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兒子與情人》中母親對保羅性格的影響

2018-09-27 09:10鄧立蘭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性心理婚姻觀

鄧立蘭

摘要:《兒子與情人》的主角保羅的個性復雜,形成原因卻明顯,因為其母親的過分保護、溺愛與錯誤的引導。比如其膽小、敏感,欠健全的性心理與婚姻觀,模糊的階級認同心理,以及嚴重的俄狄浦斯情結。

關鍵詞:個性心理;性心理;婚姻觀;俄狄浦斯情結

中圖分類號:1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064-02

一、前言

DH勞倫斯是二十世紀英國最有成就且最富有爭議的作者之一。一生很多不凡著作,最具代表性的有:《兒子與情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秲鹤优c情人》是作者早期較為著名的一部作品,一直被看成是作者帶有自傳性的作品,書中主角保羅就是勞倫斯自己年輕時的再現。了解了保羅即了解了作者,有助于對作者其他作品的理解。那么保羅到底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呢,其成因又如何呢?

一般來說,人性格的產生,兒童時期受家庭的影響:兒童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摹仿中形成的,家庭對于兒童性格的影響很大,甚至決定其一生性格的發展。青少年時期受社會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但保羅性格的形成最主要受其母親的影響。

二、保羅小時候安靜、膽小、憂郁、敏感而自負的個性心理

(一)安靜而憂郁

他的憂郁與安靜,是先天性的。巴甫洛夫說“性格類型是動物生來就具有的一種神經活動形態——即遺傳類型。因為動物自出生之時起就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動物最后所具有的神經活動是由外在環境引起的類型特點與變化的合金”。我們知道胎兒在母體內其實是有感知能力的,保羅的憂郁性格是受其母親影響的,而且此影響甚至在其胎兒期就存在了。比如在保羅還沒出世前的一個晚上,莫雷爾夫人因為丈夫的又一次酗酒而與之發生了沖突,被丈夫推出了家門。走在院落的小徑上,莫雷爾夫人傷心、難過得渾身發抖。這時她覺得腹中的胎兒也燥動不安了。所以還在襁褓中,他媽媽就發現這個孩子的雙眼里透著沉重,雙眉微蹙,好象在盡力要理解某種痛苦似的。因為他是在父母的感情已破裂,是在母親不想要卻意外地降臨人間的孩子。因為對丈夫的愛已不再,母親認為保羅的出世就是場災難,所以這一章節被稱作:保羅的出世,又一場戰斗。而莫雷爾夫人,也把原先對丈夫的愛全轉化為對孩子們的愛了。特別是對保羅,她認為保羅是犧牲品,因此她要用愛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三、四歲的小保羅,體格贏弱,性格文靜得似女孩子,總是象影子一樣跟著媽媽,經常情緒低落,會沒來由地傷心哭泣。

(二)膽小、敏感、自負,具有破壞性

孩子總是在大人那里尋求保護,而在莫雷爾夫妻之間發生感情僵局時,妻子總是處于強勢的一方。本能地,孩子們也就偏向母親而疏遠父親。而莫雷爾夫人作為母親,也從沒有樹立父親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比如有一次莫雷爾先生在同妻子發生沖突之后離家出走,幾個孩子都覺得很緊張、很不安,但母親只是輕視地對孩子們說,“他不會走遠的,一點不用緊張?!边@樣,父親總是處在受排斥的一方,孩子們既怕他又恨他。保羅更是膽小又敏感,且這種個性也影響了其同外界的接觸,妨礙了其獨立性的形成與發展。他第一次找工作以及后來與瑪麗亞姆的交往,皆是在母親帶領下進行的。

另一方面,保羅非常具有破壞性。比如第四章有段描寫了保羅報復性地把姐姐安妮的洋娃娃焚燒了,原因是保羅無意中踩了洋娃娃一下,而安妮卻很傷心地哭了,所以他要報復。

心理學告訴我們,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的力量與自主能力得不到發展,這樣的孩子離不開母親,其總覺得外面不安全,因為母親代表著安全與保護。但在母親那里,他卻成了其可依靠的支柱。因此,他自視甚高,總貶低別人。

按照馬斯洛的心理學理論,如果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不能履行其職責,對家人尚不能坦白誠實,會讓孩子感覺不安、焦慮、充滿仇恨,會覺得其基本的安全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在心里也就會產生蔑視、忿恨情緒,特別是對父親,因為孩子會認為是父親擾亂了其對秩序與價值的需要,因此就會變得自私并具有破壞性。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過:“嬰兒需要母親無條件的愛,但六歲以后的兒童則需要父親的愛,需要他的權威與引導?!蹦敲?,父母之愛中一方的缺失,就會對兒童性格的形成造成重大影響。但莫雷爾先生的墮落,莫雷爾夫人應該負責。

三、青年時期的矛盾而模糊的階級認同心理

首先,保羅對那些同他父親一樣處于社會下層的群體,他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認為自己就是平民中一員,認為他們有生活、有熱情、懂得愛與恨,卻又對他父親那樣的平民很輕視;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并不遜于中產階級。他選擇對象時表現得很迷茫與無所適從:他喜歡的瑪麗婭姆與克拉拉均是下層人物,卻都是接受了中產階級觀念的女性。保羅在內心里又不想依附于富裕的中產階級,對那些女子不多看一眼。而母親則不斷強化保羅心理上的優越性,不斷地暗示保羅,他與他父親那一群體是不同的。保羅最終還是與瑪麗婭姆與克拉拉分手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屬于什么階層。

