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與社會》教學淺談

2018-08-15 10:41吳永樂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鄰桌品德與社會現實生活

吳永樂

《品德與社會》是我國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它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國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質的重任,為幫助學生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新課程理念倡導品德教學回歸生活,強調以兒童現實生活為課程基礎。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做到有實效性、針對性?,F就本人對課程標準的認識和教學實踐的經驗,淺談一下如何上好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

一、開發課內外資源,為上好課做鋪墊

要上好《品德與社會》課,首先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我在課前要求學生從各類書籍、報刊、雜志等資料中收集相關資料。如:我在上《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變化》這一課之前,讓學生進行一次“科技在我家”的小調查:奶奶年輕的時候,是手工洗衣服的嗎?洗衣服的同時還能做其他的事情嗎?觀察媽媽洗衣服的同時,她還能干些什么?從而引出科技產品——洗衣機。這樣一來,學生對科技帶給我們生活的變化就有了初步的認識。又如:《不能忘記的屈辱》這一課內容是從國土被侵占、財產被掠奪,人民被欺凌三個主題來建構學習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中國曾經遭受過外國列強的侵占,體會外國列強的兇橫殘暴與中國人受盡的欺辱。我根據這三個主題以及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閱讀書刊、觀看影片、上網調查、采訪周圍的人去收集近代中國遭受外國列強侵略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初步感受列強的兇橫殘暴,為實現教學目的,做好鋪路。

二、創設一種寬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歐洲新教育家德可利樂認為:“興趣是水閘,依靠它能打開注意的水庫和指引注意流下來?!币虼?,要根據教材和鄉村小學生的特點,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輕松、愉快、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大膽匯報收集的材料,看圖說話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的興趣。在上課前幾分鐘,我臉帶微笑讓學生匯報收集的資料,學生講述后給予表揚與肯定,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接著讓學生介紹圖片,讓學生愛上品德與社會課,由此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化。如:上《我們社區新風尚》這課時,我先讓學生把反映自己身邊社區休閑生活的情況介紹給大家,然后讓學生看圖,說一說圖中人們的休閑生活方式是怎樣的?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讓他們了明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已走向文明,人們正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閑生活。

三、創設情境教學

讓學生主動參與精心創設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情境,真正做到趣味橫生,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感染下進入課文意境,真正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讓學生真切地去體驗,去感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感悟新觀念的內涵,促進學生主動性發展,培養其良好的道德情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在上《發生沖突怎么辦》一課時,我有意識地創設如下情境:讓一個男生故意把新買的筆弄丟,在課堂上怎么找也找不著,突然他看到鄰桌同學拿著一支跟他一模一樣的筆,便生氣地對鄰桌說:“我的筆怎么跑到你那去了呢?你怎么隨便拿人家的東西?!蹦俏秽徸郎鷼獾卣f:”誰說是你的?這是我剛買的?!被氐阶缓?,男生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筆在課桌下面,他感到很不好意思,想向那位鄰桌道歉,但又怕他不原諒他。接著讓學生進行討論,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明白,面對沖突的時候,要換個位置,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這樣會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從而擁有更多的朋友。

四、加強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

課程要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要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需要。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要知道小學生并不是一無所知的,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經過小學低年級的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镀返屡c社會》課正是在學生這樣的發展基礎上建構,并予以繼續教育與培養的。在實施“品德與社會”課程時,教師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將教材中的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就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講授《傷心的地球母親》時可以結合學生生活里的浪費現象展開教學。如我在教學《怎樣才是美》這課時,我利用課間時間拍攝了一些學生身上體現著美與丑的不同行為的鏡頭,在課堂上開設了“美就在我們身邊”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從被拍攝下來的生活鏡頭中判斷怎樣的行為才是美。這樣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為我們的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和充實教學內容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所以,教師應十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發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由于我的教學設計讓教材與兒童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進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因此,在課堂上的回歸生活使學生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撥動了學生的心弦,引發了學生的體驗。

猜你喜歡
鄰桌品德與社會現實生活
與櫻花有個約定
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假期歸來
不等式創新題薈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