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策劃師:我如何讓孩子沉迷其中

2018-09-06 16:45
新傳奇 2018年38期
關鍵詞:貼標簽玩游戲懲罰

前不久,一則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游戲成癮正式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精神疾病。在你身邊是不是有沉迷于游戲的孩子?孩子們為何會對游戲上癮?我們該怎么做?來聽一位游戲策劃師的自述:“我是如何讓你的孩子一步步沉迷的?”

孩子沉迷游戲的本質

越來越多的家長問我(游戲策劃師)孩子網癮的問題。我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資深游戲策劃師,不得不說,商業化的網絡游戲,無不是為讓玩家沉迷所設計的。

游戲有成癮問題,這不可否認,家長和游戲的對抗其實是對孩子在現實和虛擬中的爭奪,現實給的越少,虛擬里獲得的就越多。只是人們對抗的方式越來越原始和低效,自身既沒有經驗,對游戲也不了解。

為了讓玩家沉迷,我們做的功課比各位父母要深入得多,這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對抗,所以無奈是大多數父母的感受。百萬玩家的數據和調研在我們的數據平臺上隨時可查,我們的每一個改動都和數據有關,我相信我比你更了解你孩子的喜好。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為什么會選擇玩一款游戲?其實,游戲是一個把復雜事物條理化的產物,游戲的很多玩法設計都源于生活、來自于人性,只不過設計者將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更明確、更洞悉玩家想法。所以玩家在游戲中會有爽、滿足、實現了的快感,這是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這也是孩子沉迷游戲的本質原因。

商業化的網絡游戲,新手引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簡單來說,就是設計非常多的細節目標,讓玩家按部就班地達成,并給予獎勵的過程,以達到上手游戲的目的。

同樣是讓你的孩子學東西,游戲策劃師通?;ㄙM數月把每一個環節都以數據為指標來打磨,大到整個流程,小到一個按鈕,都是為了你的孩子能繼續玩下去。這個指標,及格線一般是第二天保證40%以上的玩家能再上線,我們稱之為次日留存。相同的還有七日留存,所以說為什么游戲往往都有7日簽到,或者30日簽到。此外,設計者是專業的,而且有大多數家長都沒有的耐心。

很多人問我,作為游戲策劃師,你的孩子玩不玩游戲?我的孩子當然玩游戲,不但給他玩,我還買更好的游戲讓他體驗。最開始讓他玩植物大戰僵尸和我的世界,去年開始玩王者榮耀,現在又在玩奧德賽。

為什么他不和同齡人一起玩王者榮耀?當你見識越多,就會對越低級的刺激不敏感。眼界的提升,會讓人發覺過去非常喜歡的東西,不過是滄海一粟。

我給我的孩子制定了一套上學的新手引導,在三年級剛上英語課的時候,我只需要他及格,便獎勵他一個月的零花錢。他們班只有不到六個人不及格,他很輕松地完成了目標,我立刻給他兌現了獎勵。在游戲行業我們管這叫首充,只需充值幾塊錢,可以享受數倍于你充值的獎勵。因為我們發現,只要充過一次錢的玩家,充第二、第三次的概率會非常高。

玩家始終需要被引導,不然就很容易離開游戲,孩子也一樣。就像七日登錄,又比如每個賽季你上了黃金段位就送你的“英雄皮膚”。

每一次目標無需太難,太難會適得其反,保持在一個個穩定的“畫餅-完成-獎勵-再畫餅”的小循環中,讓人始終在追求。

兌現獎勵后,我要求我的孩子拿70分,除了零花錢以外,只要他愿意每天記幾個單詞,我每天都會允許讓他玩一會兒游戲。一旦他進入了這個循環體系,成績變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貼標簽

之前有不少家長找到我,說他的孩子沉迷游戲,但當我問“你孩子在玩什么游戲”的時候,他說不知道,其實十個家長里面有九個不知道。

家長覺得游戲太厲害,他們對此束手無策,其實本質上還是家長對游戲不了解。知己知彼的道理大家都懂,站在游戲策劃者的角度看,游戲一般會通過這兩個技巧,讓孩子留在游戲里。

首先就是貼標簽。人們反感別人給自己貼標簽,但往往會自己給自己貼標簽,這是一個快速定義自己的好辦法。作為策劃師,我們給玩家貼了很多標簽,比如二次元、競技、90后、社交等。我們通過標簽來篩選出誰到底會成為我們游戲的玩家,并為我們付錢。

