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措施探究

2018-08-19 09:26付連春謝軍李文冬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發展

付連春 謝軍 李文冬

摘要:創新發展需要制度激勵和保障,知識產權保護是首要激勵和保障手段,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應從源頭入手,強化管理,保護環境,多方聯動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激發創新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發展;創新成果

1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鄰接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地理標記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等。知識產權與創新創造有著天然聯系,其本身是創新成果價值和權利的體現,同時知識產權保護對于創新活動有巨大激勵作用。

一是激發創新活力。創新發展客觀上需要制度激勵和保障,知識產權保護是首要的激勵和保障手段。知識產權制度把創新成果視為一種財產,通過申請與授權,在法律上確定其歸屬并加以保護。使權利人在一定期限內對其創新成果享有獨占權,未經許可,他人不得隨意利用,否則就是侵權,要受到法律制裁。而權利人則可以通過自己實施或轉讓成果,獲得相應收益,使其投入得到回報,這顯然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

二是促進成果傳播。知識產權制度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在法律保護下促進創新成果公開傳播。通過公開實現新技術的社會化,使新技術能更快更廣泛應用到生產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可以避免重復研究,降低創新成本,鼓勵創新主體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

三是促進國際合作。知識產權保護可以消除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的擔心和疑慮,增強信心和安全感,從而促進國際間創新成果交流與合作。

2我國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分析

(1)發展成就。經過30多年發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法律體系基本建立。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并逐步與國際接軌。二是保護格局初步形成。我國已初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實行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并行運作”的工作機制。三是產出能力大幅提升?!笆濉币詠?,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得到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526萬件,首次躋身世界第一;2016年,中國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達1339萬件,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四是保護意識逐步增強。隨著改革開放,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在此過程中,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步增強。一些企業也從被動到主動,已經很好地運用知識產權戰略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存在問題。一是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由于我國知識產權立法工作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立法方面存在問題還不少,現行知識產權立法層次多,較分散,且各法律法規制度間缺乏有機整合,甚至出現沖突,協調性不夠、前瞻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強,距離科學立法要求差距較大。二是行政保護能力不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實行的是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并行運作”模式。因行政保護具有主動性、快捷性特點,權利人多愿意選擇行政保護。但總體上看,行政保護能力不強,原因是執法部門多,執法手段少,處罰力度小。就管理部門而言,目前我國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機關有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工商局、藥監局、農業局、林業局、質監局及海關等,多頭管理,協調不夠,尺度不一。加上執法人員能力素質方面的問題,事實上行政保護難以充分發揮作用。三是司法保護效果不佳。長期以來,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能力和效果都不理想。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問題成為司法保護的瓶頸。一方面,由于涉及諸多程序,周期較長,舉證難,牽扯精力多,打知識產權官司費時費力,得不償失,甚至“贏了官司、輸了市場”,嚴重挫傷了企業創新及維權積極性。另一方面,知識產權訴訟專業性太強,我國在審判機構設置及審判人員的專業性上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司法保護效果不理想。四是社會保護環境不優。①認識不夠深入全面。自覺遵守法律規定的意識還比較低,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問題認識不足。②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滯后,相關基礎工作欠缺,如數據統計,信息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③整個社會知識產權文化氛圍不濃,民眾對知識產權認知度還比較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不強。

3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發展的措施探討

(1)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一是堅持“國際視野”與“中國語境”相結合。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立法既要遵循世界水平和國際知識產權協議框架,具有世界眼光,又要立足中國現實情況,用中國方式表達,實現法律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的協調。立法機關要立足國情,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密切關注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變化,與國際形勢發展保持一致。要明確法律制度間分工與銜接,加強立法配套,增強可操作性。二是堅持“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反映民眾意愿。一要做好專利法及配套法規修訂工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長效機制,加大侵權行為懲處力度。二要做好遺傳資源、傳統知識、民間文藝和地理標志等方面立法工作,以保護并創新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遺產。三要研究制定防止知識產權濫用的相關制度。

(2)充分發揮行政保護優勢。一方面要整合執法渠道,合理配置資源。針對管理部門多,執法渠道散的現狀,應合理配置資源,加強部門間聯合執法、跨地區聯合執法,采取綜合性措施,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提高執法能力,增強執法效果。一是加強行政執法能力建設,提升執法人員能力和素質,提高行政執法能力;二是支持和鼓勵建立知識產權自律和維權組織,健全全民參與的知識產權監督體系;三是加強知識產權執法信息公開,將惡意侵權行為納入社會征信體系,以增強執法效果。

(3)切實增強司法保護效果。加強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和司法保護,發揮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是國際主流趨勢,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訴訟數量激增,切實提高司法保護效果勢在必行。一是構建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在機構設置和建設方面,要推進司法改革,加快知識產權法院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2014年底,北上廣的知識產權法院相繼成立。目前還處在試點階段,很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二是著力打造專業人才隊伍。必須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專業法官隊伍建設,提高審批能力和水平,確保司法公正。

(4)著力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形成保護共識。要堅持不懈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共識。將知識產權內容全面納入國家普法教育和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工作中。采取多種途徑廣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重要性,提高公眾知識產權認知度,營造全社會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二是強化激勵機制,提升服務水平。一方面,政府要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強化激勵機制,制定有效措施,大力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三是推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知識產權文化的核心是創新文化。要培育創新意識,鼓勵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營造創新氛圍,保護創新成果。通過知識產權文化建設,逐步形成有利于創新、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適應市場競爭、維護經濟秩序的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奚曉明當前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政策與理念[J].知識產權,2012(3)

[2]吳漢東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理念與政策[J].當代法學,2013(6)

[3]肖尤丹中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制度定位研究[J].科研管理,2012(9)

猜你喜歡
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發展
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山寨現象與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東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機制的完善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普通中學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
我國知識產權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論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