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江縣生態公益林存在的問題與保護管理對策

2018-08-07 07:12趙紅軍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生態公益林現狀分析

【摘要】:本文闡述了墨江縣生態公益林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提出了今后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生態公益林; 現狀分析; 保護管理對策

【前言】:生態公益林建設是墨江縣實施“林業立縣”戰略,把墨江縣真正建成北回歸線上綠色明珠的基礎工程,也是建設生態縣和綠色墨江的戰略要求。中央9號文件對林業進行了科學定位,明確提出:“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林業,特別是生態公益林,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國土安全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支撐。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與保護,是一個需要進行不斷實踐與探索的過程,本文圍繞墨江縣生態公益林資源和管護現狀,提出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的一些對策,以實現生態公益林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1、墨江縣態公益林建設的現狀

墨江縣土地總面積529762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95514.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4.66%,非林業用地面積134247.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5.34%。森林覆蓋率達60.68%,活立木總蓄積量為2096.45萬立方米。全縣區劃界定公益林面積80萬畝(不包括森工局),其中國家重點公益林面積27.26萬畝,按權屬劃分,國有林面積13.49萬畝,集體林面積13.77萬畝;地方公益林52.74萬畝,按權屬劃分,國有林3.91萬畝,集體林48.83萬畝。有補償的公益林面積7.65萬畝,其中國家財政補償面積7.65萬畝,未啟動補償的公益林地面積 72.35萬畝,其中:國家重點公益林19.61萬畝,地方公益林52.74萬畝,在2010年全面啟動補償工作。

2、生態公益林建設存在的問題

墨江縣生態公益林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2.1工作經費緊缺

2010年墨江縣將全面啟動國家重點公益林19.61萬畝及地方公益林52.74萬畝的補償工作,目前已完成準備和區劃工作。其區劃、落實界定、協議及合同書的簽訂、校核工作都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省級和地方財政撥付了一定的工作經費,但所撥經費仍然不夠。

2.2管護主體單一

隨著墨江縣林權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產權進一步明晰到戶,加上林木可采資源減少,加劇了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的供需矛盾,盜伐、砍柴、放牧等破壞生態公益林現象時有發生,僅依靠林業部門的保護意識而無其它部門的支持和受益者的有償使用,難于把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好。

2.3補償費過低,涉及面不廣

墨江縣生態公益林補償僅是管護補助,補助標準僅10元/畝/年。隨著林權制度改革,林農造林積極性的提高,林地使用價值的提高,僅林地租金一項就大大超過管護補助,劃定生態公益林后禁止生產性采伐,林農的投入和損失及利益得不到有效補償,不愿意將林地劃入生態公益林,要求調出呼聲較大。而基層林業站及縣森林資源監測站作為生態公益林的實施主體,但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中卻沒有監管經費,嚴重影響了監管職能的發揮,從而造成有的單位管護和監管工作落實不夠到位。

3、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對策

3.1加強監管和宣傳,提高生態公益林保護意識

根據墨江縣公益林建設的現狀和現有森林資源的特點,進一步加大對生態公益林的監督、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上報,按上級要求及時兌付資金及做好項目的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生態保護意識,把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和管理納入政府經濟工作內容,統籌安排;讓廣大林業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加強生態建設,發展綠色產業,是利用自身優勢,尋求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優勢項目,也是林業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進而把保護生態、建設生態化為自覺行動;利用各種形式,開展廣泛性的生態公益林建設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扶持生態公益林建設的良好氛圍。

3.2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目前,在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中,補償的資金主要用于生態公益林的管護補助,沒有對公益林營林投入、禁止商業性采伐所帶來的全部影響進行補償,林權所有者或經營者得不到任何補償,不利于調動林權所有者或經營者保護管理、建設生態林的積極性,由于經濟利益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害,不愿意劃入生態公益林。建議我縣以稅費的形式向社會征集補償金,然后再按一定的補償標準給公益林經營者和監管部門進行補償。對因保護生態環境而造成的財政減收,由國家和政府運用“財政轉移支付”形式,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扶持,如無償投資、低息或無息貸款等資金扶持。補償基金由財政部門負責征管,以確保資金的到位和投放。

3.3加強生態公益林綜合效益的開發

拿入生態公益林后,經營者不能再靠生產木材來獲取收入,必須進行資源的綜合開發來獲得收益。一是依靠我縣大力發展水電產業的機遇,實施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林;二是利用墨江縣交通優勢,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和開發森林蔬菜、野生果品、中草藥、花卉等;三是開發利用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培育母樹,采收樹種種子。

3.4切實加強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工作

一是要依據生態公益林管住、管嚴和商品林徹底放開搞活的法規和政策,杜絕在生態公益林地域砍柴、狩獵、開礦、建墳、開墾、采石、采砂和取土,特別是要禁止亂采松脂和進行培植業用材的采伐,嚴厲懲處破壞生態公益林的違法犯罪行為;二是加強護林防火管理。建立生態公益林防火隔離帶,在適當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要口,豎立永久性的生態公益林公告牌或封山示意圖,以發揮較好的警示作用;三是要建立生態公益林體系檔案與生物多樣性定位監測系統。四是林業部門強化監督與管理職能,制定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考核辦法,每年對全縣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護情況進行1~2次檢查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參考文獻】:

[1]《墨江縣二類資源調查報告》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2005年

[2]《墨江縣林業發展總體規劃 》西南林學院 墨江縣人民政府 2004年2月

[3]《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志》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局編 1997年8月

作者簡介:趙紅軍 ;女 ;云南墨江人; 助理工程師; 從事農村能源建設工作。

猜你喜歡
生態公益林現狀分析
國有林場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價值初探
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分配問題研究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