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煙區土壤現狀與保育措施

2018-09-10 05:53陳煒
福建農業科技 2018年12期
關鍵詞:土壤肥力福建

陳煒

摘?要:土壤保育是通過在生產上采取改善不合適的種植方式、減少有害物質的施用,以減少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偨Y了福建煙區土壤及保育現狀,針對土壤保育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并對土壤保育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關鍵詞:福建;煙區;土壤肥力;土壤保育

烤煙種植面積占我國總耕地面積(1.22億hm2)的1.11%,占全國總播種面積(1.57億hm2)的0.86%,在農業生產中占據重要位置。我國云南、河南、福建、湖南、貴州等省種植烤煙是煙農的重要收入來源。在農業生產上,作物生長發育除受植物遺傳因素、栽培技術影響外也受生態環境影響,而土壤是作為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生態因子之一,土壤質量優劣直接影響作物后期生長發育[1]。煙葉由于連年種植,受土壤因素制約越來越嚴重,要實現煙草農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在煙草生產上采取土壤保育措施應引起重視[2]。2016年全國煙草會議上,國家煙草局重點強調土壤保育工作,福建省作為我國優質煙區之一,必須緊緊圍繞國家政策方針,加強煙區植煙土壤保育工作。本文綜述福建煙區土壤保育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為我國煙區土壤保育提供借鑒經驗。

1?福建省植煙土壤現狀

福建煙區基本煙田大約20萬hm2,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龍巖三大煙區,煙區土壤主要以黃土壤偏酸性為主。福建煙區作物種植模式單一,以煙草農業為主,長期連作導致土壤煙堿含量增高,病害嚴重,煙草產量、品質下降等問題,過量施用化肥惡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質[3]。當前福建煙區生產存在農殘、抗性、污染三大問題,土壤污染造成土壤微生物區系失調[4]。耕地土壤農膜及農藥包裝物年殘留量高達3000 t左右,殘留率超過40%,造成土壤生態功能變差,對干旱、重金屬污染、養分缺乏等脅迫因子的緩沖作用下降[5]。目前已有80多種重要農業有害生物對農藥產生了抗性,其中害蟲(螨)超過37種,植物病原菌21種,雜草25種。

福建煙區煙蚜對吡蟲啉抗性呈現低抗至中抗水平,青枯菌對鏈霉素(72%農用硫酸鏈霉素WP)的抗性EC50值為6068.8 μg·mL-1 ,殺菌效果不理想,田間防治效果僅有12.1%,沒有新型高效藥劑代替,福建煙區一直使用這些病蟲害產生抗性的藥劑,造成藥劑用量大、土壤殘留量高,嚴重影響到土壤微生物的代謝平衡[6]。

一般認為烤煙最適宜生長的土壤pH值為5.5~6.5,福建煙區土壤pH值為4.05~6.55,平均5.04。表明福建植煙土壤pH值普遍偏低,對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及土壤微生物分布有影響,不僅影響烤煙對養分的吸收,還直接影響烤煙的生長和品質[7]。

福建煙區土壤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且具有復合污染的特點。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污染因子主要為汞、鉻、鉛,一些地區的污染程度較全國低,但潛在的危害依然很大[8]。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施肥單一化,土壤微生態結構遭受到破壞,耕作性能變差。土壤板結嚴重,翻耕難度大,翻耕后大土塊比例高,土壤層不疏松,水肥氣熱四大因素不夠協調。

2?福建煙區土壤保育措施

植煙土壤保育是指通過規范種植方式和種植過程中施用對土壤有利的物質的一種保護土壤的方式。通過土壤保育措施不僅可以延緩土壤退化,同時改善土壤結構、土壤肥力狀況,提高土壤中有利于作物生長的養分含量,從而利于作物生長發育,提高烤煙產量和質量。在生產上做好相應土壤保育措施改善土壤板結、酸化的現狀,各種營養元素含量減少、比例失調,致使作物生長受限等問題。

