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循環改進機制

2018-08-19 09:26周祎陽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

摘 要:科學技術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最為根本的力量,這種社會需求給現代科技型企業創建了極為可靠的發展環境。大型科技企業本身就擁有諸多發展優勢,其管理條件以及資金基礎都能夠有所保障,而中小型的科技企業卻存在著一些運營缺陷,只有克服了發展困難才能激發發展活力,根據對當前的中小規模的科技型企業的運行情況來看,新型的循環改進機制可以優化其管理模式,本文對這種新型管理機制加以深度闡釋。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循環改進機制

我國的市場逐漸展現了多樣化的變動趨勢,各種新型企業與涌入到經濟市場之中,在豐富經濟市場的同時,也使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態更為穩定,科技型企業緊抓知識經濟帶來的提升機會,充分應用全新的生產資料,不斷地超越同行業中的其他企業。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研發水平是最為重要的,但是管理機制革新也很重要,過度輕視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會導致科技企業難以突破性發展,循環改進機制很適合現代科技企業,本文主要探求中小規模的科技企業的管理改進工作。

1 循環改進機制和創新改進機制概述

中小規模的科技型企業為了消除當前的發展瓶頸,將創新理念融入到了管理機制改動工作之中,從各個方面來填補管理機制的不足之處,確立新的管理重點,從日常管理、周期評估以及獎懲等角度來完善內部管理系統,借由管理機制來提升企業的物質資源的利用率。中小規模的企業探索未來發展之路時,必須要先明確自身面臨的發展困難之處,包括生命周期補償以及成活率偏低的情況,陳舊的管理理念會限制該類技術型企業的前進腳步,如果想要使企業保持生命力,就必須要做好基礎性的工作,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日常管理就是最為基礎的工作。創新科技企業應用的管理方法時,可以充分應用循環改進機制,應用績效制度來對員工的工作水平進行衡量,管理者在負責基本管理事務時,要積極參與到進修學習過程中,將更多新型評價方法以及評價方法帶入到管理體系之中,從管理系統之中的組織職能及經營模式等多個部分全方位地改進管理機制。

2 相關理論分析

“創新”一詞最早由熊彼特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羅賓斯循著熊彼特的創新思想認為,創新是吸收一種創造性思想并將其轉化為有用產品、服務的過程。此后,曼斯菲爾德、卡曼、施瓦茨、戴維、列文等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技術創新理論。戴維斯和諾斯于在其出版的《制度變革和美國經濟增長》一書中,研究了制度變革的原因和過程,提出了制度創新模型,從而補充和發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創新學說。

由于創新過程的高度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人們對創新管理的內涵并沒有達成共識,對其過程與規律的認識也一直存有爭議。彭燦按對創新的可控程度差異,將創新管理研究劃分為“計劃”和“非計劃”兩個學派。前者代表人物是多西和帕維特,他們認為企業創新戰略的制定過程應是一個規范化、條理化的計劃過程,不能只停留在經驗和概念層面上;開發新產品的技術和手段也不是隨機的?;谠摾砟?,計劃學派引進了許多數學、決策科學的方法,提出了諸多復雜的戰略計劃模型?!胺怯媱潯睂W派的代表人物是奎因、羅賓森和斯特恩等。該學派認為創新過程是一個異常復雜、充滿“混亂”的非線性過程,大多數創新并不是計劃的產物,而是某個(些)意外結出的“果實”;創新一般是從一系列相對混亂的事件中開始顯現,其產生也往往是間歇、無序的,伴有許多隨機互動和意外,其結果通常無法預測。

隨著創新活動從線性走向非線性、從封閉走向開放,創新管理表現出系統性、綜合性與開放式特征。一些學者們從不同視角分析與總結了比較經典的創新管理模式。例如,從創新過程角度,羅思韋爾將創新管理模式總結為技術推動、市場拉動、鏈環、一體化、系統集成與網絡創新等五大模式;從創新要素視角,許慶瑞提出了全面創新管理理論;從創新邊界維度,切薩布魯夫提出開放式創新。

3 管理問題

現代科技企業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多種問題,隱藏自身問題并不利于其自我發展,勇于面對管理缺陷才能找出正確的發展道路,因此下文對幾個中小型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逐個解析:

3.1 領導層存在的問題

科技企業的領導層肩負著指明企業前進的大方向的重要責任,而市場的復雜性以及其他的限制性因素給現代企業的領導者設置了極高的要求,如果想要成為成功的企業領導者,不僅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同時還要具有管理學以及財經學科等與管理工作相關的知識,很多企業經營問題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加以解決,但是很多科技企業的領導者并沒有應有的學歷基礎,其學歷水平也會成為限制其工作的關鍵因素。很大一部分中小規模的新興科技企業的領導者也是技術性人才,其管理缺陷極為明顯,雖然這部分領導者非??释麕ьI企業前進到更高的位置上,但是在企業配置員工數量以及規模等內部影響因素的阻礙之下,其工作時間非常緊迫,需要處理的事務繁雜,很難有進修學習的機會,領導者只有洞悉市場變動,才能規避企業發展奉獻,而領導者對市場行情的忽視導致市場信息利用價值被消減。

