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滲透

2018-08-15 10:41師威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化學人類

師威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能否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當今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育本質的體現,而且正在逐漸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依賴于健康課的開設,而是應該全面滲透到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當中。新課改強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能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積極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學生提高健康意識和心理素質,即時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優化他們的學習狀態,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瘜W學是門自然科學,它有豐富的化學學史知識,有趣的化學實驗,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利用化學學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人類對自然和科學的探索可謂歷經艱辛?;瘜W學史集中體現了人類探索和逐步認識化學世界的歷程。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講述一些化學學家的小故事,了解化學學家們探索化學世界所具有的科學思想、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重要的,通過對這些科學家們感人事跡的介紹和他們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每一次重大發現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讓學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高尚的追求,什么樣的態度才是你應該具有的態度。美國人給予的優厚待遇未能動搖錢學森回國報效祖國的決心;熊熊烈火沒有摧毀布魯諾對于真理的維護和捍衛;居里夫婦經過三年又九個月的提煉,才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鐳RaCl2,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后來得到的精確數為226;在幾乎所有的助手都喪失斗志時,愛迪生硬是憑借堅忍不拔的意志,排除了來自各方面的精神壓力,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終于給人類帶來了光明;……這些前輩們給人類帶來的不只是文明和進步,他們百折不撓、謙遜嚴謹、遠見卓識的人格魅力,也成為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所有這些故事都給了學生深深的震憾,所有這些故事都揭示了一個不朽的真理——唯有不斷付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 通過化學實驗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化學學是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科書中幾乎每章、每節都安排有小實驗、小活動。利用實驗研究化學問題,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有效降低問題難度,幫他們理解似是而非的化學概念和化學規律,更重要的,實驗操作更好地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千奇百怪的實驗現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新課標強調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展的一種能力。把創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的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展的條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現出創造性?!背踔袑W生首次接觸化學,他們對化學是什么,化學學研究什么并不清楚。如何成功引領學生走向化學、探索化學,進而讓學生喜歡化學,最后用化學知識服務于人類,第一堂化學課就顯得十分重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堂課——“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安排了若干有趣的化學實驗,意在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課前我除了備足書本上要求演示的實驗器材外,還特意準備了“瓶吞雞蛋”、“消失的字”“紙鍋燒水”等更能激發學生好奇心理的實驗,當我演示完所有實驗后,所有學生眼中都充滿了疑惑和驚訝,極個別學生甚至耐不住滿心疑慮,當即舉手要求我對實驗現象做出解釋。我借機循循善誘道:“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學好化學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學會觀察,學會提問?!?/p>

在“猜一猜長、短蠟燭誰先熄滅”的實驗中,我特意準備了體積相差很大的兩只玻璃罩具,當學生們看到完全相反的兩種結果時,臉上的表情全都驚詫莫名。借此,我告誡道:“科學來不得半點含糊,任何一個科學結論的得出無一例外都浸透著前輩們的汗水。無論是評價一個人,還是評價某件事,同學們都不可妄下結論,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設身處地去處理問題,而不是偏見偏聽,固執于一已之見?!笔聦嵣?,初中化學課本里幾乎所有的實驗都滲透有人文情懷,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也要做“有心人”,要抓住一切機遇即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成為能適應新世紀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設定教學目標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準確的估計”,“生活目標要切合實際”這是現代心理健康的兩個標準。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更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承認差異,研究差異,并以此來確定教學目標的不同層次,才能使優者更優,差者進步。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不甘落后的品質十分重要,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育人。一個老是失敗的學生很容易對學習產生畏難心理和消極情緒,而這些都是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一個終日都沉浸在自卑心理里的學生是不可能對自己做出準確而客觀的評價的。他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懷疑,越來越不自信,這個時候,老師若不能即時拉他一把,任由他越陷越深,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這個學生會徹底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正所謂“十個手指有短長”,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其“閃光”的地方。身為教師,我們切不能僅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考量學生的唯一尺度。對那些學習困難較大,成績很不理想的學生,我們要注意從其它方面去挖掘他們的長處。我的歷屆學生中就不乏成績不好,但上課聽講十分認真、作業書寫十分工整、對集體榮譽非常在意,平時生活中對同學特別關愛的學生。為幫助這些學生克服不良心理狀態,平時的教學中,我更多的是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而不是批評和責罵。為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常常特意選擇最簡單的題目讓他們上黑板板演,在他們得出正確結果后即時予以表揚。課后找他們交流,耐心地幫他們分析問題,修正學法,調整心理,在他們取得哪怕是最微小的進步時也不忘對他們進行鼓勵。

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指導下,我個人的教學實踐證明,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更有利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優生智力更能得以充分發揮,有效削弱了差生的自卑心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都得到了穩步提高。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化學人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