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源

2018-09-17 05:42高婷婷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動力改革

【摘要】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文化等。同樣國家的經濟文化也同樣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在不斷的改革中前行。本文主要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進行論述,了解影響高等教育改革的因素,促進高等教育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 改革 動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013-02

根據馬克思主義事物的發展規律:“物質世界是不斷發展的世界,運動是宇宙一切的存在方式”??梢缘贸龈叩冉逃囊彩窃谄洳粩嘧兓母镏邪l展的。

一、何為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動力

高等教育是一種教育教學活動,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礎上,由各級各類高等學校及高等教育機構所進行的不同層次的,不同形式的各種專業教育活動。

改革是社會學名詞,常指改革舊制度,舊事物,具有改變、改正、革新、除舊、去弊等含義。

高等教育改革是立足于高等教育的現狀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考慮未來的發展趨向,而進行革新、除舊,從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發展,更好的使用社會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

動力即一切力量的來源,泛指事物運動和發展的推動力量。

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是指推動高等教育除舊、革新的一切推動力量。

二、高等教育改革動力源

1.競爭需求

洪堡在創立柏林大學時指出:“大學的使命是探求真理、發展科學”。面對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全球化的視野下,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影響更加明顯,競爭更加激烈。全球化下,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僅是軍事的、科技的、人才的競爭更是教育的競爭。高等教育擔負著為國家提供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必會隨著競爭的需要而進行改革,使人才的培養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

在1957年面對蘇聯衛星上天,美國國會對國家軍事等方面帶來的壓力,美國國會與1958年通過了《國防教育法》對美國教育進行改革運動。美國在2006年發布的《迎接風暴》提出:“國家重點支持科技和工程的基礎研究,播撒創新的種子”以及“營造激烈創新和投資創新的寬松環境”。面對全球化的科技創新的挑戰,我國也相應對高等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2012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競爭的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力量之源。

2.市場的需求

《高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依據此條規定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最終任務是促進社會建設和發展,促進社會發展必須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崗位。要求高校畢業生必須具備足以保證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知識與能力。21世紀是信息時代,對人才的培養要求是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技術,具有變革意識的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改革也會朝著信息人才方向發展。今天是第四次產業革命席卷而來的時代,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革新速度更快,針對此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高等教育進一步改革。

3.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

《易經》中說:“安而不忘負,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時代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高等教育若一成不變,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

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所需要的是專業的人才,具有一定技術水平與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高等教育的目標便是培養這樣的人才。隨著時代變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發生變化,高等教育也在發生變化,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全球化的信息時代,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對具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更側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革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高等教育的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

4.國家制度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國家對高等教育活動所要達到的標準給予了制度上的規定。根據教育目的在不同時期所頒布的制度與政策的不同,高等教育也在不斷調整改變。

根據1961年9月《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規定:“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是貫徹執行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培養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

根據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各高校要按照“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原則,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在項目培育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團隊申報“國創計劃”項目,組織符合條件的團隊報名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由此可以看國家的制度與政策具有引導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高等教育必定會依循國家的規章制度。

最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動力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各個因素相互配合、協調,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興華,曲靜 . 改革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 [J].山東高等教育,2014,3.

[2]楊志紅.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動力分析 [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3,11.

[3]魏秀芳 . 深化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12.

[4]楊愛平,楊柳.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動力分析[J]. 科技創業,2007,10.

[5]杜凱,孫方元. 大數據: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動力[J]. 高等教育,2016,8.

[6]吳穎珊.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力機制探討 [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1.

[7]王志彥 . 對我國教育目的的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2.

作者簡介:高婷婷(1987-),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學生,教育學碩士,單位:黑龍江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學,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動力改革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陽光動力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動力船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