3.2 發展資金方面的問題

資金是企業管理的物質資源之一,但是融資問題導致發展資金短缺,有限的發展資金被用于企業科研水平提升,而管理機制創新活動也會因資金短缺而不得中止,企業發展資金缺失還會導致企業難以抵御市場風險,一旦有嚴重的經營問題出現,科技企業無法有效自我調整,就會面臨發展之路被提前結束的困境。因此調整資金應用結構對于規模偏小的企業是非常關鍵,不僅僅要改變資金應用結構,其他物質資源應用結構也要隨管理創新情況改變。

3.3 組織功能方面的問題

管理創新工作并不僅僅只包括管理方法創新這一方面工作,員工分配、制度改進、應用資源等也是創新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可見管理創新工作并不是專屬于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其他部分也必須要積極配合。規模問題導致科技企業存在明顯的分工不合理情況,很多部門的職責都沒有明確給出,各個部門難以統一路徑,完成協同發展的任務,科技企業在制定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方案時,要將實現協同發展確定為重點發展目標。

3.4 其他管理問題

上文從組織功能、物質資金以及領導者等幾個方面列舉了中小規模的科技企業的各類管理問題,阻礙科技企業積極創新的根本問題在于創新意識的缺失,如果領導者以及員工能夠以創新的態度來面對管理事務與企業發展,就能夠對經營現狀持有更為深刻地認識,積極轉移工作重點,然而意識缺失的確給科技型企業帶去實質性的影響,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沒有對自身問題持有正確的見解,在管理機制時也存在片面化的錯誤,管理改進工作無法多層次開展。

4 新型管理體制構建方法分析

應用新型循環改進理念對中小型的科技類型的企業的管理體系進行改進時,可以以實際情況為準選用以下方法:

4.1 優化反饋機制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系統要素組合模型,結合其創新管理實踐活動特征,針對前述創新管理要素及其關系集,設計績效測度指標體系;建立科學的權重配置策略與績效測度算法,實現對創新管理過程中的績效量化求值;在此基礎上,比較測度績效與預期績效,針對其間量差展開成因分析,進而對其創新管理過程進行反饋,從而為前述模型結構持續優化與創新績效有序改善奠定基礎。

針對創新管理諸要素對創新績效的正向作用與反饋機制,結合創新管理具體特征,因應市場環境變化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基于企業內部的資源與能力結構,分析其間的內在聯系與影響機理,設計創新管理績效反饋→調節→實踐→修正→完善與提高的單循環模型。在此基礎上,界定、理順和優化各創新循環、周期及其間關系,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循環改進機制,建立該類企業的創新管理自組織系統,確保其持續創新活力,重塑知識經濟背景下的新型核心競爭力。

4.2 完善管理模型

創新管理過程包含多種活動,如技術創新管理、渠道創新管理、文化創新管理、組織創新管理、流程創新管理、制度創新管理等。為使創新管理各活動所需要素得以優化配置,以要素問有機組合與協同創新為手段,不斷摸索、改進創新管理指導范式,提高企業持續競爭力。對此,可采取組合預測法,基于最優加權模型實現。其權重配置可通過主客融合的綜合賦權策略實現,以此確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要素組合模型的優化配置,為進一步提高創新管理效益打下基礎。

4.3 改進績效評測系統

對于創新管理績效測度指標,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測算相結合的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主體創新能力進行定量測度,判斷能力現狀與提升空間。對于融資渠道創新管理績效測度,可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實現,并通過主客觀賦權法相融合的組合賦權法實現指標間科學的權重分配。對于創新管理績效測度,可采用德爾菲法(Delphi)、關鍵績效指標法(KPI)、目標管理測度法(MBO)、關鍵成功因素法(CSF)以及360°評價法等定性方法完成。對于文化創新管理績效測度,可采用格柵法和模糊Borda數分析法確定相關指標權重。

建立創新管理循環改進機制,有利于持續改善創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高創新管理的效率與有效性。有效測度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績效,多角度分析其創新管理循環改進機制的有效性,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策略與措施。

5 結束語

可靠的管理機制能夠保障企業的內部管控的工作水平,內部控制工作可以幫助企業塑造更好的運營形象,進而切實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萍计髽I主要依靠研發新型技術來維持日常經營活動,管理工作仍舊是其重要保障,本文以循環改進機制為研究核心,對其給科技型企業提供的管理改進思路進行了展示,中小規模的科技企業的典型管理問題也一一解析,管理工作對于大部分現代型企業來說都是靈活性工作,管理者可以根據科技企業的實際研發與運營情況來進一步細化管理機制,清除科技發展之路上的各種障礙,長期維持健康的發展狀態。

參考文獻

[1]許超,王曉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動力機制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4),10-12.

[2]王凱.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多元化風險補償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17(16),20-21.

[3]陳偉.基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視角的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治理機制分析[J].商業時代,2017(11),98-99.

[4]戴遐海,劉建華.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分析與促進思路[J].市場周刊,2017(5),10-11.

[5]張凌云.經濟新常態下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

作者簡介:周祎陽,身份證號:22088219910906202X。

猜你喜歡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管理
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科技型中小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驅動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業虛擬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BIM技術在配套服務用房項目的深化設計及應用研究
試論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管理
歐美航空業節能減排創新管理研究
企業創新管理的思考
制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瓶頸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