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固定電泳在骨髓瘤腎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2018-09-04 12:33楊敏鄭緒香劉明全錢晗周曉萍許穎
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骨髓瘤電泳定量

楊敏,鄭緒香,劉明全,錢晗,周曉萍,許穎

(1.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2.成都醫學院醫學檢驗系2012級,四川 成都 610500)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生,并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導致相應的器官和組織損傷。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1],主要臨床表現為貧血、腎功能不全、骨痛、感染和高鈣血癥等。而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是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和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初診時有50%~60%的患者存在腎損害,骨髓瘤腎病占本病腫瘤發病的1%~2%,血液系統腫瘤的10%[2],且誤診率高。因此如果能盡早發現和確診骨髓瘤腎病,將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該研究對62例已確診為骨髓瘤腎病患者分別采用免疫固定電泳技術對骨髓瘤分型,免疫比濁法定量檢測免疫球蛋白、雙縮脲方法檢測血清總蛋白,探討3種檢測在骨髓瘤腎病診斷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62例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骨髓瘤腎病住院患者,對其臨床資料與檢測標本進行回顧性分析。62例骨髓瘤腎病患者均符合國內骨髓瘤腎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齡42~87歲,平均(69.69±10.71)歲。分別進行免疫固定電泳、免疫球蛋白和輕鏈定量、血清總蛋白檢測。同時,選取30名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7.91±9.42)歲。

1.2 診斷標準

多發性骨髓瘤診斷標準符合張之南[3]主編的第三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的診斷標準。主要診斷標準:組織學活檢提示漿細胞瘤,骨髓漿細胞增多>30%,過量M蛋白存在;次要診斷標準:骨髓漿細胞瘤增多10%~30%,M蛋白存在,但未達到主要標準的規定,溶骨性病變,血清中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骨髓瘤腎病診斷至少符合1個主要標準,或3個次要標準。此外加上持續蛋白尿、管型尿或腎功能衰竭,除外其他原因導致的腎損傷[4]。

1.3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1)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了解此次研究用途和目的,并同意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2)符合國內骨髓瘤腎病診斷標準,在本院就診,確診的住院患者;(3)尚未經藥物治療。

1.3.2 排除標準 (1)診斷不明確的患者;(2)已經用藥物治療且有明顯好轉的患者。

1.4 儀器

免疫球蛋白及輕鏈定量測定使用美國Beckman Coulter Immage 800特種蛋白分析儀及該公司生產的校準液、質控品和抗體試劑。免疫固定電泳用美國Helena公司spife 3000全自動瓊脂糖凝膠電泳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測定。血清總蛋白用日立式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1.5 方法

取早晨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避免溶血和脂血。

1.5.1 免疫固定電泳 其檢測運用了瓊脂糖凝膠電泳法和免疫固定技術。首先將患者血清按照1∶3(50 μL血清+150 μL生理鹽水)和1∶5(50 μL血清+200 μL生理鹽水)的比例進行稀釋;吸入17 μL 1∶3的樣本于SP位置,其于5個位置加17 μL 1∶5的樣本;樣品梳放好,加入界面液,放好電泳片,避免產生氣泡,吸去多于的緩沖液;按程序開始電泳;然后加入抗血清50 μL,按照說明書繼續;最后染色,大約30 min后結束,拿出電泳片進行掃描。

1.5.2 血清總蛋白 總蛋白的測定采用雙縮脲法測定,其操作按照日立式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說明書進行。

1.5.3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的檢測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用美國Beckman Coulter Immage 800特種蛋白分析儀及其該公司生產的校準液、質控品和抗體試劑按照其操作說明書進行。

1.6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骨髓瘤腎病患者骨髓細胞形態學

正常人骨髓中漿細胞僅占(0.64±0.69)%[5]。而骨髓瘤腎病患者骨髓中漿細胞異常增生,原漿和幼漿所占比例增加,且出現雙核的原始漿細胞,圖中可見紅細胞成緡錢狀排列,其形態學見圖1。

