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現狀分析

2018-08-27 08:35郭釗高平安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治理社區現狀

郭釗 高平安

摘 要:十八大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改進社會治理機制的思想,要把社會治理的重心放到城鄉社區,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及基層社會組織管理。作為我國社會基層管理主體之一的社區社會組織,在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本研究著重分析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現狀,為當下社區治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區社會組織;現狀

社區治理是一種以社區(鎮、街道)范圍內的多個政府、非政府組織機構為參與主體,依據正式的法律法規以及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社區公約規范等對本社區的公共事務進行規范管理的上下互動、多維度的過程[1]。社區社會組織是由本社區組織或居民個人以滿足居民自身利益,促進社區發展為目的,自發組建而成的以非政治性內容(居民日常生活內容)為主要活動內容,以本社區的地理范圍為主要活動場所的民間“草根”組織。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網絡的普及,社區社會組織呈現出信息網絡化、人員專業化、地位政治合法化等趨勢,在滿足基層人民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社區治理中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與缺陷。本文就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為加強社區治理,創新社會治理體系提供借鑒。

一、發展規模擴大,但種類失衡,制度不規范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及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推動,為更好的促進社會治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有調查表明截至2015年底,我國各類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達到36.1萬,覆蓋率為52.9%,比2013年增長了16個百分點[2],社區社會組織發展迅速,規模逐年增長,但組織種類顯著失衡。目前我國登記的社區社會組織主要集中在服務類、教育類,以文化藝術與體育健身為主,而缺少志愿類及公益類的組織[2],較為缺乏培育公民意識的能力。同時,雖然政府逐漸加強對社區社會治理的重視,但對社區社會組織的作用仍然不明確,支持的力度缺乏,導致部分社區社會組織無法承接正式的政府公共服務的資格,制度規章不健全,基層民主建設不完善,居民政治參與意識與公民意識不強。

二、參與領域廣泛,但專業人才缺乏,行為主體責任意識不強

為更好的滿足本社區居民的需求,提供更高質量更全面的社區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參與領域從原來的文化事業及體育健身領域方面的服務逐漸向志愿服務、養老服務、抗震減災、社區治安等方向發展。但由于社區社會組織的主要參與人群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群大都學歷水平及精力有限,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欠佳,管理能力及服務能力有所局限,而多元化的參與領域分工精細,要求專業性強的服務人才。因此,人才的供給與社區服務的需求存在明顯的矛盾,無法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居民的服務需求,給居民提供較為專業的指導,導致社區社會組織的部分行為缺乏公信力,難以或得社區居民信任。同時,由于社區社會組織的參與的主體有多個,各個主體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整合的意識,導致權責不明,雖有本社區基層政府提供指導,但由于社區社會組織依賴性強,缺乏組織獨立意識,政府有時也會出現過度干預,導致兩者變成從屬關系,而致社區社會組織的責任意識不強。

三、補充社會公共服務,但職、權、物分散

隨著近年來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包攬一切已成為社會治理的過去時,逐漸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機制。而社區社會組織作為社區治理的主體之一,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務,與政府一起為社區成員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務,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做出極大貢獻。但其基礎建立在本社區居民的能力之上,而缺少企業、慈善基金會等組織的資源支持,同時王萌[3]的研究顯示,我國一部分社區社會組織沒有進行合法登記,因而也無法與當地政府進行公共服務的購買。而已進行登記的社區社會組織為爭取項目,獲得更好的發展,將自身與本社區居民委員會及政府的關系扭曲成從屬關系,上下級關系。

四、社會治理意識增強,但居民公共參與意識淡薄

政府職能的逐漸轉變及相關政策的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管理的意識在不斷增強,主動通過參與社區公共事物的管理、參與社區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提供部分公共服務、化解社居民矛盾等方面參與社區治理。但由于受傳統的親緣社區觀念的影響及信息網絡的支持,我國目前的社區是一種商業化的社區,社區居民之間較為陌生,大家難以對社區產生歸屬感,社區凝聚力欠佳。而有調查顯示,我國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較低,社會地位較高及各個專業的精英人才對社區治理較為漠視,居民的公共參與意識相比西方國家仍然較為淡薄。

社會治理時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而社區治理則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切實面對當前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現狀,加強社會治理的基礎制度建設,針對性的解決當前的困境,重視市民公約、鄉規民約等社會規范的積極作用,在發揮好政府治理的基礎上,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吳素雄,陳字,吳艷等.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治理邏輯與結構[J].中國行政管理,2015,(2):49-53.

[2]王萌.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研究——以濟南市Y社區為例[D].濟南大學,2016.

作者簡介:郭釗(1985—),男,湖南湘潭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組織理論,政府管理理論。

通訊作者:高平安(1985—),男,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高平安)

猜你喜歡
治理社區現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影像社區
2015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