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PFNA治療股骨轉子周圍骨折體會

2018-08-08 12:21張延松王輝吳相陽楊衛保冉俊嶺朱樂全
系統醫學 2018年10期
關鍵詞:導針刀片髓內

張延松,王輝,吳相陽,楊衛保,冉俊嶺,朱樂全

黔江中心醫院骨科,重慶 409000

股骨轉子是股骨承受剪應力最大部位,轉子周圍是老年人骨折好發部位。保守治療并發癥多,死亡率達30%[1]。首選手術治療[2]。手術包括髓內和髓外固定兩種方式。髓內固定系統 (PFNA)比髓外固定系統(DHS、PFLAP)在力學上更穩定[3],且更微創、出血量更少,便于術后快速康復[4]。被多數學者采用。該院于2016年8月—2018年1月應用PFNA治療66例股骨轉子周圍骨折,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治療股骨轉子周圍骨折66例,男35例,女31例。股骨轉子間骨折60例,按Evans分型:I型3例、II型 8例、III型23例、IV型14例、V型12例。股骨轉子間合并轉子下骨折4例。股骨轉子下骨折2例。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術前準備

踝套牽引制動,預防深靜脈血栓及墜積性肺炎。完善術前檢查,評估風險。

1.3 手術方法

手術均由熟練掌握PFNA手術技術的高級職稱醫師實施。仰臥于牽引床。軀干向對側傾斜15°、臀部墊高20°便于操作,下肢固定于牽引架。先外展、外旋牽引患肢,在內收、內旋固定,直至C臂透視骨折復位滿意。自大轉子頂點向上取一長約5 cm縱行切口,鈍性分離至大轉子頂點,觸摸定位進針點(大轉子頂點前1/3處)。棱形錐鉆透骨皮質,導針插入骨髓腔,C臂透視確定導針位于骨髓腔內并進入骨折遠端髓腔。擴髓器擴髓股骨近端。推入合適直徑及長度的PFNA主釘至主釘尾端與大轉子頂點齊平。調整股骨頸前傾角為15°左右。通過導向器向股骨頸內鉆入1枚導針,C臂透視確定正位導針位于股骨頸中下1/3,側位位于股骨頭頸中央,針尖位于關節面下0.5~1 cm。沿導針插入空心鉆鉆透股骨外側皮質,沿導針擊入合適長度螺旋刀片并鎖緊。C臂透視確定螺旋刀片尖端位于關節面下0.5~1 cm,正位位于股骨頸中下部,側位位于股骨頭頸中央。根據骨折情況決定遠端采用靜態或動態鎖釘。置入主釘尾端尾帽。檢查髖關節無研磨感。

1.4 術后處理

麻醉清醒、無痛情況下即可開始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關節屈伸及翻身等活動。術后3 d可在床上行主動屈伸髖膝活動。復查術后X線片,依據骨折類型、穩定性、骨質疏松及定期復查X線片等情況決定部分及完全負重時間。

1.5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定標準

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出院后每月定期復查隨訪,采用Harris評分[5]從疼痛、功能、畸形及活動度方面評估髖關節功能。優(90~100分):疼痛消失,關節活動范圍正常,生活能夠自理;良(80~89分):疼痛輕微,關節活動范圍達到正常80%以上,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可(70~79分):中度疼痛,正常關節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有一定影響;差(<69分):重度疼痛,關節活動明顯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2 結果

手術時間40~68 min,平均52 min。術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 117.2 mL。 術后隨訪 2~16個月,平均8個月。其中1例螺旋刀片退出,1例骨折復位欠佳,愈合不良。未出現螺旋刀片切出、髖內翻、股骨頭壞死及斷釘等情況。根據Harris評分評估髖關節功能,優50例、良9例、可6例、差1例。優良率89.4%。典型影像見圖1、圖2、圖3、圖4。

