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發展與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研究

2018-09-10 07:59金國強
環球市場 2018年26期
關鍵詞: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人才培養模式

金國強

摘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工匠精神相融合,要圍繞技術進步、生產方式變革、產業升級改造、社會公共服務要求和需要?,F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使得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成為伴隨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成長的教育,并且與普通教育相貫通,與繼續教育相融合,支持國家現階段系統、全面培養多樣化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

關鍵詞:職業發展;人才培養模式;技能人才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使得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成為伴隨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成長的教育,并且與普通教育相貫通,與繼續教育相融合的現狀,支持國家現階段系統、全面培養多樣化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對于職業發展與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順應時代要求,注重“工匠精神”培養

十九大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要完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職業教育肩負著培訓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要努力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以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核心特征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和結構。用總書記的話來講,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其中也必須百年未有的大機遇,當前,正處于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歷史節點,在這個歷史節點當中能否成功跨越到制造強國和經濟強國,職業教育發揮著積極作用,圍繞當前產業新趨勢而進行的職業教育變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職業教育能夠滿足需求。

要將“互聯網+”的教學方式作為重點,并建議職業院校應注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加強互聯網+學徒制的有效、充分運用,加強理論+實踐的線下真實訓練營等方面的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大批科學技術專家,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的能工巧匠,著力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要求、規模宏大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隊伍。

二、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目前,國內外技能人才需求趨勢從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從傳統型向信息型發展,從封閉型向開放型發展,從繼承型向創新型發展,從職業活動趨向資源節約、低碳、環保型。技能人才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最新的理論、最新的設備、最新的技術要求最終變成產品、服務、管理和效益。他們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生產制造類企業、服務行業,由高級技師、技師、高中初級技術工人組成。有研究人員又將技能人才分為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3類。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人員。

我國技能人才培養面臨的形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全面提升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我國通過世界技能大賽打開了中國技能交流的世界之窗,營造了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造就了一支弘揚“工匠精神”、支撐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作為職業教育者,通過參賽,把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標準和規則轉化成我們的技能人才培養的標準,調整課程,提高我們的技能人才培養標準。最后,就是提高了生產力,提高整體隊伍素質。

三、推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從人力資源開發的國家戰略角度上來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結構狀態和運行機制,它是指以一定的教育理論為指導,有目的、有計劃地增進人們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統籌運用各種手段造就人才的基本方式。宏觀管理層面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培養制度、培養評價。從外延分類上看,可將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分為學校培養模式、企業培養模式、社會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模式這四種基本類型。

在職業教育領域,技能人才的目標就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技能人才的問題,包括對技能人才類型、層次等特點。一個完整的技能人才目標是由該類人才的根本特征、培養方向、培養規格和職業要求四個要素相結合形成的。培養過程教育理念得以貫徹的中間環節,包括的內容有課程或活動和手段包括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問題。

四、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

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中有校企合作模式。如何準確清晰的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課程體系值得我們研究。

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課程采用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理念,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學科課程模式,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來組織課程內容開展教學,實現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同時,建立雙證書課程,即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及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關職業證書的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能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推行“雙證書”制度,推動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過市場調研確定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相關課程有:計算機維護與維修、網頁設計與制作、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用、網絡組建與互聯、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實施、網絡組建管理與維護、網絡服務器架設、網絡安全與防護、大型企業網絡架構等課程。

課程體系的總體方案制定是對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過程、工作環境和評價方案加以分析提煉,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循序漸進的教育規律進行加工整理,構建課程學習情境。在每個學習情境中,學生都是以完成工作任務的行動,來獲得網絡性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獲得職業能力,進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的目標。

五、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積極鼓勵教師參與科研項目研發、到企業掛職鍛煉,并獲取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逐步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

綜上所述,開發出體現能力本位、以過程為導向、以任務為載體,做學合一、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猜你喜歡
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人才培養模式
大賽引領下的職業院校技能人才職業素質提升策略研究
關于鉆井一線技能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析新形勢下如何破解企業技能人才“斷層”難題
廣西工業和信息化企業技能人才調查研究
淺談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發展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與能力建設探析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創業就業中的思想引導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