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略

2018-08-15 10:41李海紅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方略數學教師小學生

李海紅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不是一種單純的認知過程,而是師生以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為表現形式的生命意義的實現過程,師生不是單純的主體與客體、認識與不認識、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在共同學習情境中的相遇,是小學生對數學計算能力的體驗過程。

[關鍵詞]數學教師;小學生;課堂;方略

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主導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情緒,應該是積極的。教師的情緒是極易感染小學生的,當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由于種種原因拉長著臉,或表情淡漠、憂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煩躁不安地走進教室,打開書本進行課堂教學時,小學生會感到情緒壓抑,從而使得小學生心理閉鎖,阻礙了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數學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行課堂教學,小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數學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小學生心扇敞開,思維活躍,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輸入。

一個小學生獲得了數學知識,習得了數學計算能力,但最終他卻對所得到的這些數學知識與技能沒有熱愛之情,甚至十分厭惡,那應該是教學的失??;一個小學生獲得了數學計算能力,知識,習得了某種“能力”,但最終他卻不知道他這些知識的產生過程,這些能力的運用過程與價值,那也應該是教學的失敗。

數學教師對課堂教學過多地注重了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現為部分教師過多強調學生的基礎問題,而數學教師自身的主導情緒狀態平淡、低落,情緒表現貧乏、無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課堂教學顯得干澀、枯燥、表面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發揮。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質、定理的應用,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探索和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品質的培養。常表現為學生不能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到實踐、觀察、探索、思維、討論等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之中,缺乏對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的過程中,實踐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我們認為小學教學課不在于傳授本質,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勵人呢?只有生氣才能產生生氣,死氣只能從死氣而來。所以你要盡可能使自己習慣于蓬勃的生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以飽滿的熱情來調動數學課堂小學生的情緒,振作他們的精神。興奮的情緒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富有情感地講授內容,給小學生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接受認知信息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傳遞。達到以橫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蘊的情感因素。教師在鉆研教材和設計教法。學法時,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即既要備好認知因素方面的課(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也要備好情感方面的課(情感性、體驗性、表情性)。而后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被忽視。在數學教學中,首先應該用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

可從數學學科應用的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圖形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求知的情感。抓住數學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邏輯美,誘發學生聯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結合課本內容適當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設計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應用性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

猜你喜歡
方略數學教師小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物理復課有方略 三輪復習見成效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論用“勢”的方略
簡析秦滅六國的“遠交近攻”方略
西周開國方略危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