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古人去旅行

2018-09-06 07:35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8年19期
關鍵詞:當涂滕王閣王勃

旅行,是現代人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之一。

在不提倡長時間出游的古代,出游的大多是墨客騷人或和尚、道士、俠客。他們僅靠一只筆,便寫下了一路見聞,抒發了內心的感慨。當然,個人的初衷不同,情懷與故事亦不相同。

【我輩豈是蓬蒿人】

青山行

初秋的一天,我們乘車來到馬鞍山,開始向青山進發。車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過,青青的山,綠綠的水,安靜的集市,寧靜的原野,就連秋日的陽光也暖洋洋的,飄浮著令人向往的閑適。當涂的秋天是富有詩意的,可就在這片安寧恬淡之中,卻充滿了令人心動的喧嘩。

這都是因為李白??!

這位“千古一詩人”與這塊土地有著不解之緣。據考證,李白一生七次到過當涂,并終老此地,埋骨青山??梢哉f,當涂的山山水水印滿了李白的足跡,也一次次激蕩起詩人奔放的情懷和靈感。正因為如此,今天的當涂才使我們倍感不同尋常。踏上這塊土地,就連我們的呼吸也充滿了濃郁的詩情。

漸漸地,青山出現在眼前。秋天的青山是豐盈的,也是樸素的。這是一個綠的世界,到處草木盛開,一片蔥蘢。據說,這里以前曾經長滿了楓樹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紅遍,野菊怒放,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一千多年前,偉大的詩人李白就常來這里,登高望遠,飲酒作詩,消磨他人生的最后歲月。

今天的青山墓園掩映在一片松柏蒼翠中,顯得古樸而肅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據說出自杜甫之手筆。山風輕拂著,仿佛在輕聲訴說;墓園上芳草萋萋,樹影婆娑;遠處偶有鳥鳴傳來,四周一片寧靜。置身在這樣的幽靜中,極目遠眺,李白筆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畫般緩緩展開──呵,山與水,水與天,緊緊相連,融為一體,迷迷蒙蒙的景色,帶著些許夢幻。在這夢幻中,歷史仿佛向我們走來……

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當涂的土地,只有25歲,這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紀。那時的詩人氣宇軒昂,躊躇滿志,抱著“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夢想,“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一路上,他飄飄若仙,豪情萬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繼而登廬山,下金陵,來到了當涂。那也是一個秋天啊,艷陽高照,或清風明月,詩人沿著長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畫,詩酒當歌。

天寶六年,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時期。長安三年,他屢遭讒毀,飽受打擊。離開長安后,他帶著滿身傷痕,再次來到了當涂。

此時的李白,內心充滿了太多的苦悶!他不理解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而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難更使他憂心如焚。天寶六年正是安史之亂的前夜。李白很想為國家出力,可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只能寄情于山水與詩酒,并從中得到些許慰藉,以撫慰自己痛苦的心靈。

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嚴重的政治打擊降臨了。這一年,隱居于廬山的李白不幸被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著一片救國熱忱,沒想到卻卷入了一場宮廷之爭,流放夜郎。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時期?!耙估扇f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晚年的李白再次滯留于當涂。此時的他已是貧病交加,窮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陽冰的信中,當年“散金三十萬”、一向豪放瀟灑的李白只能徒喚無奈,發出“英雄氣短”的哀嘆:“贈微所費廣,斗水澆長鯨。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睂殤?,一代大詩人李白在當涂寓所離開了人世。

雨果在巴爾扎克追悼會上曾說過,一個偉大的死會給我們帶來宗教上的震撼?!澳遣皇呛谝?,而是光明;那不是虛無,而是永恒;那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蔽蚁肜畎椎乃酪彩侨绱?。在青山憑吊時,我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詩名,他的詩登峰造極,不可逾越。所謂“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有人說,有詩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從這一點來說,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國知識分子向來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卻時運不濟,報國無門。這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大悲痛。在這大悲痛的深處,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國家對人民的偉大忠誠,是一個民族源遠流長的不朽的偉大精神。