2.1?增施生物質有機肥源,改善土壤耕性

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經過發酵產生的物質,生物質具有可再生性,且污染低、廣泛分布性、資源豐富、呈碳中性的特點。在煙葉生產上拔除的雜草和煙草秸稈等廢棄物含有非常豐富的生物質,經過高溫無氧反應后炭化而成生物質炭,能夠消除土壤環境的一些污染,且這種生物質炭具有多孔性質,可以提高土壤透氣性,改善土壤吸水性,利于養分儲存,促進植株根系生產發育,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

現階段福建煙區土壤培育取得較大成效的技術有:石灰稻草回田溶田、客土改沙,有效改善了煙田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pH值。比如龍巖煙區全面采購牛糞作為有機肥,漳平開發菌渣有機肥等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養分,減少化肥使用量,同時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菌群,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的目的,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使自然資源得以良性循環,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變廢為寶。

2.2?開展合理輪作,實現用地與養地相結合

煙葉長期連作為病原菌提供有利的繁殖環境。煙草很多病原物可在土壤或煙株殘余物中存活2~3年甚至更長時間。連作病蟲害發生嚴重,從而需要增加化學農藥投入;由于連作,有機質含量逐年減少,土壤養分嚴重失調,微量元素含量逐年降低。長期連作需施用大量的肥料才能滿足煙草正常生長,但產出的煙葉質量差。研究表明水旱輪作是目前最好的耕作模式,例如水稻與煙葉的輪作,還可以開展煙田套種綠肥等方式,推廣“煙—草—畜—沼”生態循環模式,以及“煙—糧”“煙—菜”、“煙—蒜”和“煙—高粱”等輪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

2.3?開展綠色防控,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

綠色防控是2012年以來全國普通推廣的一種防治病害的手段,它是從農田生態系統整體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積極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惡化病蟲害的生存條件,提高農作物抗蟲能力,在必要時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將病蟲危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綠色防控技術符合我國提出的生態環保型農業發展路徑,是促進農業安全生產,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持續控制病蟲災害,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如煙區利用蚜繭蜂防治蚜蟲,不僅有效防治蚜蟲,同時也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在煙草生產上蚜蟲病害四季均可發生,種類多、繁殖快、危害重,煙蚜不僅通過取食直接危害煙葉,而且可以傳播上百種危害植物的病毒,是烤煙生產上最主要的害蟲之一。蚜蟲在2月至3月遷飛,龍巖、三明均監測到蚜蟲遷飛現象,其中永安日均每皿誘蚜量2.5頭,最高達9頭;永定、上杭測報點日均誘蚜量5.9頭,最高達30頭。煙區采集遷飛有翅蚜進行帶毒檢測,上杭、永定、邵武、浦城、寧化、泰寧的樣品均檢測出馬鈴薯Y病毒,帶毒率100%。傳統治療煙蚜病害依靠農藥防蚜,但若操作不規范會造成毀滅性破壞,不僅造成土壤污染,同時也使得煙草生產受影響。為此福建煙區利用天敵以蟲治蟲,2014~2017年在烤煙上累計釋放煙蚜繭蜂12.34萬hm2,2017年實現煙區全覆蓋,4年累計減少烤煙防蚜用藥56.17 t。

從理論層面、技術層面、應用層面和產業層面4個方面,福建煙區建立“三蟲三病”(蚜蟲、煙青蟲、斜紋夜蛾、地老虎、病毒病、青枯病、黑脛病、赤星病、野火?。┚G色防控技術體系,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來控制有害生物,減少農藥施用量,降低土壤農殘,從而實現煙區土壤保育。

2.4?實行煙田生態治理,回收殘留地膜

地膜在煙草的使用上占有重要地位,福建煙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推廣使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2004年地膜使用率已達100%。但是由于煙農對地膜殘留危害沒有重視,導致大量地膜殘留于土壤中,不僅使土壤的通透性變差、土壤板結,也給大量有害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導致土壤污染和退化問題。地膜不易分解,降解周期達幾百年以上,不僅長期影響煙草產量,而且對土壤造成永久性破壞。在殘留地膜田塊播種,爛種率達6.92%,爛芽率5.17%[10]。

