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以前《論語》版本考略

2018-09-14 10:55鄭華棟
北方文學 2018年18期
關鍵詞:版本論語

鄭華棟

摘要:《論語》是我國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從其流傳到現在已歷時兩千多年,其影響已滲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探討《論語》的各種版本,有利于我們更準確地理解這本著作,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論語;版本;考略

《論語》從問世到如今已逾千年,無論在封建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都對人們的文化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從古至今有很多寫本、刻本,為其???、作注者比比皆是,因此《論語》的版本眾多。下面討論《論語》的重要版本。

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論語》的不同版本

(一)古文《論語》

《漢書·藝文志》;“《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兩《子張》?!庇纱丝梢?,這部從孔子家墻壁中發現的《論語》是用古文,即先秦六國古文寫成的,且有兩篇的篇名都叫《子張》,所以一共有二十一篇。

(二)《齊論語》

《漢書·藝文志》:“《齊》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篇?!薄稘h字講疏》:“此今文《論語》也?!庇纱丝梢?,《齊論語》中除有通行的二十篇外,還有《問王》、《知道》兩篇,所以共有二十二篇。且《齊論語》由今文寫成?!稘h書·藝文志》:“《齊說》二十九篇?!毙⌒蛴衷疲骸皾h興,有齊、魯之說。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蓖跸戎t《漢書補注》:“下云傳《齊論》者,唯王陽名家。吉《傳》云,王陽說《論語》,即此《齊說》也?!庇纱丝梢?,漢代《齊論語》的版本系統中不僅有王陽《齊論語》,還有宋畸《齊論語》、貢禹《齊論語》、五鹿充宗《齊論語》、庸生《齊論語》。

(三)《魯論語》

《漢書·藝文志》:“《魯》二十篇,《傳》十九篇?!薄稘h字講疏》:“此亦今文《論語》也?!薄稘h志考證》:“正義曰:《魯論》者,魯人所傳,即今所行篇次是也?!庇纱丝梢?,《魯論語》由今文寫成,是后世通行本論語的最初底本。它的內容除正文外,還有《傳》十九篇,即魯人對這二十篇內容的解釋?!稘h書·藝文志》:“《魯夏侯說》二十一篇?!遏斖蹩≌f》二十篇?!毙⌒蛟疲骸皞鳌洱R論語》者,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夏侯勝、丞相韋賢、魯扶卿、前將軍蕭望之……皆名家?!庇纱丝梢?,漢代《魯論語》的版本系統中,有夏侯勝《魯論語》、韋賢《魯論語》、魯扶卿《魯論語》、蕭望之《魯論語》、王俊《魯論語》、龔奮《魯論語》。

(四)《魯安昌侯說》

《漢書·藝文志》:“《魯安昌侯說》二十一篇?!薄秶矢乓罚骸拔鳚h之末,有安昌侯張禹,本受《魯論》,晚講《齊論》,后和而考之。刪《齊論》之《問玉》、《知道》,從《魯論》二十篇,號《張侯論》。此論語第一次改訂也?!薄稄埡钫摗窇摼褪恰遏敯膊钫f》。由此知,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以《魯論語》為底本,并參照《齊論語》,編《魯安昌侯說》,即《張侯論》。

二、鄭玄注《張侯論》本《論語》

《漢書藝文志條理》:“鄭氏作注,何氏作集解,即據此本?!边@里的“此本”就是《魯安昌侯說》?!秶矢乓罚骸皷|漢末,鄭玄又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而為之注,此《論語》第二次改訂也。第二次改訂本,即現行《論語》之來源?!眱蓚€材料相對比易知,材料中所說的《魯論》,也就是《魯安昌侯說》,即《張侯論》。且鄭玄所注的《論語》是以《張侯論》為底本,以《齊論語》、《古論語》為參考的??梢哉f,鄭玄所注的《論語》是現在通行各本的祖本。今本《論語》與鄭玄所注的《論語》已相差無幾?!端鍟そ浖尽分涏嵭ⅰ墩撜Z》九卷本和十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鄭玄注《論語》十卷本、鄭玄注虞喜贊《論語》十卷本和鄭玄注《論語義釋》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朽嵭ⅰ墩撜Z》十卷本、注《論語釋義》一卷本和虞喜《贊鄭玄論語注》十卷本。

