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平五洋生態農業觀光園

2018-09-17 18:35潘勝天
大眾科學 2018年8期
關鍵詞:生態農業觀光集體經濟

潘勝天

秋天,黃平縣舊州古鎮氣候火熱,比氣候更火熱的是五洋生態農業觀光園。觀光的、就餐的、學習的人群你來我往,整個園區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把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推向了新的高潮。

黃平縣五洋生態農業觀光園位于舞陽河畔的舊州鎮川心村,冷水河異地移民搬遷安置點旁,是黃平縣在推動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期培育的一個集“農林科普示范、農耕文化、地方民族民俗特色、田園風光”于一體的農業扶貧生態產業。觀光園依托“黨建+旅游+扶貧”的模式,與川心村黨總支共同協作,通過支部聯建整合村級優勢資源,發展“黨支部+農旅產業”,推動旅游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帶動群眾致富。

園區負責人介紹:園區占地面積950畝,計劃總投資1.46億元,已完成投資1.2億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92萬元)。建成QQ農場、畜禽育良育種園、農產品貿易中心、苗木種植大棚、親子農莊、小動物園、瓜果長廊、傳統特色手工作坊街等項目,涵蓋勞作、學習、就餐、住宿、游樂等一系列活動。

QQ農場是川心村集體經濟入股的項目。項目通過申報財政扶貧資金70萬元入股建設,采取“村集體+產業園+農戶”模式,覆蓋貧困戶70戶,由園區運作,每年按照項目資金的1%分紅給村委會7000元,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6%(按1%逐年遞增)分紅利益聯結貧困戶,2017年第一次分紅實現戶均增收600元。

畜禽育良育種園是通過“三變”改革扶貧資金建設的項目。項目量化入股122萬元,覆蓋貧困戶61戶,每年按照入股資金的1%分紅給村委會1.22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6%(按1%逐年遞增)分紅利益聯結貧困戶,計劃今年10月進行分紅,預計可實現戶均增收1200元。

農產品貿易中心在運營模式上采取“3+3”模式。即:“合作社、公司、貧困戶”+“網絡營銷、園區自銷、旅游展銷”,中心與村民簽訂回收銷售合同,培育珍貴的銀杏、紅葉石楠、榕樹等珍稀樹苗百余萬株,其收購價比市場價高5%~20%?,F正申請“五洋美農”注冊商標,對產品統一標識,統一包裝,統一銷售,讓貧困戶沒有后顧之憂。

據悉,2018年脫貧攻堅“夏秋攻勢”打響后,黃平縣舊州鎮五洋生態農業觀光園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己任,勇于承擔起異地移民搬遷戶就業工作。目前,園區就業的185人中,貧困戶和搬遷戶、殘疾人就達118人,占60%以上比例,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3200之間,通過務工、代種代養、流轉農戶土地等多種形式實現戶均年增收24000元以上,輻射帶動2000戶左右貧困戶。(編輯/高緯時)

猜你喜歡
生態農業觀光集體經濟
長沙市生態農業發展水平評價
對生態農業旅游創新模式的探討
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發展集體經濟更需完善鄉村治理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壯大村集體經濟促脫貧攻堅
京郊建成70家生態農業園
我國商務觀光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蕩秋千
坐小火車去觀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