2.2 骨髓瘤腎病血清免疫固定電泳圖結果的判斷

免疫固定電泳中,由于其采用了瓊脂糖凝膠和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方法,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是一條致密、濃染、狹窄、界限分明的沉淀帶,并且該條帶與SP位置上M條帶處于同1個位置,界限清楚,正常人及常見的骨髓瘤電泳圖譜類型見圖2。

2.3 免疫固定電泳結果及分型

在30名健康對照組中,血清免疫固定電泳結果均為陰性。在62例患者中,血清免疫固定電泳結果均為陽性,陽性檢出率為100%。各種類型的電泳結果均呈現明顯濃集的條帶,免疫固定電泳分型結果見表1。在62例骨髓瘤腎病患者血清中,16例(25.81%)為IGGκ,12例(19.35%)為IGGλ,2例(3.23%)為IGMκ,4例(6.45%)為IGMλ,11例(17.74%)為IGAκ,6例(9.68%)為IGAλ,5例(8.06%)為κ,6例(9.68%)為λ。由此可見,骨髓瘤腎病中以IGG型為主,占45.16%。

表1 62例患者血清免疫固定電泳結果[n(%)]

2.4 免疫球蛋白及輕鏈定量檢測結果

在62例患者血清標本中,有51例患者球蛋白及其輕鏈顯著增高,陽性檢出率為82.25%。檢測出各個類型結果見表2,其中IGG型有24例,IGA型9例,IGM型5例,輕鏈κ型4例,λ型3例。62例各類型骨髓瘤腎病及30例對照組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結果見表3,患者組中各類型骨髓瘤腎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組中的含量。

表2 62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分型結果(n)

表3 62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結果

*P<0.05,與健康組比較。

2.5 血清總蛋白檢測結果

在62例骨髓瘤腎病患者中,有40例血清總蛋白顯著升高,血清總蛋白陽性檢出率為64.52%。

2.6 3種檢測方法的比較

經過對62例患者血清標本的結果分析,比較其陽性檢出率,3種方法對骨髓瘤腎病的檢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75,P<0.01),結果見表4。

表4 3種檢測方法對骨髓瘤腎病患者血清中M蛋白的檢出率[n(%)]

組別例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電泳血清總蛋白IGG骨髓瘤2838.71(24/62)45.16(28/62)IGA骨髓瘤1724.19(15/62)27.42(17/62)IGM骨髓瘤68.06(5/62)9.68(6/62)輕鏈病1111.29(7/62)17.74(11/62)合計6282.25(51/62)100(62/62) 64.52(40/62)

3 討論

骨髓瘤腎病是MM最常見且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臨床表現可分為腎臟表現和腎外表現。腎臟表現以蛋白尿型、腎病綜合征型等,腎外表現有貧血,出血傾向,如曾報道有1例患者因皮膚表現為紫癜、淤點就診[6],此外還有病理性骨折和漿細胞骨髓外浸潤導致的肝、脾淋巴結腫大[7],并且骨髓瘤腎病起病較隱匿。因此早期就診和誤診率較高,據有關文獻分析其誤診率高達65.17%[8]。多發性骨髓瘤自然病程6~12個月,有效化療后中位生存期3~4年,MM患者腎損害<3個月腎功能逆轉可達50%~70%,而MM患者腎損害>3個月腎功能可逆轉僅為10%[9]。因此如果能在骨髓瘤腎病早期做出診斷,將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恢復。目前用于骨髓瘤腎病診斷的檢查方法有骨髓涂片檢查,尿本周蛋白、血沉的測定以及血清蛋白電泳。該病導致的是局灶性病變,因此骨髓涂片檢查時骨髓瘤細胞形態復雜,難于辨認,且很難1次骨穿就查出骨髓瘤細胞。而尿本周蛋白和血沉檢測前者陽性率太低,后者特異性較低,可用于篩選實驗,且相關報道指出,在尿液中檢測λ和κ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比檢測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低[10]。血清蛋白電泳可對血清中異常蛋白進行篩選,并計算各蛋白百分含量,成為檢測球蛋白增高的首選方法[11]。但對骨髓瘤腎病的診斷中,能檢測出球蛋白增高的類型及含量,將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有著顯著的臨床意義,因此本次病例分析了62例已確診患者的免疫固定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及總蛋白的結果,比較其對62例確診患者的檢出率。

