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地位

2018-09-17 07:25賈霄騰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0期
關鍵詞:古詩十九首思想性藝術性

賈霄騰

摘 要:《古詩十九首》在中國的詩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歷來被詩人們所推崇,在五言詩歌的形式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豆旁娛攀住肪哂袕娏业乃囆g感染力,通過對離別、失意、生死的描述,折射了當時社會的現狀,讓人們對詩歌的內在含義有了深切體會。

關鍵詞:《古詩十九首》;思想性;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1

《古詩十九首》在我國古典詩歌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詩歌史上的一束明光?!豆旁娛攀住返某霈F,為我國詩歌中的五言詩的成熟開創了新的篇章,對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古詩十九首》是詩歌由敘事轉為抒情的開端

《古詩十九首》中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抒情意識,同漢樂府有著明顯的區別。漢樂府詩歌主要以敘事詩為主,在敘事詩中雖然夾有情感表達,但這種情感是含蓄的。如《孔雀東南飛》中講述了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的愛情和被迫自殺殉情的故事,但其表達的感情是對悲慘情感的惋惜,還是對當時社會的批判,還是其他什么,這在詩中沒有明確說明。而《古詩十九首》中的主觀抒情性很強,這是因為在當時,社會動蕩,人們對生活的目標和價值感到困惑和迷茫,無常的痛苦和天地的無情讓人們對生命產生了思考,并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了體現。如《回車駕言邁》中“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生年不滿百》中“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今日良宴會》中“可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等,都表現了當時人們對富貴權利、美好生活的向往,直率地表露了人們在困苦中掙扎。正是詩人們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內心情感,寓情于詩,讓這些詩作表現出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古詩十九首》為建安文學奠定基礎

《古詩十九首》的創作表現出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體會到因此而產生的痛苦和焦慮。建安文學中同樣也有這樣一種情懷。如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阮瑀《七哀詩》“良時忽一過,身體為土灰”等。這些詩中同樣帶有哀嘆,這同他們身處亂世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情糾纏在一起,展現了建安文學的獨特風貌?!豆旁娛攀住分谐錆M了苦悶,即使覺醒也無法獲得出路,還不如將行樂作為抗爭的方式。這也是詩歌表面看似頹廢、消極,但內在卻是深深的欲望,希望能夠同舊勢力進行抗爭,以獲得生命、命運的改變。

建安文學繼承了《古詩十九首》的情感,同時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建安文學的藝術魅力是極大的,甚至超越了《古詩十九首》,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豆旁娛攀住繁磉_的是別離之苦、相思之痛、知音難覓之傷、功名難成之恨、生命短暫之悲等,通過對這些情感進行抒發,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梢哉f,《古詩十九首》的魅力是博得“同有之情”,其抒發的個性則較弱。建安文學則在《古詩十九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在表現手法上也有了更大的發展。建安文學的表現更加豐富,通過多種手法增加詩歌的情感,讓詩歌更加形象生動。

三、《古詩十九首》為古典詩歌開拓新領域

《古詩十九首》中毫不掩飾地抒發個人情懷,為古典詩歌的描寫開拓了新領域。在漢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地位根深蒂固,文學也堅持著個人倫理道德的完善,追求對國家和人們的長治久安,忽視了對個體自身的注意與重視。當東漢末年時,由于社會動蕩,多種思潮興起,讓人們對人生的追求有了變動。此時,人們敢于表現個人欲望,反對矯揉造作、附庸風雅的思想?!豆旁娛攀住氛窃谶@樣的情況下產生的,真實地反應了人的內心世界,敢于追求真是的人生?!豆旁娛攀住分懈矣谡f前人不敢說的話,敢于表達前人不敢開口的思想。如在權力欲望上,能夠公開寫入詩歌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將功名欲望呈現在人們面前?!豆旁娛攀住穼⑶叭瞬桓艺f的“對人生、命運、生活的欲望”都表現出來,讓人們能夠正視自身的價值和需求,這都是古典詩歌的重要主體,也是《古詩十九首》對古典詩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四、《古詩十九首》對唐詩的影響

唐詩在我國的詩歌史上一直占據著主流,并且創下了輝煌。唐詩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將詩歌藝術“盡善盡美”的,《古詩十九首》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古詩十九首》語言質樸,簡短凝練,善于用比興的手法表達言近旨遠的韻味。如《冉冉孤生竹》中“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通過比興手法,將自己比作孤苦的竹子,表現了思婦對新婚后與丈夫久別的哀怨與思念。杜甫在《新婚別》的創作中受到了《古詩十九首》極大的影響,也運用比興手法,充分表達了新婚離別的哀怨之情。

善于抒發感情是《古詩十九首》的主要特點,能夠將敘事、抒情融為一體,達到了自然和諧的境地。如《迢迢牽牛星》一詩,將織女因思念牛郎而難以織布成章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再現,表現了一種愁苦的情懷。詩人將事與情巧妙融合,充滿了浪漫氣息,也體現了詩歌的優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是唐詩的特點,讓唐詩的意境更顯深刻。唐詩作者對《古詩十九首》的藝術表現手法淋漓盡致的運用,讓唐詩在中國詩壇上展現了熠熠光輝。

總之,《古詩十九首》將五言詩從敘事轉為抒情,成為詩歌中的典范。唐詩繼承和發展了《古詩十九首》的風格和手法,也為后世的詩歌發展樹立了典范。

五、結語

《古詩十九首》為我國詩歌史增添了閃亮的一筆,在文學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不僅為五言詩開啟了新的篇章,還為建安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古典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梢哉f《古詩十九首》的產生,讓我國的詩歌從“言志”轉為“抒懷”,擺脫了原始的束縛,為我國詩歌的進步提供了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王鍾陵 . 中國中古詩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文學山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古詩十九首思想性藝術性
找準“德性” 灌啟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如何凸顯思想性
論三維動畫特效數字模擬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起承轉合+思想性
《古詩十九首》的色彩
《古詩十九首》教學實踐初探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古詩十九首》思想新解
論電視新聞的藝術性
把握電視編輯的藝術性
追求初三數學中考復習課引入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以《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復習》一課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