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造影在肝泡型包蟲病中診斷及測量的價值分析

2018-09-04 12:44楊建華馬淑梅樊海寧晁麗李曉君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包蟲病原發性造影

楊建華,馬淑梅,樊海寧,晁麗,李曉君

(1.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超聲科;2.青海省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青海大學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青海 西寧 810001)

肝包蟲病是一種地區性寄生蟲病,又稱肝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在畜牧業較為發達的地區[1],其主要致病蟲為包蟲,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人或動物在食用被蟲卵污染后的食物后,蟲卵在消化作用下脫殼突破腸黏膜進入門靜脈系統。隨著門靜脈血流進入肝臟并定居,包蟲囊在肝臟生長可引起壓迫癥狀、繼發性感染和破裂擴散等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2-3]。該病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當出現肝區不適或上腹部疼痛等后腫塊常常生長較大且呈浸潤性生長,增加了治療難度。完整的手術切除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在肝泡型包蟲病在形成囊性包塊時,手術操作容易引起囊性包塊的破裂,術中破裂和不能完全切除是該病術后復發和種植轉移的重要原因,因此對于該病的早期診斷、術前鑒別診斷和腫塊邊緣的評估是肝泡型包蟲病治療前重要的內容[4]。超聲檢查是發現和評估肝臟占位性病變主要手段之一,且具有經濟、可重復性強及無輻射等優點,患者更易接受。但肝泡型包蟲病的常規超聲影像圖像和原發性肝癌較為類似,且鑒別困難,易造成誤診,延誤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5-6]。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造影逐漸應用于各器官的超聲檢查,在提高疾病的診斷和鑒別中起到重要作用[7]。為探究超聲造影檢查在肝泡型包蟲病的早期診斷和與其他肝臟占位性病變的鑒別,以期為肝泡型包蟲病的準確超聲診斷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疑為肝包蟲病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入院常規給予常規超聲檢查和超聲造影檢查。納入標準:常規超聲檢測發現肝臟病灶;在本院行手術治療,且術后病理可明確診斷。排除標準:肝臟占位合并肝破裂;臨床資料不全者。所有患者或家屬治療前均被告知相關情況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患者術后病理結果為診斷金標準,分析肝臟常規超聲和超聲造影檢查對肝肝包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效能。本次研究共納入患者84例,其中肝泡型包蟲病29例,原發性肝癌22例,轉移性肝癌6例,肝硬化增生結節5例,肝膿腫7例,肝血管瘤15例。

1.2 儀器與方法

超聲儀器選用西門子S2000,探頭頻率為2.5~5.0 MHz。囑患者左側臥位對患者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尋找病灶位置后采用彩色多普勒顯示病灶內部和周圍結構情況,記錄病灶大小。切換造影模式,使得造影模式和常規二維模式分開顯示。對患者行肘靜脈穿刺,靜脈注射超聲造影劑維諾2.4 mL,并靜脈快速注射生理鹽水5 mL,開始錄像,連續觀察病灶6 min,并描繪病灶形狀及大小等。探查結束后視頻存盤脫機分析。采用超聲診斷儀內部Contrast分析軟件進行分析采集數據。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種檢查手段測量的各疾病病灶估測體積;對比兩種檢查手段肝占位性病變患者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手段測量的各疾病病灶估測體積的比較

常規超聲在肝泡型包蟲病和原發性肝癌病灶體積估測低于超聲造影,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手段在轉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結節、肝膿腫和肝血管瘤病灶估測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患病種類常規超聲檢查超聲造影檢查t值P值肝泡型包蟲病91.7±24.6106.1±25.82.1750.034原發性肝癌73.8±20.489.8±19.22.6790.011轉移性肝癌66.5±14.772.6±13.90.7390.477肝硬化增生結節43.6±10.352.7±11.61.3120.226肝膿腫87.7±16.988.4±17.10.0770.940肝血管瘤53.8±13.454.4±13.50.1220.904

2.2 兩種檢查手段對各疾病病灶檢出情況的比較

超聲造影在肝泡型包蟲病的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結節、肝膿腫和肝血管瘤病灶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手段對各疾病病灶診斷情況的比較(%)

3 討論

肝泡型包蟲病為細粒棘球蚴和泡狀棘球蚴的幼蟲在肝臟定植生長形成的良性疾病,早期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隨著疾病的發展可逐漸侵蝕周圍血管和膽道系統。由于其可呈浸潤性生長,生物學行為和肝癌等惡性腫瘤相似,因此,準確診斷對于該病的治療和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8-9]。由于肝泡型包蟲病易通過種植方式轉移,與肝癌不同,為明確病理檢查進行細針穿刺后可通過針道播種擴散,導致腹腔內轉移。因此該病不能進行穿刺等檢測明確診斷,增加了診斷難度,臨床中常通過病史及影像學檢查輔助診斷。由于肝泡型包蟲病的超聲檢查無明顯特征性表現,且其形態不規則,表面不平整,內部回升不均一,且其生物學特征與肝癌類似,使得該病與原發性肝癌、局灶增生性結節等實性或囊實性病變鑒別較為困難[1]。超聲造影檢查可通過靜脈引入造影劑,連續觀察造影劑充填整個病灶的動態過程可直觀了解病灶的血供來源、血流速度及方位,且能結合普通二維超聲檢查了解病變內回聲,全面了解病灶的性質、邊界和與周邊正常結構的關系,為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病灶的精準測量提供了較好的依據[10-12]。為探究超聲造影檢查在肝泡型包蟲病的早期診斷和與其他肝臟占位性病變的區別,本文設計此研究,以期為肝泡型包蟲病的準確超聲診斷提供參考。

本組研究數據提示,常規超聲在肝泡型包蟲病和原發性肝癌病灶體積估測低于超聲造影,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轉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結節、肝膿腫和肝血管瘤病灶估測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肝泡型包蟲病和原發性肝癌病灶均具有浸潤性生長特性,其邊緣與正常組織密度回聲相似,在引入造影劑后,其富血供的邊緣病灶組織造影劑含量高于正常組織,真實地顯示出原發性肝癌的邊緣。而肝泡型包蟲病超聲造影圖像則呈現負顯影,提示超聲造影對于肝泡型包蟲病和原發性肝癌病灶的形態學的顯示和評估優于常規超聲。本組數據表明,超聲造影在肝泡型包蟲病的檢出率高于常規超聲,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肝硬化增生結節、肝膿腫和肝血管瘤病灶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由于通過造影劑的引入,肝泡型包蟲病的的影像學特點較為突出,在動脈期、門脈期及延遲期等時相中均無造影劑灌注,不僅能較好的區別占位性病變的良惡性,在良性病變的鑒別也具有顯著的特征。

綜上所述,超聲造影檢查能提高肝泡型包蟲病診斷率,且在測量病灶形態學信息具有良好的作用。

猜你喜歡
包蟲病原發性造影
超聲造影在周圍型肺腫塊穿刺活檢中作用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發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羊腦包蟲病的診治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勇做包蟲病防治工作的
藏區包蟲病防治缺長效機制
超聲造影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
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1例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