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盎ヂ摼W+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的研究

2018-10-15 01:25吳忠坤
青年與社會 2018年16期
關鍵詞:思政教育互聯網

吳忠坤

【摘要】本文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大背景下,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研究、構建…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高素質的思政隊伍、健全的管理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內容”五位一體的高?;诨ヂ摼W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模式,主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構建新路徑,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凸顯主流意識形態,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為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思政教育;路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的概念,而較早提出“互聯網+”的概念的是2013年馬化騰、馬云和馬明哲?!盎ヂ摼W+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逐漸進入學術前沿的問題。

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國家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針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指出“要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加強學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建設,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把握好“高、實、嚴、新”四個方面。其中的“新”則是要在當前“互聯網+”、“微時代”時期,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努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性和人文性教育,不斷開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一、研究意義

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互聯網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研究當前“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現階段來說有較強的實際和理論意義,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一是以“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研究作為切入點,主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構建新路徑,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凸顯主流意識形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大學生積極參與互聯網的行為需求和內容需求,構建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和學生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和內容。

二是研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綜合素質培養、傳播正確的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亦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也為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貢獻。

二、“六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模式的構建

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研究、構建“‘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高素質的思政隊伍、健全的管理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內容”五位一體的高?;诨ヂ摼W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模式,“六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模式如圖1-1所示。

(一)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

在“互聯網+”環境下,完善和優化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搶占網絡思想政治高地,營造全新的網絡文化氛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時間,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橫向和縱向教育。因此根據新形勢下,構建“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方式。一是積極推進易班建設和活躍工作,易班平臺是教育部自2007年開始推行,2018年廣東省全省高校全面推行的互聯網平臺,是國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打造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生網絡互動社區;二是構建基于微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微信是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截止2017年12月微信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且在校大學生基本為活躍用戶;三是積極推行高校大素質教育平臺,讓大學生在校的學習和活動的軌跡在平臺中記錄下來,使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獲得大學生在校的第一手大數據信息,為進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礎數據。

(二)高素質的思政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打造過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在習近平新時代和互聯網環境下,無疑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是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師的素質。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識結構,使高校教師具備較強的信息能力,主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敏感信息,增強信息處理與傳遞能力,做好網絡信息的自覺維護這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者;二是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常因缺乏足夠的網絡知識培訓,導致與大學生溝通交流時存在技術障礙,同時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新媒體平臺的普及,許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易班、微信和微博中開設個人賬號,通過新媒體與學生交流,建立較為緊密的師生關系?;诖?,應該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網絡知識培訓,提升運用新技術的能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互聯網+”環境下,能夠既掌握思想政治知識,又有一定的網絡技術能力,真正引導大學生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切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健全的管理機制

2005年國家出臺《中國互聯網網絡行業自律公約》,2009年頒布《電子論證服務管理辦法》,但以上均為宏觀規范,這就要高校在面對“互聯網+”環境下的沖擊和挑戰,需制定嚴格且健全的管理機制,建立以預防、監控和引導的管理機制,完善制度體系,來化解突發的互聯網事件,達到安全、穩定、和諧的網絡環境。

(四)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準確把握“互聯網+”環境下的規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需要更新,正確認識“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建立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的教育觀念體系,才能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的創新打好扎實的基礎。

(五)思想政治教育新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互聯網+”環境下需要進一步的豐富,特別是要強化網絡公德與網絡安全教育,堅定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使廣大大學生能在互聯網風起云涌的社會思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嚴明的政治立場。

在“互聯網+”環境下,以上五個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實踐路徑,同為一體,共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考

“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中無論是易班平臺、微信平臺和大素質教育平臺,因學生數眾多,交互時間長,其交互數據以時間序列存儲,其體量大,造成數據存儲與數據挖掘難度高,數據表述復雜,有效數據轉換成信息字段難;

易班平臺、微信平臺和大素質教育平臺的用戶粘度提升策略的實施難度大,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粉絲”粘度關聯因素變量研究缺少理論模型,實證分析研究有待深入。

四、結語

構建“‘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高素質的思政隊伍、健全的管理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內容”五位一體的高?;诨ヂ摼W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路徑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是搶占網絡宣傳主陣地的新需要,是當前大學生素質提升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R].2017.

[2]竇麗華.“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2017,34(12):74-76.

[3]成燕,李金平.“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有效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高教學刊,2016 (13):215 - 216.

猜你喜歡
思政教育互聯網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