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層遞式語文教學

2018-08-25 19:52趙婉彤
課外語文·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勸學

【摘要】層遞式教學不是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將知識淺入深出地教給學生,層層遞進地講授,照顧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關鍵詞】語文教學方式;勸學;層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位語文老師,更注重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語文“工具性”的培養上應喚醒學生潛藏在內心的表達欲望和言說本能,語文的“人文性”應培養學生對“美”的體驗和欣賞?,F在的教學總是以考試為講授重點或按教材照本宣科,沒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表達技巧和溝通能力。我認為老師應該做的是像《毛詩序》中“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一樣層層遞進,一點一滴地熏陶、滲透給學生。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單元《勸學》為例,自認為這樣的教學才會對學生更好。

一、知人論世,以意逆志

第一層面主要讓學生了解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引起學生的興趣?!秳駥W》的作者是荀子?;厮蒈髯由?,生于趙國,開始游學于齊國,到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任“祭酒”,韓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漢初政治家、科學家張蒼也為其門下高足。荀子自成儒家一派,吸收諸子百家理論主張,對先秦哲學進行總結歸納,和其弟子作《荀子》一書。首創禮法相結合,隆禮重法,主張“化性起偽”的性惡論。在荀子看來,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是“惡”的,后天“禮”的教化和熏陶能使民眾堅定禮的持守,能在物質的增長和欲望的增長之間保持平衡,顧及現實的利欲追求的必要性而又堅持道德理想?!爸铺烀弥钡乃枷霃娬{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生而平等,不受天命的控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主要在于后天教化和人的主觀認識。在教學中把荀子這種主要思想講解給學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從而自立自強,讓學生在心理上摒棄宿命論?!秳駥W》是歷久彌新的經典篇目。然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經典不勝枚舉,被人教版教材收錄的文章卻寥寥,《勸學》能殺出重圍是依靠著對現階段學生有著教育啟發意義,基本上是每段詮釋一個問題,能引導學生熱愛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樹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從寫作手法上看能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表達有創意。在表達方面語言生動,突出要點,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在《荀子·勸學》中,開篇為“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口中的君子又是怎樣的人呢?想要做君子的首要條件就是“學不可以已”,學習是不可停止的,要進行終身學習,不僅只是學習知識,也要學習生活技能。書中第二段開始為作者這一論點提供現實的依據,用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五個事物的變化來論證終身學習的好處,勸導民眾要堅持學習,勇于進取?!熬硬W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敝挥邢韧ㄟ^不懈的學習加反思己過,才能達到“無過”的境界,這樣的論證充分說明了君子也不是生來就優于常人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學習思考,不斷的自省,才能有所成就,更加說明了終身學習的意義和必要性?!拔釃L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边B續的七個例證充分證實了哪怕是荀子這樣的大家也是要學習先人的經驗智慧,畢竟“吾生而有涯,學而無涯”,學習先人的經驗智慧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側面說明了君子也是普通人,并不是生來優異的。荀子立論的意圖并不在于從根本上廢棄這種差別,反而要從后天努力的角度凸顯這種差別。君子只是善于學習先人的智慧并堅持學習,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進一步闡釋了學習的作用和重要性。文章最后一段從自然事物的角度著手,用大量排比使得文章朗朗上口,突出中心,強調積累的作用,側面論證了荀子“所積而致的成圣之道”的觀點,同時用辯證的思維詮釋了“用心”與“不用心”的區別,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易懂,起到教化民眾的作用。

二、淺入深出,觸類旁通

第二方面要多角度地認識文本,不可“就事論事,就課論課”?!秳駥W》一課主要是學習荀子的思想精神、主張理論,是人文性的學習。同時工具性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光是要學習知識,還要學習技能。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文章像荀子一樣把心中所思所想條理清楚,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樸實渾厚、句式整齊地表達出來呢?學生現階段并沒有荀子這種大家的功底,但是可以學習荀子的寫作技巧,議論文和說理文一樣都是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首先,要用清晰簡潔的語言充分說明自己的觀點,做到觀點明確,這是議論文寫作成功的第一步。其次,議論文最怕的就是文章空洞,無論你的論點多么新穎、有創意,沒有充分、有理的論據支持,那就是空中花園。想要在文章中有理可講、有例可循,就要像荀子一樣多角度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從平凡的生活小事著手,這樣的例子更具生命力,讓讀者感同身受,使論證讓人信服。最后,要巧借修辭,像文中最后一段運用大量排比,強調了作者的情感表達,深化了文章主旨。學生在寫作議論文的過程中要注意修辭的使用過猶不及,合理使用才能讓文章更具生命力,使文章活起來;過量追求辭藻的羅列,只會讓文章空洞繁復,不具有寫作初衷和欣賞價值。

三、聯系實際,啟發誘導

第三點要聯系現今社會講述經典對現今的好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F代教育主要是受西學和國學影響,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正統思想,荀子是繼孔孟后儒家的代表人物。在這里就《勸學》而言,主要論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的影響——教育個性化、教育終身化?,F代社會有了互聯網的誕生,世界真正地成為一個地球村,各類資訊和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社會日新月異。在飛速發展的今天,“終身學習”這一概念被重新廣泛談及,“學習”不光是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做習題,“終身學習”也不僅僅是指無論多大都靜靜地坐在一個角落中,讀一本厚厚的書,或者是入職后學習一門新知識,再者是退休后的老年大學。曹雪芹借《紅樓夢》發表了一個觀點——“世事洞明皆學問”,在以后的生活中老師希望大家可以把發生過的事情,再在心里多想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更好地處理它,做到“日參省乎己”。多留心生活的點滴,看看他人的做事方法,學習他人的經驗、優點。

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發散式思維,聯系本單元其他課文一起講授,講出文章個性和共性,達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本單元的另一篇課文——《師說》在某種程度上和本文有著相似的中心,即都為勸導民眾學習,只是以不同的方法角度去闡述、論證。請同學們課后預習一下,我們下節課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兩篇課文的異同。這樣的結束語可以為本單元的下一篇課文——《師說》埋下伏筆,進一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下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從廣義上看,語文的本質是無限的,像語言學、文藝學、訓詁學、詮釋學等都可以看作語文的一個方面。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語文更是要承擔著尋找言說方式、探索生命意義、追問存在理由、凸顯個體尊嚴、塑造民族性格的重任,承擔著為每一個人尋找安身立命之所的責任,但如今的語文學習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責任?,F今的語文學習像是要把大家都培養成詩人、文學家,僅僅只是尋章摘句,機械背誦,碎片化閱讀,并沒有深入語文的本質,觸摸有思想的語文。所以在語文教學上更應該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進行有層次的教學,照顧到不同層級的學生。并且不只是學習文章的本身意義,更是要深刻挖掘,重點介紹經典文章帶給我們的歷久彌新的經驗智慧,在現今時代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對我們處理世事的幫助用途。

參考文獻

[1]蘇祖祥.語文不是語文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趙婉彤,女,1995年生,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

(編輯:陳岑)

猜你喜歡
勸學
《勸學》(節選)賞析
民國與當代“定篇”之探析
對高中語文《勸學》中幾個問題的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