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彝族自然村落婦女婚姻權益保障問題

2018-07-28 06:49介朵小芳
商情 2018年29期
關鍵詞:自然村權益保障婚姻

介朵 小芳

【摘要】葬族是一個一跨跨千年的民族,它直接由奴隸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彝族婚姻習慣法在彝族地區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是對家支勢力的一種擴張,而婦女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淺顯的說為交易的根本,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婦女兒童權益不斷被重視,作為具有原生態的自然村應關注婦女婚姻權益,切實做到人人平等,婦女享有自由等相關權利,本文以一個自然村為視角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自然村;葬族婦女;婚姻;權益保障

一、選該自然村的緣由

自然村即以家族、戶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與行政村相對,選擇該村落,首先是本人從小居住于此,并且身為女性會更加感同身受,對于當地的情況也是了如指掌,也更利于自己獲取及收集一手資料;其次,該村為一個自然村,因為在大概十年前這個村是一處勞教所,后面因為國家政策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全部遷出,才使得四面八方的彝族民眾會往這個地方搬遷,現在這個村落的彝族成分中有來自甘洛、美姑、冕寧等涼山各個縣鄉的彝族民眾,也有峨邊內部其他村落的人搬人,致使在管理上、分配上趨于難,處于一個自然村的狀態,但就是一個這樣的自然村,有著特別原始的習俗,也有著較為受現代化影響的習俗,碰撞中使得女性婚姻的各項權益受損凸顯,這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后,這幾年來,年輕女性輟學打工現象普遍,在接受外面先進思想時就會和村落的一些傳統習俗相沖突,使得村落矛盾多,這也會影響村落的穩定,更重要是對女性的壓制;因此,自然村落彝族女性的權益應該使其普及,讓民眾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對其進行有效保障。

二、自然村婦女婚姻權益現狀

在該村落還是體現出傳統的彝族婚姻習慣法的幾種情形:(一)同族內婚(二)等級內婚(三)家支外婚(同姓不婚)、姑舅表優先婚與姨表不通婚制(四)一夫多妻的存在和轉房制(五)包辦婚姻的普遍性;該村落的經濟基本上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農耕經濟階段,這種經濟落后的生產、生活狀況,帶來了兩個后果:一是彝族群眾的觀念比較落后;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對簡單,只需依照簡單的習慣法通過調解就能處理好人們之間的關系,但這也引申出諸多問題,特別是在婚俗上面,女性大部分受制于家支,力量薄弱無法反抗,特別是當前出生于90年代的女性,一方面受到了現代的先進思潮洗禮,而另一方面,父輩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該村落是比較盛行的,大部分只求父母祖輩的“合意”,因此,在該村落的女性除非是通過讀書或是打工走出去離開該地,不然難逃此命運;當地女性想要為自己發聲,但像婦聯等調和組織形同虛設,婦女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如婚姻自由權、生育權等。

三、自然村婦女的婚姻權益保障

首先,自己作為一名該村落憑自己的努力走出來的大學生,內心充滿著許多改變家鄉的想法,女性作為家庭重要一員,其應當享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權益,并且現在有眾多村落男性外出打工,使得孩子的教育全靠母親一人擔負,因此母親甚至整個村落的意識形態很重要,現在該村落在加強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在村落經濟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上是落實的挺好的,但人們的觀念意識還是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文化氛圍欠缺,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分出來一部分資金搞文化建設,加強文化引導作用,在引進人才方面更應該全面具體落實,特別是針對當地大學生的引進,當地的大學生是較為了解當地情況的,并且精通民族語言以及與當地人民的交流也更通暢,作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她們能夠把自己在外面所學所想運用到當地的思想文化建設中,使得當地人民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其影響,從長遠效益來看,引進大學生人才特別是優秀彝族女性大學生,對于當地彝族婚姻權益的保障是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的,是在沒有強制性規定下,讓人們慢慢接受改變,順應現代的發展。

其次,傳統的普法模式,如宣講、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已經不能引起村落中人們的注意,更甚者可能會對此反感,鑒于我國兩會提出的通信的降費提速議案,在根據現在村落中全部人都用通訊設備,一小部分家庭還設了無線網絡,因此,本人認為降速提費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會有更多農村居民設無線網絡,會使得居民與外界信息的聯絡加強,這樣一來,政府就可以通過通訊渠道,在電視、廣播等各平臺進行關于彝族婦女婚姻權益保障問題的宣傳,如在電視臺增加彝族婚俗講壇、保障婚姻權益等節目,這會吸引更多人關注相關問題,也起到教育引導作用。

最后,我們應該給彝族婦女能夠發聲的平臺,政府應該加強并規范婦聯的管理,使其正規化、獨立化,讓當地婦女能夠對其有信賴感,特別是對婚俗的引導作用,也讓男性明白男女地位的平等,政府或者司法機構內部也應設立彝族婚姻保障辦公室,就主要負責彝族婚俗與我國婚姻法的變通,接收并解決婦聯無法緩解的婦女婚姻矛盾,彝族婦女婚姻權益保障問題等,使處于婚姻弱勢地位的彝族女性能夠慢慢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使權益保障落到實處。

本文僅以一個自然村落為例,但其中很多現象與其他彝族地區是具有共性的,社會發展迅速,長期以來不受重視的彝族婦女在婚姻中的地位也應隨時而提高,使保障婦女婚姻權益真正深入彝族人民內心,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巫洪才.論涼山彝族婚姻習慣法存在的原因及其影響[J].學術月刊,2013(7).

[2]賴雪梅.彝族婦女婚姻家庭權益存在的問題及其保護路徑探析[J].教育,2017(2):00317-00318.

[3]瓦布莫.彝族婚姻家庭中婦女財產權益的變遷及法律保護思考[D].西南民族大學,2017.

[4]王學輝.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婚姻習慣法初探[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3).

[5]邱成建.彝族婚姻習慣法與國家婚姻法的沖突與調適[J].法制與社會,2010(8).

猜你喜歡
自然村權益保障婚姻
覺乃藏入贅婚姻中的兩性關系
對婚姻的忠誠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樣的
河南所有貧困自然村 實現4G網絡全覆蓋
河南安排部署貧困自然村寬帶網絡全覆蓋
河南年底實現所有貧困自然村4G網絡全覆蓋
村委會下沉自然村的實踐、成效及問題研究
關于勞動法與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分析
城市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的研究
門當戶對的婚姻最幸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