三、何晏等人集解本《論語》

《隋書·經籍志》:“漢末,鄭玄以《張侯論》為本,參考《齊論》、古《論》而為之注……吏部尚書何晏,又為集解。是后諸儒多為之注,《齊論》遂亡?!薄洱R論語》不可能在何晏和諸儒爭相為之作注的情況下亡佚,因此何晏作集解所據的本子應是《魯論》的杰出代表《張侯論》?!端鍟そ浖尽分浻泻侮獭都庹撜Z》十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何晏集解《論語》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泻侮獭都狻肥肀??!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浻泻侮痰燃狻墩撜Z》十卷本。

四、在何晏《論語集解》影響下諸儒所撰的主要《論語》注本

《隋書·經籍志》:“梁、陳之時,唯鄭玄、何晏立于國學,而鄭氏甚微。周、齊,鄭學獨立。至隋,何、鄭并行,鄭氏盛于人間?!边@段話揭示了何晏《論語集解》問世后,對后世產生的影響之大?!端鍟そ浖尽罚骸皾h末,鄭玄以《張侯論》為本,參考《齊論》、古《論》而為之注……吏部尚書何晏,又為集解。是后諸儒多為之注,《齊論》遂亡?!庇纱丝芍?,正是由于何晏《論語集解》的問世,才使“諸儒多為之注”,諸儒所據的本子應仍為《張侯論》。何晏和諸儒的學術活動從客觀上加速了《齊論語》的亡佚。何晏《論語集解》影響下諸儒所撰的《論語》注本主要有:

(一)衛瓘《集注論語》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六卷本和八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宋明帝補衛瓘注《論語》十卷本。

(二)崔豹《論語集義》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八卷本和十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崔豹《論語大義解》十卷本。

(三)孫綽《集解論語》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十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孫綽集解《論語》十卷本。

(四)江熙《集解論語》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十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江熙集解《論語》十卷本。

五、《隋書·經籍志》等史志目錄著錄的其他諸儒各本《論語》

《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李充注《論語》十卷、《論語釋》一卷?!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李充注《論語》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欣畛渥ⅰ墩撜Z》十卷本?!端鍟そ浖尽分浻心铣河霞懊险ⅰ墩撜Z》各十卷?!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盈氏撰《論語集義》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杏稀都x》十卷本?!端鍟そ浖尽分浻辛河J、袁喬、尹毅、張慿及暢惠明、孔澄之、虞遐及許容、曹思文各注《論語》十卷?!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梁覬注《論語》十卷本、袁喬注《論語》十卷本、尹毅注《論語》十卷本和暢惠明撰《論語義注》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辛河J《注》十卷本、袁喬《注》十卷本、尹毅《注》十卷本和暢惠明《義注》十卷本?!端鍟そ浖尽分浻泄笞墩撜Z體略》二卷本、《論語隱》一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論語體略》二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泄蟆扼w略》二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賈公彥撰《論語疏》十五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匈Z公彥《論語疏》十五卷本?!杜f唐書·經籍志》著錄有王勃撰《次論語》五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型醪洞握撜Z》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许n愈注《論語》十卷本?!缎绿茣に囄闹尽分浻袕埣墩撜Z注辨》二卷本?!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浻兴蜗獭对鲎ⅰ肥肀?、王令《註》十卷本、周武《集解辨誤》十卷本、孔武仲《論語說》十卷本、呂惠卿《論語解》十卷本、程頤《論語說》一卷本、蘇軾《解》四卷本、范祖禹《論語說》二十卷本、呂大臨《解》十卷本等等。

六、朱熹集注本《論語》

《宋史·藝文志》著錄有《論語集注》十卷本。這里要討論的《論語》版本主要是《四書章句集注》這一版本系統內的各個《論語》版本。主要版本有淳熙九年婺州刻本、淳熙十三年廣西靜江刻本和四川成都刻本、紹熙三年南康本、慶元五年建陽刻本、嘉靖十六年刻本、清仿宋大字本。

參考文獻:

[1]高華平.《論語集解》的版本源流述略[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02):65.

[2]單承彬.論語源流考述[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版本論語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如何讀懂《論語》?
古籍版本鑒定
《體能訓練》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歷史溯源及其訓練學比較研究
半部《論語》治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