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探究

2018-08-07 08:03王云竹奎曉嵐
科技資訊 2018年4期
關鍵詞:評價體系大學英語大數據

王云竹 奎曉嵐

摘 要:大數據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呈現多元化,多維化,數字化的特征,教學手段、模式、方法、內容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的改革也勢在必行。本文以內蒙古醫科大學改革為例,探究如何運用定量、定性分析來優化大學英語評價體系,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關鍵詞:大數據 大學英語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a)-0188-02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大學英語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媒體互動教學、網絡課程平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翻轉課堂,教師在線布置、批改作業、答疑,無紙化網絡測試等新型教學考試模式已經悄然進入大學英語改革的范疇。同時,計算機、互聯網的運用,也為教師提供了學生學習、測試的海量數據,為優化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提供了新的可能[1]。本文以內蒙古醫科大學改革為依據,探討如何合理有效的分析海量數據,將數據按比例納入到大學英語評價體系中,從而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 教學改革

內蒙古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于2012年引入朗文交互英語網絡教程,作為視聽說輔助教程。教師在教師端設定教學計劃,規定不同時間段需要完成的內容,定期進行教學內容隱藏。學生從學生端查看教學計劃,按教學計劃完成指定內容。同時,教師可查看學生的學習進度、完成情況、學習次數和在線學習時長,從而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督促。教師還可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答疑,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通過電腦版或手機版完成學習內容,實現了隨時隨地,輕松學英語的要求。

內蒙古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于2015年購進了批改網在線服務系統。批改網是輔助老師批改英語作文及翻譯的在線服務系統。教師在線人工批閱和計算機器批閱相結合,更加客觀、準確、快速的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批閱、分析,使教師獲得大量客觀數據,對學生英語寫作及翻譯的薄弱環節有了充分的了解,為進一步改進教學奠定基礎。學生也可在提交時間前按照機器的客觀批閱不斷的修改作業,了解不足與缺陷,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寫作翻譯能力。

從2015年3月起開始試行網絡無紙化階段測試。在試行前做了關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學生對“網絡測試”認知及接受程度》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贊同網絡無紙化測試。根據課文內容,安排老師分工出題,確保每套題難易程度一致,同一場考試多套試題隨機抽取,保證了網絡測試的客觀、有效、真實性。網絡階段測試,促進了學生不斷鞏固已學知識,收到學生好評。同時,教師通過網絡數據分析,發現了教學的薄弱及有效環節,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2 評價體系改革

內蒙古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對在校本科生的考核評價體系在2013級之前為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的評估方式。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3∶7的評估比例已沿用多年。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師生反饋情況,發現此評估體系仍有其不盡合理和客觀科學之處,過程性評估比例偏?。?0%)終結性評估所占比例較大(70%),出現學生平時學習自我管理態度松散,考前臨陣磨槍的不良現象,其最終成績在某種程度上未能全方位反映其學習掌握知識的真實客觀情況。自2015年9月起進行大學英語評價方式的改革。本科生的評價體系改為朗文交互視聽說成績(20%)+翻譯成績(15%)+作文成績(15%)+無紙化網絡階段測試(50%)的評價體系。學期初在朗文交互平臺根據不同級別課程設定不同的成績策略。朗文交互的評價策略為在線學習時間(35%)+單元練習成績(35%)+模塊測試成績(30%)。批改網作文、翻譯成績為作業的平均成績,按照四級打分標準+教師主觀批閱完成批閱。網絡階段測試成績為各次測驗的平均成績。

3 實驗簡述

自2015年9月,開展基于大規模數據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的改革研究。

通過實驗,項目組對所得數據統計結果分析,檢驗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改革的成效。2015年9月,在教學改革前選定2014級一本臨床7、8、9、10班、麻醉1、2班、藥學1、2、中醫3、4班為實驗對象。實驗前后2015年9月和2016年6月分別對實驗組進行統一的英語綜合水平測試,內容包括,聽力(20分)、詞匯(10分)、寫作(10)、完型(10分)、寫作(10分)、完型(10分),用SPSS統計軟件包對測試成績進行統計處理。結果如下:

我們以2014級一本的341名學生為樣本,并統計學生過程中的聽力、閱讀、詞匯各項成績,希望通過數據分析出評價體系改革是否能促進教學發展,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341名學生中,有337名學生數據有效。

經過一學年的改革實踐,樣本學生在英語的綜合成績方面有所提高,學生的前、后測成績平均提高1.6分,成績提高量呈正態分布。

樣本學生在英語的聽力、閱讀、詞匯各項成績有所提高,學生的前后測各分項成績分別按照標準分100分折算,增長3.22分、2.44分、3.26分,成績提高量呈正態分布(見表2)。

樣本學生中原來處于中下游的學生(慢班學生)英語成績顯著提高,該部分學生的前后測成績平均提高7.29分,與原處于中上游的學生相比有顯著提高,各項平均分也有顯著提高。

以上統計結果表明,評價體系的改革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顯著提高。學生英語的聽力、閱讀、詞匯各項成績有所提高。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在綜合、聽力、閱讀、詞匯各項成績均比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有更加明顯的提高。

4 問題及對策

建立更加全面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教學評價的信息越準確、越詳實,評價的結果越真實。定量評價通過數學的方法,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行為和教學效果進行客觀、精確的記錄,但定量評價往往忽略課堂教學中難以量化的重要品質與行為[2]。通過定性評價,可以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完整進程和教學活動進行詳細的描述、記錄。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將使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更加全面真實。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化教師監督作用。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各種信息技術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捷。但大多數學生從小養成被動學習的模式,自主學習能力差[3]。這就需要教師在學期初明確地布置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及任務完成時。在學期中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完成情況、在線學習時間、上網次數進行督促、監督,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加強網絡測試監督管理辦法。網絡測試的模式對學生誠信考試監控程度有限,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出現學生階段測試成績分布不盡合理的現象。多套試題隨機抽取,避免了鄰桌學生的抄襲現象。測試之前給學生排定座位編號,學生必須攜帶學生證方可進入機房進行測試。制定嚴格的考試管理辦法,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嚴格準守,否則按違紀處理。

5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評價方式更靈活高效、評價主體更多元、評價內容更全面、評價對象更具針對性[4]。合理、全面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的建立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積極的反撥作用,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學習掌握多媒體、網絡技術,來輔助教學;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所以順應時代發展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劉秀梅.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6(1):94-99.

[2] 劉紅梅.大學英語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0(7):23-24.

[3] 李偉宏,孫力華.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改革中形成性評價反撥作用的調查研究[J].語文學刊,2012(7):118-120.

[4] 楊楠楠.對構建大學英語評價體系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2):169-170.

猜你喜歡
評價體系大學英語大數據
評價體系小改革職業技能大提升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