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怎樣與學生做朋友

2018-09-18 10:01江新妹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18期
關鍵詞:自尊心榮譽感

江新妹

摘 要 教育家加里寧曾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會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如果教師很有威信的話,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痕跡?!笨梢?,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自身的修養,嚴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學多才,積極進取的精神,贏得學生的尊敬;并通過自己良好的思想、個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響學生,塑造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榮譽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養。

關鍵詞 心靈對話 自尊心 榮譽感

人與人之間的深層交流,只有用心交流才能實現。人都是需要激勵的,尤其是小學生,一句發自老師內心的由衷的贊譽,或是夸獎,可能使他們終生受益。小學生一般不大關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對教師的形成性評價的關心卻尤為強烈,他們常常把老師的贊譽、夸獎作為自己積極進取的動力。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心的交流,把距離拉近,做學生的朋友才能使學生在知、情、意等方面得與升華。融“智慧碰撞、情感交流”于一體的師生對話,更會保護和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自主活動、成功展現自己的需要,同時也帶來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怎樣和學生做朋友呢?

1親近學生,研究學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弊鳛槔蠋熞朴诮咏⒆?,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做老師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

了解學生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

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我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自己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老師崇高的威望。正因如此,我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

有部分缺少自信的學生,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有敵意,他們往往會認為教師有偏心,厭棄自己。由此,他會對教師抱著沉默、躲避、怨恨等態度,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這時,如果教師注意到了他們,對他們進行情感的培養,親近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用心去關愛他們,用感人的事例去激發他們,讓他們明白一些事中所蘊含的深刻的道理,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們聽得進,記得住,想得深,改得快。讓師生心靈的對話。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多與學生進行輕松、自然的心靈對話,才能成為學生信賴的大朋友。

3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克服缺點,努力上進的動力。教師常常要參與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特別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說些“悄悄話”,鼓勵他們參與集體活動。而對那些比較活潑的孩子則通過“悄悄話”,培養他們互相幫助,尊重他人的品質,適時播下集體主義思想的種子。如對一個躲在角落不敢參加集體活動的學生說:“干嗎不去跳皮筋嗎?瞧!他們活動的多開心,多帶勁,去和他們一起活動吧?!倍鴮φ谂d高采烈進行活動的學生則加以引導:“讇滓彩俏頤羌逯械囊輝保烊デ胨黃鴰疃傘!毖歡ɑ岱淺@忠獾亟郵芾鮮Φ慕ㄒ欏=淌θ綣奘鈾塹淖宰鸚?;味艥薔腿菀妝硐殖觥捌乒奩撲ぁ鋇奶群投粵⒌那楦校虼耍謎渙計返攏歡ㄒ厥友宰鸚牡吶嘌I樸詵⑾炙巧砩系納涼獾愫拖肝⒌慕劍笆備榪隙?、鼓愧話绣P諢疃釁舴⑺且饈兜階約菏羌宓囊輝保約旱囊瘓僖歡苯佑跋熳偶宓娜儆偈顧欽湎Ъ宓娜儆薏咚槍蘢∽約海種譜約翰渙計返灤形?

4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

培養師生感情,調節學生心理是矯正學生的不良品德好方法。有時,利用校外偶遇學生的機會。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家的學習或生活情況,鼓勵他們不僅在校做好學生,而且在家也要做好孩子,在社會上要做個好少年。如“你去哪里?星期天過得快樂嗎?”,“幫媽媽做事了沒有?”“作業完成了吧?有沒有困難?”等等,這樣,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如父母般的關懷,內心感到溫暖和親切。既要注意他們的一般特點,又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能一鍋煮,一刀切,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5師生共建“民主”的教學氛圍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對抽象概念掌握得不多,理論知識和社會常識都比較少,因此更偏于形象、具體的思維。要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放下“教師”架子,以真實又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流,消除學生的疑慮,讓他們敢與老師講真話,樂于和老師講心理話。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我能行”。不能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評判學生的勞動結果,因為任何的輕視和諷刺都可能讓學生從此緊閉心靈之門,不再與老師真誠地交流。因此,教師應積極支持并參與學生引發的問題的討論,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積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樹立自信。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無錯原則”。正面看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活動,理解他們可能出現的錯誤,允許、容忍學生的錯誤,做到“讓敢于發言的學生不帶著遺憾坐下”,“對每個積極參與的同學都畫上滿意的句號?!?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說過:“老師讓學生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消極的,都表現出來,是對學生最大的保護”。其實,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朋友的第一個要求。 與學生民主平等,真誠以待,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老師是學生的知心朋友。

猜你喜歡
自尊心榮譽感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與黨同心
農村文化月“千村計劃”“農民文學獎”發起人張一一:農民文學獎提升農民的榮譽感和幸福感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責任心培養措施
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用關愛讓單親孩子找到來時的路
淺談低年級學生動手操作的“放”與“不放”
信任與動機:學習的驅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