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8-08-15 10:41康良斌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學生

康良斌

[摘 要]現階段,數學思維作為一種出現最早的思維模式,對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且小學是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诖?,下文首先對數學思維進行了簡單概述,然后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在小學數學科目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項能力,而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生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有著關鍵性影響,還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不斷促進學生的穩定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概述

1.數學思維能力的含義

數學思維是指數學學習中的一種特定思維,其要求學生在面對數學的時候將學習形象化,從而形成數學運算。而數學思維能力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將數學學習的邏輯能力運用到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是一種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同時,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還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獨立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

2.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其本身的學習能力也具有不同的差異性,一些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強,對課堂中的知識點能夠很快的掌握并將其靈活運用于各種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而部分學生接受能力比較慢,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相對較差,不能有效做到對知識要點的靈活運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有效提高。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快速理解與掌握,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第一點是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與數學技能充分結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提高;第二點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在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時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觀點,可以更深層次的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對自身綜合能力提高有促進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由于小學數學教材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從而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再加上小學教材在對知識點進行編排和解釋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以及跳躍性,教材中含有的知識內容比較多,所傳遞的信息也比較多,而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導致其在面對如此復雜的教材時,認知結構跟不上。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教材沒有根據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來進行安排,在進行教材的編排時沒有根據同學們思維發展的順序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同學們與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了極大的阻礙性;第二,數學教材知識結構體系的編排與學生的實際結構體系不符,再加上教材在知識的安排上存在著一定的跳躍性,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上跟不上教材的編排順序,從而導致學生難以適應教材的難易程度,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了極大的阻礙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對策

1.巧設教學情境

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技能,將小學教材內容轉變為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課程的大綱要求和教學目標,并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性來巧妙的創設教學情境,從而利用教學情境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其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奧妙。另外,由于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心,而利用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情境的實踐學習中,不斷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通過實踐的感知來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含義。比如,在認識長方體、球體等幾何圖形的課程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圖形面的數量、邊的數量等,學生很難跟上老師的思維。這時,教師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長方體、球體,像足球、乒乓球、小字典、魔方等,從而結合這些實物形體,讓學生對立體幾何圖形加深認識和理解,從而達到了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2.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效結合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結合學生自身的認知結構特點以及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對教案進行合理設計,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有效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在生活中教會學生知識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不斷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比如,在“直線、射線和線段”相關知識的講解中,如果教師只是依靠對教材的解釋來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就會顯得晦澀難懂,從而很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充分了解與掌握,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見識到的東西來講解,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有一個生動形象的了解。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建模,讓學生切實感受建模的過程,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記住知識點。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要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利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興趣,從而讓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獨立于傳統數學被動學習之外,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正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J].科教導刊(下旬),2017(05):123-124.

[2]陳金龍.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7(31):66-67.

[3]馬麗敏.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126+134.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學生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學生寫話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