當然,如果我立刻讓你給你的孩子貼標簽,你可能會發現對他一無所知,除了說他沉迷游戲,不愛學習以外。用標簽的方式拆解一個事物,找出里面的聯系,你便會心里有數。

我的小表妹今年讀初三,春節時我發現她在玩王者榮耀,暑假時還見她玩,現在已經輕車熟路了?!爸攸c初中、愛漂亮、成績不錯”——這是我給她的標簽。初三的壓力不小,她怎么有心情玩游戲?后來她約了一個異性好友一起玩,小表妹約他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他長得好看”。所以我小姨在擔心她會不會沉迷游戲考不上好高中時,我則在擔心她是不是戀愛了,我只是多得到了一個標簽,問題就能找得更精準。

懲罰與獎勵

標簽越來越多,我們就可以模糊地看到下一步的走向,以及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兒。許多家長想通過懲罰孩子來阻止其玩游戲,可懲罰方式很容易將自己擺在孩子的對立面。其實,懲罰孩子可以,但不要拿走屬于他自己的東西。

在游戲設計中有一個常識,策劃幾乎不因為玩家沒達到目標,而把他已有的東西拿走來作為懲罰,相反是許諾一個獎勵,你達成了才能獲得。比如打死Boss(強大角色),你就能獲得相應的金幣。但也不會因為你沒打死Boss,策劃師就會因此懲罰你沒收你的裝備,這樣會帶來極強的挫敗感。

懲罰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在游戲中我們也極少懲罰玩家,哪怕你玩得再爛,我們都會告訴你:你玩得不錯,還有以下幾種辦法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如果我的孩子反復受到懲罰,他會覺得這事不適合我,他會逃到一個天天夸他很厲害的舒適區中去,而這往往就是游戲。

那如何獎勵孩子呢?簡單來說,送孩子東西時要謹慎。首先游戲策劃師永遠不會偷偷或者無緣無故地送你東西,背后始終都會有利益訴求的,不管是期待你多上線也好,期待你想充錢也好,而且大獎勵在送之前,都會先畫個餅,告訴你想獲得是有條件的。

游戲中的獎勵是希望你記住我們對你的好,讓你心情激動,能夠明白這是我們獎勵你的,而不是我們欠你的。如果你給孩子的獎勵被他認為是理所應該,他也許會因為哪天買不起最新的蘋果手機、買不起想要的玩具車時怪罪你太過摳門。

那么我們可以給孩子什么獎勵?我們可以送孩子手機、游戲機的使用權,但直接贈送手機、人民幣、游戲機則不行。我們要投其所好,但要記住,這些獎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使用范圍,人民幣就是沒有使用范圍的獎勵,你不知道他是攢著買手機了,還是消費到游戲中去了,它能實現他所有的目標。獎勵的目的是它能讓孩子獲得短暫的快樂,滿足他的某一個需求,但過去就沒了,下一個目標又在眼前。

想清楚什么是你的孩子想要的,利用它和你的孩子站在一起,完成你們想要的目標。哪怕孩子要買手機,在你眼里這不就是個塑料小人嗎,那你自己也要明白,你買的價值不是這個塑料小人,買的是你的孩子達成目標所付出的努力。

當然,游戲設計極為復雜,一款游戲往往是近百人的打磨才得以呈現,是一個充滿了利用人性弱點的集合,并非三言兩語可以將其剖析清楚的。目標的拆分和建立,讓人可以持之以恒地堅持。拆解標簽讓你找到沉迷游戲的根本原因;獎勵和懲罰,讓你在張弛中找到引導孩子的平衡點。

游戲如此,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家長指望孩子忽然開竅,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這并不能解決他沉迷的問題,最有可能幫助他從根源上改變的,就是家庭。

(《華聲》2018年第7期 喬治王/文)

猜你喜歡
貼標簽玩游戲懲罰
航空信帶來的懲罰
回到古代玩游戲
Jokes笑話
我給酸奶貼標簽
貼標簽
談對青少年“貼標簽”的現狀及影響
淺議“貼標簽”效應在教育中的運用
真正的懲罰等
航空信帶來的懲罰
玩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