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介語語料庫漢語副詞“還”的偏誤分析

2018-08-08 12:23盛楚云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年18期
關鍵詞:遺漏偏誤副詞

盛楚云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北京 100083)

副詞“還”的偏誤分析不少論著已有涉及,但對較大規模留學生漢語語料中副詞“還”的使用情況描寫仍有不足。本文以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為樣本,將副詞“還”使用偏誤分成三大類十小類,并借助偏誤分析理論對偏誤現象及原因進行說明。

1 副詞“還”的偏誤統計

語料檢索副詞“還”共計4648例,其中偏誤237例,偏誤率5.10%。根據表層策略分三類:

1.1 遺漏“還”,計64例,占27%,如:

(1)*除漢語之外?會說英語。

1.2 誤加“還”,計49例,占20.7%,如:

1.3 “還”與別的詞誤代,計124例,占52.3%,如:

其中,誤代偏誤占比最大,情況最復雜。124 例誤代偏誤中,“還”與“也、更、還有、還是、再、都、又、才”等詞的誤代占主體。與“也、更、還有”的誤代偏誤占比最高,分別為14.5%、11.3%和9.7%,與“才”的誤代最少,僅4例,占3.2%。

2 副詞“還”的偏誤分析

2.1 “還”的遺漏

遺漏偏誤分結構上遺漏和語義表達上遺漏。

1)結構遺漏

(4)*除了吃它的人本身以外,?會影響他孩子的健康。

(5)*他們不但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老師。

上例出現了“還”的搭配標志——“除了”“不但”,?處應加“還”,此類偏誤在于未將標志詞與“還”建立聯系。

2)語義表達遺漏

(6)我抽過煙,?養成好多不好的習慣。

(7)我希望以后?會有這樣的機會。

上例?處應補出“還”以補全語義。例(6)表語義遞進,例(7)表達即使時間變化,“這樣的機會”還能出現、保持,都應補出“還”。

2.2 “還”的誤加

“還”誤加有結構誤加、語義誤加兩種。

1)結構誤加

結構誤加指出現在不合適的結構中且造成句子語法錯誤。

上例“還”的位置都不符合語法規則,明顯冗余。

2)語義誤加

語義誤加指合乎結構規則但不合語義的誤加。

例(13)前文并未表達范圍的“擴大”,例(14)無遞進關系,無需用“還”。

2.3 “還”的誤代

“還”的誤代在偏誤中占比最大,可分八類:

1)“還”和“也”

此類在誤代偏誤中占比最大?!耙病痹诒硎驹谀撤N程度上有所增加或在某范圍外有所補充”[1]時與“還”義項相似,極易混淆。但“也”重在兩件事性質相同,“還”重在表達“整體”,即后一對象是對前一對象的補充。例(12)“直接吸煙”“間接吸煙”,例(13)表“價錢高價錢低都肯購買”,屬性質類同關系,應用“也”。

2)“還”和“更”

“還”表程度差異用于比較語境中,常與“更”誤代?!斑€”不能脫離比較句格式,故例(14)應用“更”。在有標記的比較句中,“還”和“更”的選擇應根據句法語義判別?!斑€”一般很少出現在陳述性否定比較句且常表示“轉折變化”,有“出乎意料”義。

3)“還”和“還有”

二者形式相近,都可表“范圍擴大、追加”義,易發生錯用。但“還有”一般帶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例(16)“給我很多幫助”是謂詞性短語,不能用“還有”。

4)“還”和“還是”

“還是”表示“動作、狀態的延續”時常與“還”發生誤代。例(17)違背韻律和經濟原則,例(18)表“范圍擴大”,均應用”還”。

5)“還”和“再”

“還”“再”均可表重復或持續,前者強調主觀上無時間間隔的持續,后者多用于未然的情況。例(19)“我”因主觀意愿“喜歡北京”而“想去”,應用“還”。

6)“還”和“都”

比較句中“還”表程度加深,“都”表周遍性比較。例(20)“誰”任指,屬周遍性比較,應用“都”。

7)“還”和“又”

例(21)(22)“還”應為“又”,因前者表示重復義時不能用于過去時態中,后者則可。

8)“還”和“才”

上例“能吃到食物”是“滿足”的條件,應用“才”。

“還”“才”都可表“時間早”,但“還”主要出現在“還在…時候”和“還沒…就”結構中,故上例應用“才”。

3 副詞“還”的偏誤原因分析

3.1 教學研究有待豐富

副詞“還”已有教學研究多集中在習得順序上[2],偏誤分析則重在“還”與“再、又、也”的誤代上,然而實際上還存在大量與其他詞的誤代,因而研究有待進一步豐富。

3.2 教材設置不夠合理

查閱常用漢語教材,“還”普遍采取英文釋義方式。這一方式有利于語言正遷移,但“還”義項復雜且與其他詞語義交叉,英文釋義難以析言細微差別,導致學生混用。以《發展漢語》《漢語教程》《新實用漢語課本》為例(表1),教材中缺乏對“還”與其近義詞的語義語用比較,學生理清其間聯系與差異困難,因而常發生誤代。

表1 教材中“還、再、也、又”的注釋

3.3 母語知識負遷移

初學者因對目的語規則不熟悉,常依賴母語知識理解。就英語國家學習者而言,經常將“還”與“also”等同,然而兩者用法和意義差異很大。這造成學習者在初級階段常因母語影響而產生偏誤。

3.4 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一般而言,母語知識負遷移在初期,目的語知識負遷移多在中、高階段。但從“還”偏誤情況看,母語知識和目的語知識對各階段留學生均有影響。就“還”的誤代而言,主要是不熟悉目的語句法語義差別造成的。

4 結語

根據偏誤類型和產生原因,可在教材中作更為詳細的解釋和更具針對性的練習。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更合適、有效的方法;分語義層次,有側重地輸入并注意與其它詞的辨析,讓學生由易到難地學習掌握“還”的用法。

猜你喜歡
遺漏偏誤副詞
遺漏的光陰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韓國語副詞“?”與漢語副詞“更”“再”的對應
偏誤分析的意義與局限
應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鏡抗反流手術術前準備遺漏率的實踐
遺漏焦慮
關于《突厥語大詞典》漢字譯寫偏誤研究
“ü”偏誤調查與“v”替代的拼音策略
你會收集數據嗎
副詞和副詞詞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