圖2 患者,女,84歲,右股骨轉子下骨折,采用PFNA內固定手術

圖1 患者,女,81歲,左股骨轉子間骨折,采用PFNA內固定手術

圖3 患者,女,83歲,右股骨轉子間骨折,采用PFNA內固定手術

3 討論

3.1 內固定材料選擇

股骨轉子周圍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6]。手術治療是首選。目前股骨轉子周圍骨折手術內固定方式選擇較多(動力髖螺釘、鎖定鋼板、髓內固定系統等),每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及適應證。動力髖螺釘(DHS),由滑動螺釘和側方鋼板組成。曾被認定是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首選內固定物[7]。其優點是滑動加壓作用,主要適用于穩定性骨折或無明顯移位骨折[8-9]。其缺點是應用于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逆轉子骨折、骨質疏松轉子間骨折,偏心固定對抗剪切力、扭轉力差,穩定性差,容易出現松動、斷釘、斷板、股骨頭頸切割、髖內翻等[10]。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PFLP)與股骨近端形態一致,其近端股骨頭頸方向有3枚鎖定螺釘孔,呈“品”字形固定,抗旋轉力強。鎖釘與鎖定接骨板通過鎖定孔鎖定形成一整體,穩定性強。不與股骨近端外側骨皮質緊密接觸,保護骨折端血供。其缺點是偏心固定,力臂長,鋼板承受的力矩大,應力主要集中于近端與遠端鎖孔之間,容易出現股骨頭頸切割、髖內翻、鋼板斷裂等[10]。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與髓外固定相比,PFNA髓內固定縮短了力臂,能夠對抗股骨轉子處壓應力和張力,螺旋刀片具有抗旋轉及成角穩定性,增加了與松質骨的接觸面積,打入過程中填壓骨質,形成牢固的錨合,穩定性更好,抗切割力強[8]。從設計理念上,PFNA主釘近端有6°外翻角,與股骨近端解剖形態相符,便于手術操作,手術時間短,出血少,恢復快[9]。王為等人[10]分析認為PFNA在手術時間、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時間方面優于DHS、PFLP且術后并發癥低于DHS、PFLP。鄭江生[11]認為PFNA是股骨轉子周圍骨折首選內固定方式。

圖4 患者,男,38歲,右股骨轉子間及轉子下骨折,采用PFNA內固定手術

3.2 并發癥分析

該組患者有1例出現螺旋刀片部分退出,考慮與骨折類型、骨質疏松、過早負重、術中螺旋刀片可能沒有完全擊入及鎖緊等因素有關。另1例出現骨折畸形、不愈合、考慮與骨折類型、術中復位不良、術中進針點選擇不當及置螺旋刀片角度把握不準有關。

3.3 注意事項

通過對該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如下:①術前應充分了解骨質疏松、骨折類型及粉碎情況。②術中擺體位應便于復位及手術操作。③置釘前正側位C臂透視確保骨折復位滿意,術中C臂透視如骨折移位,及早發現及時處理。④準確確定進針點,邊插入邊透視,避免導針偏離或穿出髓腔,避免暴力操作。⑤插入主釘,調整主釘使頸內導針有15°左右前傾角,C臂透視導針位于股骨頸中下1/3,側位位于股骨頸中央,導針尖部位于股骨頭關節面下0.5~1.0 cm。⑥鉆透股骨外側骨皮質,螺旋刀片一次性錘入徹底并完全鎖緊。⑦術后再次C臂透視確定骨折復位滿意,股骨頸干角及股骨頸前傾角恢復。⑧術后根據骨折、骨質疏松情況及內固定穩定性決定負重時間。

綜上所述,PFNA治療股骨轉子周圍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康復快、穩定性好。但術前需仔細評估,預判手術困難之處,準備好替代手術方案,術中嚴格操作,C臂反復透視確保骨折復位滿意,術后定期復查。降低內固定失效率。

猜你喜歡
導針刀片髓內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并發癥的影響
基于APKT150412-MM型號廢舊刀片的研究實驗及二次利用
臥式青核桃脫皮機鏈板輸送機構的設計與有限元分析
圓盤剪高速剪切時的刀片溫度分析
股骨髓內釘導針導向器在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應用
Multiloc髓內釘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股骨轉子間骨折的髓內釘治療:新設計的具有遠端導針定位器的導向開口器的應用
圓刀片切削力計算方法
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治療轉子間骨折的臨床分析
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內固定治療的導針定位方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