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體污染與防治分析

2018-09-10 04:13王姝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8年9期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可持續發展

王姝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實現了突飛猛進式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各種環境污染現象又再一次將環境保護問題推至風口浪尖。水體污染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環境污染類型,根據當前水體污染物的主要種類和來源劃分,其污染的成因十分多樣和復雜。對于不同原因導致的水體污染和各自產生的具體危害有必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討論。文章針對當前環境保護新形勢下水體保護的相關政策和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對于當前的水環境污染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水污染;防治;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9-0152-02

0 引言

我們生活的城市周圍都會分布著各種規模的自然水源,如果江河或其分支的水質受到了污染,那么沿江城鎮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極大程度地受到影響。城市周邊的水體和江河將會對周邊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進行水體污染的研究和防治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 水體污染物的類別及來源分析

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多種多樣。概括來說,各種誘發因素主要是通過對原本水體環境中的生物及物理、化學環境造成改變,而造成了水體污染。常見的水體污染物按照類別可分為耗氧物質、富營養物質、有毒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金屬離子等。

1.1 耗氧物質

水體污染中的耗氧物質污染物通常指能夠被生物分解的,來自生活和工業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通常包括周邊居民生活產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脂肪和酚、醇等有機物,這些物質排入江河或者自然水體中就會與其中的氧分發生相互作用,從而被分解。分解過程會消耗水中的氧分,導致水體中溶氧量的濃度下降,對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脅。分解反應所消耗的氧氣量對于水生生物來說十分巨大,過量的氧氣消耗難以保證水生生物生存的理想環境。同時,水中的需氧細菌也必須以生物降解所產生的物質為食,而伴隨降解過程的進行,水中的溶解氧氣含量會不斷減少,導致需氧細菌死亡。而沒有能夠對這些有機物質進行分解的細菌,就會造成水中有機物質的大量堆積。這時,厭氧細菌就會承擔起分解有機物的工作。不同于需氧細菌分解后產生二氧化碳、硝酸鹽等無色無味,且對水體無明顯影響的物質,厭氧細菌分解這些物質后會釋放大量氨、硫化氫等具有強烈氣味和一定毒性的氣體,對環境必然造成一定影響。

1.2 富營養物質

水污染中的富營養物質超標,通常與水中的養分過量有關。所謂養分,通常意義上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必需的化合物和各類元素的總稱。根據植物需求的不同,分為主要養分和次要養分。我們所熟知的氮、碳、磷、鉀等元素是主要成分,一些金屬元素則作為次要成分存在。水體富營養化對于低等的水生生物來說是十分有益的,但從長期發展的趨勢來看,富營養化的水體會經歷從純凈到沼澤,最后演變為草地的過程。這種變化是富營養化的典型表現。自然情況下的水中富營養物質能夠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但隨著近年來人類活動頻繁,加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來自農田排水、城市污水中的洗滌劑和工業的磷化合物都會匯入江河,會更加明顯地提升自然水體中富營養元素的含量,從而極易誘發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

1.3 有毒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金屬元素

有機化學毒物一般是經過人工合成的,用于制作殺蟲劑、農藥或者除草劑的有毒化學物質,這些化合物能夠對植物造成生長功能的抑制或者在動植物的活動中傳播某些疾病,以達到保證農作物生長的目的。這些有機物的研發,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生產,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其負面作用也十分明顯?;屎娃r藥的不合理利用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含有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的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經雨水沖刷排放到江河之中,這些物質的毒性會對原始水生生物造成較大的威脅,還會引發變異等情況。

含有有毒無機重金屬元素的廢水通常來自各種工業生產活動。例如含汞污染物的來源多為汞礦的開采和冶煉過程?;ぎa品生產中也經常需要利用各種重金屬元素作為生產的催化劑,殺蟲劑和殺菌劑的原材料中也都含有重金屬元素。冶金工業雖然完成貴金屬的提取,但也會產生大量的額外重金屬污染物,未經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進入自然水體當中,其可能導致人體的各種疾病和重金屬中毒等情況。

2 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

環境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早在1897年就被提出。在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上百余國家元首對這一理念表示肯定。隨著工業增長和經濟發展,環境的保護必須被提上日程。為了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我國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發展規劃,將建設生態文明型社會和環境的統一發展作為促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者統一的舉措。堅決不能以環境污染作為經濟發展的代價,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行與實施能夠有效促進生態效益的現實化,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對于市場經濟的轉型也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將能夠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優化,將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各類型條件進行重組和協調,維持國民經濟長期處于持續、穩定增長的狀態,保證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2.2 推行物理、綠色化學、生物工程等治理方式

對于水體的污染可嘗試采用物理、綠色化學、生物工程等方式治理。水體污染的成因多數是由于各類化學物質向水體中排放所導致的。為此,利用同為化學的手段對水體污染進行治理從其原理上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另外,經過世界發達國家長期綠色環境治理方面的研發和努力,當前階段的綠色化學市場已經相對成熟,各類用于污染治理的綠色化學技術和產品在研發和加工過程中都能夠起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減少或者避免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因為水體中的氮、磷、鉀等富營養物質超標導致的,還包括水邊死亡的動植物的自身氧化過程。經過大量細菌的分解而開始產生氮和磷的元素。對于富營養化的水體,可以利用生態學技術對水體進行修復和生態功能的重建,將富營養物質分解為無害的物質。

2.3 有毒物質的污染治理

有毒物質的毒性通常較強,并且能夠長期殘留在水體當中。除了通過政策手段禁止排放有毒污水的企業生產之外,還要革新、改善工藝流程或者利用毒性更小,甚至無毒的原材料進行工業生產。同時,要做好工業廢水和廢渣的預處理工作,必須將無害化處理落到實處,避免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

3 結語

本文主要對水體污染物的來源和對水體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诋斍拔覈w污染的現狀,工、農業生產所造成的水污染是主要成因。隨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居民人口基數的增加,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好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就要在促進水資源科學配置的前提之下,做好水體的保護工作,防止污染物對自然水體的破壞。

參 考 文 獻

[1]周紀昌.中國農村環境侵權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葛察忠.中國水污染控制的經濟政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

[3]張曉.中國水污染趨勢與治理制度[J].中國軟科學,2014

(10):11-24.

[4]劉琰,鄭丙輝,付青,等.水污染指數法在河流水質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3,29(3):49-

55.

[5]胡震云,陳晨,王慧敏,等.水污染治理的微分博弈及策略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5):93-

101.

[6]李好樣.水污染的危害與防治措施[J].應用化工,2014,

43(4):729-731,742.

[7]王嘯宇,崔楊,陳玫君.中國水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J].甘肅科技,2013,29(13):34-35,79.

[責任編輯:陳澤琦]

猜你喜歡
水污染防治可持續發展
農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責任
實驗室水質分析質量評價方法分析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