四、欠健全的性心理與婚姻觀

保羅認為婚姻對一個女人來說是絕對重要的,好的婚姻應該是夫妻之間有火一樣的激情。真正的激情,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哪怕只持續三個月。即便如他父母,雖然在一起只有開頭幾個月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和諧的,但他認為他們曾有愛情。正是這種雙方結合在一起時的巨大、強烈的情欲之火的體驗滋潤著人的靈魂,使人能夠不斷成熟。而保羅這種觀念的形成,全部是來自于對母親的盲目崇拜。而且他的婚姻觀只時意念上的,他的行為與理念是矛盾的。弗洛伊德指出:“成人在意識中喜歡把母親看成是無可指責的道德圣潔之人格化,而這將構成一種潛在的心理障礙?!彼栽谟姓系K的保羅心目中,父母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他們的殘破婚姻是成功的。書中另一女主角克拉拉對保羅只想在肉體上占有他;而麗婭姆純柏拉圖式的愛情以及她對其絕對的精神占有同樣讓保羅感覺窒息。保羅自己對瑪麗亞姆也只有情愛而沒有性愛,對克拉拉卻只有性愛,而沒有情愛。他可以今天要了瑪麗亞姆,過幾天就要同她分手,表現出極不成熟、極率性的個性心理品質。所以瑪麗亞姆生氣地說:“我說過你十四歲,其實你是個只有四歲的孩子”。保羅之所以有如此表現,一切皆源于他與母親間的病態的愛。母親不但沒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體處處左右著他與其他女性的交往。而兒子根本不明白這都是為什么?母親的言行已經嚴重混淆了保羅的婚戀觀。連保羅自己都說,有母親在,他是找不到女朋友的。非正常的母愛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保羅成年期的心理,從而最終導致了他無法與其他女性建立健康、和諧、完美的關系。即使有交往,交往的對象也是那些象他母親一樣的女性:瑪麗亞姆是其精神上的母親,而克拉拉則是肉體上的母親。

五、俄狄浦斯情結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兒童在三歲到六歲這一人格發展的第三階段會選擇對象,對某些人會產生深深的偏愛,而男孩愛的第一個對象通常是自己的母親,形成“俄狄浦斯情結。弗認為這一情結對于個體人格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當這一情結得到解決或被抑制之后,兒童的人格才有可能性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繼續向前發展。否則兒童雖然將在生理上長大了,但其人格發展卻仍處在第三階段,并導致個人心理失常,甚至可能患精神疾病”保羅就是這樣一個人格發展停留在第三階段,生理成熟而心理卻未能成熟的男人?!八冀K不能越過嬰孩與母親之愛的階段,不能建立起適當的超自我觀念來抑制他違背道德倫理的本能沖動,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健康的發展?!睋Q句話說:保羅的戀母情節沒有得到合理解決與抑制。兒童戀母是天性,母親應該給兒子正確的引導,而不能誘發并加重兒子的這一情節。但莫雷爾夫人沒有。當保羅送給她一個小禮物時,她說話語氣與行為表現就象個小情人接受信物一樣;當保羅同瑪麗亞姆開始戀愛時,母親表現得那么嫉妒。保羅不明白母親為何反對他同瑪麗亞的交往,也不明白自己為何一想到母親就要恨瑪麗亞姆。按照弗洛伊德心理學觀點,母子二人均有嚴重的‘俄狄浦斯情節。作為社會人的一系列的倫理道德規范限制了他們的愛只能是精神上的,但是漸成熟的保羅多么渴望靈與肉和諧的愛啊。所以他一有機會就設法逃脫,去瑪麗婭姆那里。而在短暫的逃離中,他又常常被母親那無形的精神枷鎖牽引著,痛苦得不能自己。而瑪麗婭姆也象母親一樣,所以最后他決定與她分手,因為他不想又有一個母親。但在潛意識里,他還是無法真正獨立起來。對母親,他的感情是復雜的:愛著同時也恨著;過份依賴母親卻又竭力想擺脫其束縛。所以從作品結尾部分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意識要擺脫這種潛意識的情感危機,擺脫這種命運,最終不是殺父而是殺母。

六、結語

保羅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親的不正常。首先是父母的草率婚姻;其次是惡劣的家庭氛圍;再者是母親對兒子錯誤的情感寄托以及對兒子情感發展與個性心理的錯誤引導等,導致兒子欠缺獨立的人格。雖然勞倫斯認為工業化的生活與文明使人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惡劣了,特別是(男女)夫妻之間。在筆者認為,勞倫斯的觀點有其時代的局限性的。也有認為是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不健康的社會關系導致了保羅的悲劇,這也是帶有偏見的。

猜你喜歡
性心理婚姻觀
健康中國背景下老年人性生理、性行為和性心理研究的現狀
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存質量及負性心理狀態的影響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廣州市部分高校大一學生性心理和性行為的現況調查
《傲慢與偏見》的婚姻觀
淺談青少年性心理網絡色情問題凌浩
從電影《藍色茉莉》和《賽末點》看兩性的婚姻觀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及對策研究
毛澤東早期的婚姻觀探析
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