免疫固定電泳技術結合了免疫固定技術和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血清蛋白首先通過電泳進行分離,然后可溶性抗原和抗體進行結合反應,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變成不溶性沉淀物,沉淀率取決于反應物的比例、溫度、溶液鹽濃度和pH值,通過染色可觀察到免疫沉淀帶,大量研究表明[12-16],IFE技術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能快速的分離和鑒別出單克隆免疫蛋白,該技術對M蛋白的檢出率為5~10 mg/L。本次分析62例已確診患者的標本,62例免疫固定電泳均為陽性,IFE對M蛋白的檢出率為100%。在62例骨髓瘤腎病患者血清中,免疫固定電泳可檢測出其類型,16例(25.81%)為IGGκ,12例(19.35%)為IGGλ,2例(3.23%)為IGMκ,4例(6.45%)為IGMλ,11例(17.74%)為IGAκ,6例(9.68%)為IGAλ,5例(8.06%)為κ,6例(9.68%)為λ。在本組研究中表明骨髓瘤腎病中以IGG型為主,不同類型的骨髓瘤腎病造成的其他臨床表現也不同,如IGG型易引起感染,IGA型易導致高鈣血癥和高膽固醇癥,因此采用IFE技術對骨髓瘤腎病進行分型,將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臨床癥狀的控制。

與免疫球蛋白定量實驗及血清總蛋白實驗相比,定量實驗是采用抗原抗體結合的免疫散射比濁法,由于骨髓瘤腎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的損害,因此定量的結果中可見1種免疫球蛋白增高,其他免疫球蛋白低于正常人群。部分患者的定量結果仍在正常范圍以內,其結果有假陰性。本組分析的62例確診患者血清中,有51例(82.25%)定量實驗陽性,較總蛋白的檢出率較高,但臨床診斷中仍需要結合免疫固定電泳來具體分析。血清總蛋白結果中40例(64.52%)結果顯著增高。但是血清總蛋白的升高主要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和腎臟造成的蛋白丟失情況,其升高可見于嚴重嘔吐、腹瀉等血液濃縮造成的及血漿蛋白合成增加等原因,因此其特異性較差。在臨床中如果有老年患者總蛋白和球蛋白明顯增高,白球比例倒置,有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的情況應建議其做骨髓穿刺、免疫固定電泳等檢查,并懷疑骨髓瘤腎病。

免疫固定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及血清總蛋白結果相比,免疫固定電泳的陽性檢出率較高,本組分析的62例確診患者血清中,免疫固定電泳結果中62例(100%)均為陽性,有51例(82.25%)定量實驗陽性,血清總蛋白40例(64.52%)結果顯著增高??梢?,免疫固定電泳對M蛋白的檢出率高于免疫球蛋白定量和血清總蛋白,通過統計學對3種方法檢測結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IFE對骨髓瘤腎病的檢測率明顯較高。但免疫球蛋白定量技術能夠精準的檢測出血清中M蛋白的含量 ,在各類型的骨髓瘤腎病患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均出現相對應的增高,免疫球蛋白定量可用于已確診的患者的病情分析和療效觀察[17],免疫固定電泳有利于疾病的初次診斷及篩查。

綜上所述,IFE作為骨髓瘤腎病的常規檢測方法之一,其應用了抗原抗體的原理和電泳技術,具有較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因此能夠實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目的,并且對于患者的診斷、預后及病情的早期處理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猜你喜歡
骨髓瘤電泳定量
多發性骨髓瘤伴腎損傷的發病機制與治療進展
血紅蛋白電泳在地中海貧血篩查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分析
硼替佐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獻復習
顯微定量法鑒別林下山參和園參
輔助陽極在輕微型廂式車身電泳涂裝中的應用
當歸和歐當歸的定性與定量鑒別
骨髓瘤相關性腎輕鏈淀粉樣變1例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改良的Tricine-SDS-PAGE電泳檢測胸腺肽分子量
微RNA-34a在多發性骨髓瘤細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