散?!傲舭住笔乾F代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技巧,語文教師可通過留白,實現動態生成課堂。就“留白”技巧在備課、提問、課堂安排和文本教學中的使用這幾個方面進行了粗淺的闡述。

關鍵詞:預設;留白;時間;空間;生成

《菜根譚》有云:“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彼^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中國人凡事講適中,不可到極點。傳統的語文課堂講求教師滿堂灌,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體驗,新課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分寸,學會“留白”。語文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留白預設,實現動態生成課堂。

“留白”本來是中國畫的繪畫技巧,就是在畫面上留下大片空白以突出畫面主體部分,給欣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語文教學中的“留白”是指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獨抒己見的機會和無限遐想的空間。我個人認為,在語文課堂上做好“留白”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在備課方面要有“留白”

為了把每一堂課上好,很多教師在備課上面狠下功夫,對課堂中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密不透風”的精心設計,上課時學生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走”,按照老師的預設“被”完成得井井有條的課堂只是老師和學生的一次表演而已。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還應該給課堂的“生成”留出一定的空間。

記得有一次我上《雷雨》,在分析周樸園這一形象時剛說了句“周樸園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馬上便有學生站起來反對,于是我干脆放棄之前備課時的安排,讓學生分成正反方在文中尋找依據展開辯論,課堂氣氛立馬變得熱烈起來。學生分析了很多有關周樸園語言、動作甚至神態、細節描寫與他性格的關系,并由最初對周樸園性格是否冷酷無情的討論上升到了對周樸園性格的復雜以及他復雜個性的來源等討論上,甚至最后上升到了對文本主旨的探討。這堂課學生學得很積極,而我卻比以往上課更輕松。

課堂預設不能“滿”,留給學生爭辯、質疑的時間和機會,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給課堂留有“生成”的空間,也許我們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

二、在課堂提問上要有“留白”

多而雜的提問不但沒有增強課堂的有效性,反而使課堂陷入冗雜繁復的“滿堂問”中。在設置課堂問題的時候,教師應在課前對即將提出的問題進行“過濾”,盡量避免無效的提問,力求課堂問題有邏輯性并且少而精。

在教學陸游的《書憤》時,我主要設置了三個問題:(1)詩人“書”了哪些事?(2)作者憂憤什么?(3)本詩運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這三個問題分別針對詩歌的內容、主旨和表達技巧設置,教師不必多說,學生進行分組探討,很快就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而問題已解決,這堂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課堂提問也忌“滿”,能夠留給學生思考空間的提問,才能成為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接力棒,有效地推進課堂進程,課堂才會綻放出智慧的火花。

三、在課堂安排時要有“留白”

一堂語文課不能成為教師的“一言堂”,而應該是“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

課堂上,我們往往給了學生很多“聽”的時間,卻很少留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有時候更忽略了自主“讀”“寫”的安排。閱讀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和基礎,能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才會讓他們真正走進文本的世界,從而真正有所收獲。

葉圣陶曾說過:“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币虼?,語文課不能忘了留給學生“寫”的時間。在《再別康橋》一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新月派詩歌“繪畫美”這一特點,我安排了一個課內小練筆,即:發揮想象,選出自己喜歡的詩歌中所描述的一個畫面進行擴寫。沒想到,學生上交了很多優秀精彩的練筆片段,這樣,我就不必再費唇舌向學生解釋“繪畫美”是如何在詩歌中得以體現的了。這一做法不僅使學生對這首詩歌的印象更為深刻,而且加深了他們對詩歌的理解,甚至還增強了他們寫作的信心,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因此,一堂課,不能任由老師的“一言堂”“滿堂灌”,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讀”的時間和“寫”的時間,這樣才能讓老師與學生都會有課堂以外的收獲。

此外,在進行文本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留白”。

海明威曾說好的作品像冰山只露出一角,大多數都藏在水底下。選入教材的好的作品值得我們賞析品味的地方實在很多,作為教師,我們是不可能全部面面俱到、一一講解的,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教學中使用“留白”的技巧,要做到有選擇性地教學。教學目標、文本價值、編者意圖、學生情況是教學內容有效選擇的重要依據,這幾點有機結合、統籌兼顧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優教學價值。教學過程立足文本,基于學情,學生自己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學不會的不講。正如孔子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的,語文課堂中的“留白”是基于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尊重,但并不等于忽視教師應有的作用,只有我們把握好了這個“度”,才能夠取得“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存華,郁琴芳.課堂教學中“問題”資源的利用[J].教學與管理,2004(7).

[2]朱敏歌.淺談文章的構思之美[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1).

?誗編輯 溫雪蓮

猜你喜歡
留白時間預設
一課三磨: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論德語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預設觸發語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留白”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時間消滅空間?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淺析預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