2016年全國煙葉工作電視會議提出全面開展煙用地膜回收工作,福建采取“煙農+公司+工廠”的模式,涵蓋撿拾、回收、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的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全面回收煙用農膜,極大改善了煙區生態環境和植煙土壤環境。例如,龍巖創新“六個一的回收模式”收集煙田殘膜809.6 t,回收廢舊地膜共3962.9 t,折合新膜792.58 t(舊膜與新膜按照1∶5計算),回收面積實現100%,回收量達97.9%。龍巖市地膜回收解決了煙草地膜殘留問題,根本上防治土壤污染、土壤退化,實現煙葉種植的長期穩定發展。

3?展望

良好土壤環境保證煙葉正常生長,減少煙葉刺激性、雜氣殘留,改善煙葉內在化學成分協調性,提高煙葉感官評吸質量。福建近幾年提出綠色生態型農業,煙草農業作為農業的一部分,必須解決好植煙土壤存在的問題,在煙草農業未來的發展上要突破技術限制,走綠色生態型農業,科學規范種植,提高煙葉產量、質量,落實土壤保育和綠色防控的綜合措施,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局提出的土壤保育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全面開展土壤保育技術考核。加強煙葉生產技術到位率考核,將煙葉產區目標考核權重向煙葉生產過程傾斜,考核項目包含土壤改良、前茬作物調整、煙地深翻深耕和有機肥推廣應用等。同時在煙農簽訂煙葉種植合同環節,嚴格核實煙農有機肥施用量,對于不施用有機肥或施用有機肥數量不達標的煙農不予簽訂煙葉種植合同。

(2)持續推廣綠肥種植。綠肥還田有效增加植煙土壤酶活性,提高了植煙土壤養分有效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利用冬季農閑田或者茬口空檔期種植綠肥,就地翻耕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

(3)探索多種土壤改良方式。如研發推廣微生物菌劑、秸稈及生石灰還田、蚯蚓養殖還田,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pH值。

(4)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控藥減量。農藥實施源頭控制,強化農業控病措施,精準施藥,推廣生物源農藥和助效劑,提升施藥機械化水平,減控農藥。

(5)根據植煙土壤養分狀況和煙葉質量評價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煙葉施肥建議,改良煙葉肥料配方,劃分施肥檔次,制定差異化施肥方案,切實做好精準施肥。定制生產專用肥,按照已優化肥料配方,定制化生產供應專用復合肥,實現煙用肥料“產—供—銷”一體化。

參考文獻:

[1]瞿永生.我國烤煙主產區煙葉質量評價與質量區劃的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4.

[2]王闖,符云鵬,艾永峰.土壤特性與煙葉品質的關系[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5):862-863.

[3]黃燕翔,劉淑欣,熊德中,等.福建煙區土壤條件與烤煙品質的關系[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1995,24(2):201-204.

[4]趙其國,周炳中,楊浩.江蘇省環境質量與農業安全問題研究[J].土壤,2002,1(1):1-8.

[5]王利.寧夏南部山區農用殘膜污染現狀及治理方法[J].農業工程,2014,4(4):66-69,47.

[6]倪海軍.煙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篩選及其生防應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6.

[7]李春英,張仁椒,劉泓,等.福建煙區土壤肥力狀況[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62-265.

[8]鐘珍梅,楊冬雪,黃勤樓,等.福建省土壤污染現狀及污染物來源[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7(2):51-53.

[9]羅茜.不同輪作方式與種植年限對植煙土壤肥力因子的影響[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5.

[10]高寧,劉喜平.土壤污染中殘膜回收及包衣種子問題的探討[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6):39-40.

(責任編輯:劉新永)

猜你喜歡
土壤肥力福建
那個夢
福建藝術戰“疫”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總目錄(下)
將廢變為寶增產又環保
云南干熱河谷葡萄園土壤肥力特征與初步評價
甘孜州釀酒葡萄產地土壤肥力狀況及施肥建議
衡陽煙區植煙土壤保育技術研究與應用
對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數題的反思與別解
基于指數和法下的青陽縣土壤肥力水平評價分析
在福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