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策略

2018-08-07 07:12張龍井張梅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張龍井 張梅

【摘要】:上個世紀60-80年代,我國資源面臨著相對緊張的狀況,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國家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我國森林資源相對豐富,但有很大一部分人遵從著利益至上的理念進行亂砍亂伐,導致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越來越低,且我國的林業發展相對西方發達國家落后。本文從我國林業現在發展的現狀、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相應的提出了解決的措施,來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1、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許多方面對木材都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今日隨著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轉變,實木家具、木質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逐年降低,可用的木材越來越少。在此背景下,林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森林覆蓋面積儼然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綠水”已成為當地政府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也融入到政府工作的實際當中??偟膩碚f林業的發展是生態艱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對我國的生態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發展可持續的林業產業,來帶動當地GDP的發展,這也是重要的發展手段。

2、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2.1我國森林資源不足以滿足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但我國人均深林覆蓋率的排名確實倒數幾位。由于森林資源的不足,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使得林業發展缺乏動力與源泉,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沒有被充分的發掘出來。森林資源對林業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有足夠的森林資源,否則林業很難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林業生態建設的長遠發展更是無從談起,應該說森林資源充足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2.2我國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分布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經常用的林業種類為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等東北地區,長白山一帶,我國的西北、西南等地天然林相對較少,可利用的林木更是甚少。隨著我國植樹造林的號召,我國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進行植樹造林,但人工林的生長周期較長可以說是“十年樹木”,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工業對木材的需求,這也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缺乏了動力。

2.3林業生態系統相對脆弱,恢復難度大。

上世紀60-70年代,我國的人口負擔較重,計劃生育政策緩解人口壓力的狀況不是十分明顯,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也相對落后。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環保理念相對缺失,追逐經濟利益成為當時的主要發展方向。在我國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地,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森林資源的質量,氣候環境等十分的優越。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進行毫無保護性的開采、伐木,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车粢徽n生長幾十年的老樹,導致棲息樹上的生物遠離、樹下水土流失也十分的嚴重,樹木凈化空氣的功能更是得到破壞,當時的許多人們不僅沒有及時的植樹造林,更為嚴重的是在砍伐樹木的基礎上進行耕作,這就更加破壞了原始的生態系統。由此看來,僅僅砍伐掉一顆老樹就會造成如此的嚴重后果,更何況當時是大面積、成批量的砍伐,造成的破壞后果不言而喻。

3、要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做到以下幾點

3.1建立森林保護、森林砍伐合理的補償機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是天然林的保護、還是人工林的培育,這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長遠、持久的工作,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才能夠完成。首先我國現在已經出臺了相關保護森林資源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亂砍亂伐的犯罪分子給予了嚴厲的打擊,但在有些偏遠的山區,一些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的經濟、一些村民為了各自的私人利益,仍然進行著亂砍亂伐的活動,當地的很多政府部門也都是默許,甚至他們都有著利益的分工?;谝陨犀F象的出現,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對于森林的保護者給予重要的獎勵支撐,讓他們從保護森林當中得到應該有的報酬,甚至高于“亂砍亂伐”所得到的經濟利益,讓他們不只是為了“發展經濟而濫砍濫伐”。但要注意的是,這是鼓勵、獎勵機制的實施不是為了不進行砍伐,而是要根據生產生活的需要,進行必要的采伐,更不能作為當地政府“不作為”的“依據”。在進行適度采伐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進行相應的植樹造林工作,做到“有伐有種”。其次我國應加大對天然林、人造林的保護工作,立法層面固然重要,具體的實際執行也很關鍵,對于長期保護林場的單位與個人實行相應的獎勵機制,大力發展當地的村民、牧民參與到當地天然林的保護工作中,宣傳森林的重要性,來進行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森林砍伐、補償的機制,才能夠促進森林的保護工作,保護好森林,這才是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的動力與源泉,這是根本、是關鍵!

3.2改變林業經濟模式,林業資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今的林業發展已經不同以往,我們僅僅有思想上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進行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規劃,僅僅依賴林業資源也是不可取得,采伐與經營要合理有效的進行,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或者短缺。我們要平衡林業資源與林業經濟,在他們之間找到一個中間點,要合理的做到將林業資源轉變為林業經濟,同時借助林業經濟的發展來帶動林業資源的需求量,引入恰當的市場經濟體制,會使供需平衡更好的把握,為林業資源的發展提供動力?!叭瞬攀前l展的第一要務”,這個原理同樣適用于林業經濟的發展,我們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大力培養相關的林業從業的專業人才,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政策來吸引大量的人員來進行林業資源的學習,畢業后他們進入企業,從而保證企業科學的發展,通過企業的良性發展來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也應該大力鼓勵企業發展“林業旅游”,通過森林自然的景觀、自然的美來進行旅游業的發展,開展一系列攝影大賽、采風大賽等活動來吸引游客,讓游客深刻體會大自然的美,既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收入,又提高了游客的美感。當樹木成長到可以用作材料時,再進行采伐,做到了物盡其用,以此轉變林業的經濟模式,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3育林技術水平要提高,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天然林的數量在逐年的減少,因此“人工造林”已經被提上日程。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人工造林”不是隨處可以造,不是“政績觀”的植樹。我們必須要保證林木的質量,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分等因素進行植樹,保證植樹的成活率,進行科技植樹,技術攻關,引進相關國家先進的育種技術,在傳統育種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攻克育種工作中的性狀鑒別困難等難題。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對這些科研工作者給予技術上的扶持、政策上的鼓勵,雙管齊下來提高育林技術水平。

3.4革除森林資源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來森林資源、林業資源得不到足夠的保護,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森林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也可以說是制度上的詬病,這就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F在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的發展時期,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相關機構、制度的改革,這也是林業資源體制改革的最佳時機。我國現在的林場大多以國營為主,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人員從業素質參差不齊、機構相關制度規范不健全、機構冗雜,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對重點林場的管理權限進行明確,重新規范相關部門的行政權限,引入“考核”、“績效”等管理機制對林場進行管理。同時要引入“市場資金”、“社會力量”來進行林場的日常管理與經營(國家有特殊規定的林場除外),將管理權限下放,所有權國家要牢牢的把握。形成共同管理、共同經營,國家主導的局面,但必須建立嚴格的經營制度,設立重大事項公開制度,防止國有資產進行流失,那樣就得不償失。

結束語:

林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其他產業的發展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生態建設的過程中,林業有著不可替代性,在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必須加快推進林業發展的步伐,提高林業的工程質量,選育好品質,培育出高質量的林木,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從多層面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營造“綠森林”時代,讓我們一同努力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萬代!

【參考文獻】:

[1]張圣;淺析我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7年27期

[2]張慧軍;賈榮;對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若干理論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年01期

[3] 楊國良;劉瑞祥;試述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J];民營科技;2015年10期

[4]何永德;可持續發展林業中的技術創新[J];現代農業科學;2016年05期

[5]張欣慶.林木種苗在林業發展中的作用探析[J].林業藝苑,2014(9).

[6]李天琪.林木種苗培育和生產應該注意的幾點原則[J].綠色經濟,2015(9).

猜你喜歡
林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land produces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Passage Four
洋縣林業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