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當前糧食安全隱患和對策

2018-10-16 02:59周霽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29期
關鍵詞:耕地面積隱患耕地

周霽

我國糧食安全當前存在著耕地面積逐年下降、糧食缺口日趨嚴重等諸多隱患。當務之急是要深入貫徹實施好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糧食安全與國家安危存亡和社會安寧穩定密切相關。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增”。與此同時,我國糧食自給率已經從2004年的95%以上降至2017年的82%左右。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要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牢牢端穩14億中國人民的飯碗。

一、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一)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危存亡?;粮裼幸痪涿裕骸罢l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糧食在經濟全球化的博弈中已經超出食物的范疇,成為不同經濟體手中的戰略籌碼。如果我們過于依賴國外糧食進口而忽視國內糧食生產,必將受制于人。目前,全球每年谷物貿易量大約6000億斤,占我國年糧食消費量一半左右。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要自覺承擔起大國責任,不可能依靠進口糧食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

(二)糧食安全事關社會安寧穩定?!昂榉栋苏?,食為政首”。糧食是人類食品的主體,充足的食品是社會穩定、百姓健康、經濟發展的前提。歷史反復證明,糧食一旦出問題,后果不堪設想。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物質匱乏,糧食、食品和生活日用品長期供應不足。我們如果糧食工作做不好,人民群眾吃糧安全得不到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就無從談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能是一句空話。

二、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正視糧食安全隱患

中華民族當前正處于一個強勢崛起的時代,身處偉大時代,肩負神圣使命,我們更應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正視我國的糧食安全隱患。

隱患一: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根據2017年4月國土資源部公布的《2016中國國土資源公報》,2016年全國因建設占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約33萬公頃,通過土地整治、農業結構調整等增加耕地面積約29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保有量約為20億畝。上述數據只是官方數據,很多專家私下推算得出的結論是,2015年我國就己經突破18億畝的耕地紅線。

隱患二:糧食缺口日趨嚴重。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3億噸,較上年增加13.9%,糧食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超過了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五分之一。農業部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糧食產量將上升到5.54億噸,但糧食需求大約為7億噸,有近2億噸的缺口?!督洕鷮W人》發布的《2017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中,我國排在45位,西方國家的糧食安全指數大大領先于我國。

隱患三:糧食市場外資控制。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被以美國ADM,邦吉、嘉吉和法國路易·達孚為首的四大糧食跨國公司控制。這些國際巨頭資本雄厚,野心極大,正在加緊中國糧食領域的全面布局,并已逐漸進入了上游原料倉儲、糧食加工、糧食銷售等各個領域。等他們完全掌握中國糧食流通領域之后,我國糧食安全將無安全可言了。

隱患四:棄耕拋荒時有發生。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滯后,使得和葉也成本增加,抗風險能力下降。農民戲稱,幣附也一年的收入還沒有打工一個月的收入高。2004-2015年,我國外出農民工數量10年來增長48%,農民工總數維持在2.7億人左右。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脫離農業生產,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婦女年老體弱無力耕種土地,棄耕拋荒的現象時有發生。

隱患五:食品質量令人堪憂。我國長三角地區、華南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土地污染嚴重,部分城市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的耕地甚至高達50%。市場上食品添加劑和激素的使用泛濫成災。正常喂養要一年的豬添加激素后只需三個月就推向了市場,正常喂養要半年的雞添加激素后只需要28天就可長大。還有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也過多使用了化肥和農藥。中國癌癥患者數量驚人,與環境污染嚴重、食品質量低劣有直接關系。

三、采取科學有效措施,落實糧食安全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從世情、國情、農情出發,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我們當務之急是要緊扣環保、耕地、科技、政策、農民這些關鍵點,采取科學有效措施,實施好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一是要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節約利用資源,、保持生產清潔、促進產業鏈循環、加強廢棄物處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面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二是耕地紅線必須要嚴防死守。耕地是糧食生產無可替代的載體,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把耕地減少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持耕地面積基本穩定。在保耕地數量的同時也要保耕地的質量,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三是要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鼓勵發展形式多樣的農業規模經營,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全面推進合理輪作和間作套種,保護土壤層不被破壞。糧食主產區尤其要加強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高穩產高產農田比例。

四是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我國農業科技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今后要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提高糧食增產潛力。農業科技創新推廣,一方面要走出去,注重從國外引進新技術、新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我創新,加強科研攻關,不斷增強我國農業科技實力。

五是要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我國作為糧食進口大國,應開拓多元化進口渠道,形成全球供應鏈,積極開展糧食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方面的國際合作,謀劃全球化布局,不斷提升競爭能力,爭取國際糧食貿易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猜你喜歡
耕地面積隱患耕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隱患隨手拍
隱患隨手拍
互聯網安全隱患知多少?
隱患隨手拍
保護耕地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發布耕地面積超過19億畝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