(作者季宇,選自《散文選刊》2008年第6期)

讀后一思

1.為什么說李白與當涂有著“不解之緣”?請結合全文內容加以概括。

2.第五段在全文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3.結尾,作者為什么說“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請簡單作答。

【物是人非事事休】

流淚的滕王閣

江畔的小舟、輕搖的蘆葦、南來聚攏的風……贛江上一覽無余,視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閣的一隅,獨想王勃。

游人的思緒如牽強的秋風,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閣穿越時空的堅強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閣上,睜眼閉眼間全是王勃清瘦憂郁的神情。斜陽擁抱著欲泣的滕王閣,閣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蕩漾。帝王君子猶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寂寞的閣上,觥籌交錯的場景不復存在,詩弦管樂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閣的階梯上獨自聽江的聲音,江波的皺褶里藏著絕代的才子王勃。

閣的憂傷無聲息地讓我追隨。每一寸樓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顫動。想為流淚的滕王閣續一首詩,詩里面是傷痕累累的王勃。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所有人,生來都會屬于不同風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譴受貶,然而層層不得意卻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貶到贛江邊任小刺史,他仍意興遄飛地要為自己建一座閣“拍檀板唱歌,舉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臨放歌。那個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獨角戲”正在上演。他深望著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復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卻在紙上無羈地飄灑,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紙背的全是對生活的向往。有人說“厚積”是為了“厚發”,王勃客居劍南數年,終有了巔峰之作。滕王閣只不過是顯其巔峰昂然之姿的一種憑藉罷了。此時的長安,或許已將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凈。誰會在撫箏時,思緒在箏上游移間,想起王勃?如今,贛江畔的孤騖年年此時都要背起王勃饋贈給它們的禮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飛,托起無限秋水長天的風情。

扁舟載著一截悠悠的閣影,憂郁地前行,涌起的層層江浪間依稀可見當年王勃的風姿。這個自幼飽讀詩書、貫通九經的青年,行于線裝書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縮在蜀地的鄉居里,不再想讀書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長安已遙遙又遙遙矣。無人識君,只能在迷惘中放縱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內驚瞻?!保罹颊Z)人生有許多門,可其中一些門只對一些人是永遠敞開的;不要試圖去敲門,去敲人生遺憾的門。王勃若一心為文,歷史也許重新改寫吧??上?,王勃在劍南之地逍遙了二年,終究不甘寂寞,躊躇北上,到河南任參軍。書生之迂,終惹大禍,龍顏大怒,險丟小命。人生沉浮反復,王勃心冷了。

……

昆德拉說:生活是棵長滿可能的樹。王勃在客居劍南的日子里,也許模擬了日后的種種可能,卻沒料到人生最絕望的一種可能就立在水中候著。

王勃如斷線的紙鳶般一頭栽進江里去了,靈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魚兒身上?想他經行處會不會開出一江的花來,讓魚兒也欣喜,讓魚兒也悵惘。

斜陽已成余暉,閣上人去,鳥去,空留一片寂寥。

(作者潘碧秀,選自《晨讀美文2》)

讀后一思

1.題目“流淚的滕王閣”有何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結合全文語境,品味文中的畫線句子。

3.結合文意,說說“想為流淚的滕王閣續一首詩,詩里面是傷痕累累的王勃”一句中“傷痕累累”的具體內容。

猜你喜歡
當涂滕王閣王勃
滕王閣 我心中的歌
少年王勃
第三屆“滕王閣杯”童謠大賽獲獎名單
滕王閣,我心中的歌
經典吟誦第七期《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經典吟誦第八期《滕王閣序》(節選)
王勃:如果能重來,我選擇不坑爹
蜀中九日
當涂民歌現狀研究
當涂方言與民歌的共生關系研究
一字千金王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