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教師課堂管理容易走入的誤區淺談

2018-07-26 04:25鄧娟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課堂管理普通高中誤區

鄧娟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學生思想的變化,現代課堂教育也對普通高中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從課堂管理理念的分析入手,從幾個不同的方面說明現在高中課堂存在的一些課堂組織與管理的誤區,方便大家對癥下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學,改善自身課堂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普通高中;課堂管理;誤區

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思想理念,普通高中學生在這樣的影響下自主性越來越強,他們身上的創新性和對權威的挑戰性,對教師的課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課堂管理的理念相對于這種要求來說,顯得略有些不合時宜。媒體不斷曝光的教師與學生的沖突甚至是肢體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課堂管理理念沒有跟上時代要求的體現。

一、什么是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是一種協調和控制的過程。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課堂學習進行情景創設,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對達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的策略使用;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各種人際關系,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環境達到最優化的狀態,從而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笆墙處熢谡n堂上用以維持學生合宜行為的措施,是教學技術中最基本、最綜合的一項技術?!?/p>

由上述概念可見,課堂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維持學生合宜行為;方法和手段是進行協調和控制;主要內容是協調課堂內各種人際關系,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這一切的努力最終指向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焦慮,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課堂管理容易走入的誤區

1.缺乏課堂管理意識,抱殘守缺,不能與時俱進

很多教師面對新的學生群體,不能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意識,依然使用過去的老方法來應對現在思想更開放、行為更激進的學生。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這種說法已經提了很多年,但是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占據著“主體”地位,喋喋不休地進行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讓深受現代多媒體文化影響的學生感覺枯燥無味,而教師又要求學生能夠在整節課中端坐聽講,認真筆記,一旦學生出現問題行為,就把問題怪罪到學生的身上,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難免發生沖突。

2.誤將紀律管理當作課堂管理

小學生的課堂管理大部分要落在課堂紀律管理上,但面對自我意識已經覺醒的高中生,還把紀律管理當作重點,要求學生“聽話”“不搗亂”,要求課堂的絕對安靜以便教師大唱獨角戲,這種理念就是錯誤的。多少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老師自己講得十分疲憊,學生卻完全沒有學到教師所期待的內容——這種消極抵抗的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沒有任何的幫助。而另外一種嚴厲的老師,讓學生非常害怕,上課時雖然認真,但是戰戰兢兢,擔心教師的嚴厲懲罰,增加了學習焦慮,也沒能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3.混淆課堂管理與課堂教學管理

課堂管理是一個整體,它應該包括教師課前對于整個課程的規劃,對于每一節課的具體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與管理、講解與呈現以及課后的教學反饋與反思。而課堂教學管理強調的是課堂45分鐘的教學組織與管理,“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的環節”。只注重課堂教學管理的結果是教師往往會忽略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雖然課堂問題行為不應該完全問責教師,但是教師本身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問題行為。例如,樹立好教師的權威形象,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備課時有針對性、趣味性、啟發性以及邏輯性,分配好課堂教學時間;課后通過一定的方式得到學生的有效反饋,然后進行反思并將其運用到下一次課堂教學中等等。

4.過于嚴厲或者過于順從學生

新手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1~2年的教師)特別容易走入的誤區是,對于學生過于嚴厲或者過于順從。由于新手教師沒有或者缺少整班教學經驗,在開始教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教學模式往往來自于自己以往做學生時的主觀感受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這樣的結果是要么他們模仿自己以前做學生時高中老師的教學模式,認為“嚴師”才能出高徒;要么就特別反感自己當年受到的管束,直接拿學生當朋友,導致對學生的放任而出現課堂的無序性。當新手老師在這種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中受到教學創傷后,他們又會采取過于嚴厲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的反感。無論是嚴厲型還是順從型,對學生都是不利的。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在與學生協作的過程中找準平衡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5.誤把“噪音”當挑釁,把課堂當作說理的地方

“當教師試圖去管理學生行為的時候,學生的語言和非語言行為悄悄增大了老師所面臨的壓力,這些行為通常比首要行為更令人煩惱和惱怒?!边@種學生的次要行為,我們也稱之為“噪音”。例如,學生上課嚼口香糖還時不時吹個泡泡,教師制止此種行為后,學生不情愿地將口香糖給扔了,但是嘴里小聲罵罵咧咧,把書本扔在課桌上,這兩種行為即可稱為“噪音”?!霸胍簟苯o教師帶來的心理不適感,往往會超越教師制止學生主要行為的成就感。教師如果控制不好,會就這種次要行為開展教育工作,與學生發生進一步的沖突。而這個沖突的過程,是與課堂管理的目的(提高課堂效率)相違背的,該行為雖由學生引發,但的確是教師的課堂問題行為。在教師與學生就次要問題糾纏時,教學停滯,其他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被打斷。最糟糕的結果是,本堂課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教師和學生會發生嚴重的肢體沖突;其他學生因為教師這種不理智的行為而對教師的尊重和權威感下降??傊?,教師應該盡量忽略課堂上的噪音,當學生的首要行為(問題行為)已經停止后,就不要再進行追究,迅速將課堂導回正題,以免因為某一學生的次要行為失掉大多數學生的支持。

6.忽略課堂語言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目前我國主要的知識傳授方式,教師講的內容如何有效地讓學生習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而信息的總效果是“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形象、肢體語言以及教學語言的有效性都最終決定了教學效果。此處所提到的課堂語言,不僅僅指的是狹義的課堂用語、教師指令語、講解語和評價語,也包括教師的肢體語言。學生中不僅僅有聽覺學習者,還有視覺學習者和觸覺學習者。如何調動學生各個感官,提高其學習效率?好的教師就是好的演員,所以教師除了在基本的語音、語調、語言輸出內容上下功夫外,還要打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善于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幫助學生融入課堂,代入情境,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

成功的教學離不開良好的課堂管理。教師在新時代的要求下,要能夠意識到有效的課堂管理不是一種外延的向學生提要求的管理,而是內化的對于教師的高要求。我們不能控制他人的行為,但是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教師個人的語言、態度和管理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表達出教師尋求學生合作的程度,從而影響學生的發展。教師應當盡量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堂上少講“廢話”,克服學生制造的“噪音”帶來的不良影響,合理期望學生,創造積極的心理氣氛,通過學生有價值的反饋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管理水平,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月茹.課堂教學組織與管理[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2]楊心德.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心理[M].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

[3]劉勇.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4]戴維·霍普金斯.教師課堂研究指南(第三版)[M].楊曉瓊,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肯尼斯·莫爾.課堂教學技巧[M].劉靜,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戴維斯.如何教和你不同的學生:與文化背景相關的教學策略[M].丁紅燕,王佳權,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誗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課堂管理普通高中誤區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高中:普通與特色同步發展
圓錐曲線學習中的六種誤區
關于野生動物行為的5個誤區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設大規模普通高中
解析幾何常見誤區
“互聯網+”思維在應用型高校課堂管理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