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并發癥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2018-08-08 12:21劉貞
系統醫學 2018年10期
關鍵詞:低值高值糖化

劉貞

沛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徐州 2216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膳食結構得到了改善,但也使得糖尿病發病率明顯增高[1]。隨著病程延長可增加冠心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發生率。為提高診斷準確率,該次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該院診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檢測其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表達水平,旨在尋找新的預警信號,為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病情提供早期診斷標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診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該研究且獲倫理委員批準。其中男63例,女47例?;颊吣挲g區間37.8~70.3歲,平均年齡(59.32±12.24)歲。根據110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為低值組、中值組以及高值組3組。低值組45例患者6.4%<糖化血紅蛋白≤7%,16.87%<糖化白蛋白≤18%,男23例,女22例。中值組41患者7%<糖化血紅蛋白<10%,18%<糖化白蛋白<19.60%。男21例,女20例。高值組24例患者糖化血紅蛋白≥10%,糖化白蛋白≥19.60%,男13例,女11例。低值組、中值組以及高值組3組間年齡、病程以及血壓統計結果顯示,3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s)

表1 3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s)

組別 年齡(歲) 病程(年) 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低值組中值組高值組59.35±6.42 60.16±8.12 60.26±6.17 8.36±0.41 9.8±0.5 7.4±0.8 129.36±16.41 131.68±17.5 130.24±13.8 75.36±9.41 76.78±9.5 75.14±10.18

1.2 診斷標準與方法

診斷標準以及分型依據2016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醫學診療標準[2]。并依據診斷標準設計ACR表示肌酐矯正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減低標準等作為判斷110例患者有無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標準。受檢者根據空腹狀態下靜脈抽血檢測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儀器采用美國BIO-RAD VARIANT-II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檢測方法以離子交換高壓液相法為原理取靜脈血進行檢測,正常參考范圍4%~6.4%。糖化白蛋白檢測儀器為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糖化白蛋白檢測采用酶法,試劑由旭化成制藥株式會社提供,取靜脈血離心上機測定,正常參考范圍11%~16%。血脂也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

調查患者既往病史以及臨床癥狀,進行實驗室檢查以及冠脈造影檢查等,具體包括:男性ACR正常范圍在 22~220 mg·g,女性 ACR正常范圍在 31~220 mg·g。超過則可能為糖尿病腎病,具體根據患者臨床體征以及其余相關指標判斷。利用冠脈造影檢查患者有無冠狀動脈病變等心血管疾病發生,利用直接鏡或者間接鏡進行眼底檢查,檢查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此外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統計有無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dicine;DNP)、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脂肪肝、冠心?。╟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以及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N)。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正態計量數據用 (±s)表示,非正態數據采用Median(IQR),計數資料如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采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兩組如糖化白蛋白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獨立,正態,方差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脂與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相關性分析

低值組、中值組以及高值組3組間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統計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與血脂相關性情況[(±s),mmol/L]

表2 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與血脂相關性情況[(±s),mmol/L]

注:* 表示與低值組相比,P<0.05。

組別 甘油三酯 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值組中值組高值組3.52±0.18(4.34±0.24)*( 4.89±0.39)*5.76±0.22(5.89±0.21)*(6.05±0.23)*3.58±0.23(3.75±0.18)*(3.98±0.19)*1.13±0.12(1.08±0.14)*(1.01±0.13)*

2.2 并發癥與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相關性分析

低值組、中值組以及高值組3組間并發癥發生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具體見表3。通過納入多因素分析,并發癥發生率與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呈正相關,見表4。

表4 并發癥與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臨床研究中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血脂以及血壓等因素,導致多數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亂的現象,凝血功能紊亂可導致患者出現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使冠狀動脈硬化、腎功能損傷、血-視網膜屏障破壞等發病率增高[3-5]。在臨床醫學上2型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長期發展的疾病,隨著病程延長,其并發癥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其中糖尿病腎變具有發病率、死亡率、臨床誤診率及漏診率高等特點,是一種給患者帶來嚴重生命威脅的微血管并發癥[6-8]。

表3 并發癥與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相關性分析[n(%)]

關于尿微量白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的關聯已經被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但有著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糖尿病腎衰竭的局限性。糖化白蛋白是一種可沉積于腎小球基底膜可隨著腎臟病理改變而發生變化的糖基化終末產物[9]。有研究表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上升可導致氧合血紅蛋白減少,進而影響組織血氧濃度,使血氧濃度降低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缺氧是導致糖尿病多種慢性并發癥的重要原因,其對血糖值的變化較為靈敏,可反映患者近期血糖的漂移變化[10]。該研究中糖化血紅蛋白與并發癥呈正相關(r=0.897),馬玲等[10]研究中表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可以加重心臟微血管病變、加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室肥厚以及促使心肌代謝紊亂(r=0.897、0.887),與該次研究報告相一致,可作為有效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指標。臨床通過檢測空腹血糖,但由于靜脈血糖本身的降解較快導致其穩定性較差以及誤差較高[11]。而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應糖尿病患者長期控制水平的金標準,糖化白蛋白是一個可反應血糖近期變化的優良且檢測方便的指標,糖化白蛋白水平上升可通過多種途徑誘導腎小球微血管病變,可反應腎小球基底膜的變化,可作為糖尿病2型以及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診斷指標[12-13]。該次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亂與糖化白蛋白及糖化血紅蛋白表達密切相關,這可能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與脂代謝紊亂機制有密切關聯,兩種機制有共同代謝改變,即抑制胰島素抵抗并使脂肪分解作用減弱并使血脂合成水平升高。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水平上升可造成血脂紊亂以及并發癥發生率上升,與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著密切關聯,利用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并發癥診斷以及預后治療有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低值高值糖化
養殖廢棄物快速發酵及高值轉化土壤修復生物肥料關鍵技術
顯微鏡手工計數法在低值血小板計數中的應用
手術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套餐式管控平臺的開發與應用
麻文化發展與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醫院醫用低值耗材精細化管理措施探究
手術室低值耗材三級庫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構建及應用
新型糖化醪過濾工藝
PDCA循環管理法在醫院高值耗材管理的應用
甜酒曲發酵制備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高值無害化利用 廢白土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