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

2018-08-27 08:35陳子韜蔣晨夏菲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應對策略大學生

陳子韜  蔣晨 夏菲

摘 要:本文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畢業生就業現狀”、“在校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畢業生與在校生職業生涯規劃相似性”以及“學校就業指導及職業輔導現狀”四方面的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現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提出問題和分析,從大學生自身和學校角度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對策略

大學生是重要的人力資源,其就業關系到個人前途和全社會發展穩定的大事,大學生就業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力資源的競爭,關注中國大學生的開發和管理是中國現代化無法回避的課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作為解決就業難問題的重要措施也因此逐漸受到重視。本文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為調查對象,針對該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提出符合實際的建議。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和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有無、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從狹義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看,此階段主要是職業的準備期,主要目的是為未來的就業和事業發展作好準備。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為例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得到啟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面向大一新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必修課,計1個學分。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89.36%的畢業生對學校的該門課程有印象,超過80%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對該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滿意??梢钥闯鲈撔5穆殬I生涯規劃教育已初顯成果,大部分的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所收獲。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較少,對就業環境了解不足

在校生中有74.53%的人清楚自己將來的學習工作目標,并且69.92%的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就業,但僅有56.23%的學生有過工作或實習的經驗。畢業生中只有7.45%的學生在就業前對市場情況非常了解。在開放性問題中,大多學生希望學校能夠給自己提供實習的機會,以便早些接觸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從這里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雖然想在畢業后直接就業,但是過多依賴學校的幫助,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去參與社會實踐,了解就業環境。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實施時間短,師資不足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指導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長期引導,在這期間學生有可能會不斷對自己的規劃做出修改。有56.57%的畢業生表示從事著與規劃結果不一樣的工作。該校職業規劃指導課程只在大一進行,進入高年級后,暫且開設類似課程。此外,學生主要通過網課學習或是相關的職業指導講座獲取知識,缺乏相關的約束力和個性化的指導,導致了部分學生沒有將規劃落實到行動上。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不夠完善,形式有待豐富

在兩份問卷中,5.85%的畢業生表示受到過校就業機構的一對一輔導,而這項在在校生中提高到14.08%。說明該校在不斷拓展教育的途徑,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指導,滿足學生不同的規劃需求。但目前主流的途徑還是課程和學校開設的講座。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對策略

(一)從大學生自身角度分析

1.強化職業規劃意識,增強環境分析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教育,它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個人進行分析。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在對專業職業生涯規劃師資的采訪中,建議學生必須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積極參加相關課程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同時,應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廣泛收集相關信息,加強對當前所學專業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制定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

2.深入了解自我,明確職業目標

要提高自我認知水平,需要對自我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與定位,從而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準確地為自己定位。實際調查中只有22.69%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能力和性格非常了解,可見大部分學生在面臨就業的疑惑是來源于對自身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梢越柚鶰BTI性格測試等工具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長與需求。性格是職業選擇的前提,興趣是工作的動力,特長是分析自己的能力與潛力,需求指主要分析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同時,還應當聽取他人的建議,以此來更準確的認識自己,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清楚其自身能做什么工作、什么工作適合自己。

3.參加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認知

大學生一方面需要抓住機會積極參與學校的社團組織活動,64.04%的學生認為參與暑期實踐活動能夠鍛煉膽量,磨練意志,培養團隊精神,為未來應聘工作增加籌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努力參與社會工作實踐,注意多與專業掛鉤和能力鍛煉為主。調查中,某星級酒店的HR建議“學生應當走出教室,企業和學生雙方有一個交流和接觸,讓他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在沒有走出校園之前就已經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工作是什么樣的,能讓他們少走很多的彎路。有了這個基礎認知,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發展?!?/p>

(二)從學校角度分析

1.構建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模式

就業指導工作應貫穿學生教育的全過程,而不是學生臨近畢業或擇業時開展的臨時性工作。要構建一個完善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需要與學生本身的需要、愿景相結合[1]。一般來講,一年級為試探期。學生在經歷緊張的高考后,面對新的環境和生活、學習方式,必然會感到迷茫徘徊。大一的職業規劃,便是引導他們樹立自己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大二是定向期,學生要正確認識自己,此時的職業規劃應引導學生努力提高自身軟硬件水平。大三為沖刺期,在掌握了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去熟練使用技能。大四為分化期,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和指導,學生利用實習發現和彌補自己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

2.打造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

不管是授課、指導學生實踐,引導學生實習,或是進行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都離不開職業化的師資隊伍。職業咨詢師能夠在學生的職業發展道路上起到導航燈的作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興趣、愿望、性格等方面,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對未來職業發展的信心。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從2016年9月起與蘇州北極星青年公益成長中心合作開展“加油畢業生—大學生就業增能計劃”和“知行派—大學生社工助力(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成長及公益實踐計劃”兩個項目。通過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老師授課、小組討論、模擬面試、參觀企業等活動來幫助不同階段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更清晰的認識和規劃。

3.開展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2]

在課程和實踐之外,學生仍然會產生種種困惑。常見的有新生如何面對入學后的種種茫然,面對考研、考公務員、出國或找工作時的選擇困難,實習前的焦慮和擔心,對專業沒有興趣卻不得不讀的煩惱。對于這樣普遍存在的現象可以通過團體輔導的形式進行補充。

職業生涯教育在開展了普及教育、測評、課程之后,學生仍然存在困惑,這種困惑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業規劃和生活狀態,這就需要職業咨詢師提供更為針對性的個體輔導。在個體咨詢中,咨詢師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找到造成現實學習、專業或職業問題的原因。

4.多渠道拓展社會實踐平臺

學校應積極與用人單位、政府部門之間開展合作,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合作范圍盡量廣泛,使得不同專業學生能到對口專業單位實習,真正達到考核自己技能水平的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就業壓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融入社會。學校還可以用參觀訪問、模擬面試等方式磨煉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我。

參考文獻:

[1]徐東,張棉好.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綜述[J].職教通訊,2014(19).

[2]曲政文,董立峰,趙梓潼,張連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及其對策[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7(17).

作者簡介:陳子韜(1995—),男,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認知與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性研究——以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為例》研究論文,項目編號:201613984004X。

猜你喜歡
職業生涯規劃應對策略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析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