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涉稅法律風險與防范思路

2018-10-16 02:59李希章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29期
關鍵詞:稅收法律暫行條例辦稅

李希章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放松了對企業準入的管制,極大的促進了企業數量的增加。但企業成立以后,需要辦理涉稅事項,其中存在法律風險。本文從企業的概念與分類談起,概述稅收法律法規,比較不同類型企業的涉稅區別,重點分析企業涉稅法律風險,提出防范思路。

一、我國企業涉稅概述

(一)我國企業的概念與分類

企業指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服務活動的經濟組織。我國企業一般按照資本構成、責任承擔形式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制企業。企業必須依法納稅,不同類型的企業涉稅略有區別。

(二)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律法規的總稱,是稅務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就實體法而言,目前國家對開征的18個稅種制定了相應法律法規。企業所得稅法是由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個人所得稅法、環境保護稅法、車船稅法、煙葉稅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資源稅暫行條例、房產稅暫行條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契稅暫行條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印花稅暫行條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是國務院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進出口關稅條例是國務院根據海關法的有關規定制定的行政法規。除個人所得稅以外,我國企業都有可能成為以上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納稅人。企業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等款項,還會成為稅法規定的扣繳義務人。就程序法而言,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稅收征收管理法。稅務機關依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對各種稅收進行征收管理。

(三)不同類型企業的涉稅區別

公司是企業法人。我國公司法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形式,這兩種公司形式在涉稅問題上沒有區別,但公司再設立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涉稅是有區別的。子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獨立納稅,而分公司不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企業所得稅需要與總公司匯總繳納。合伙企業是非企業法人,存在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兩種形式。合伙企業與公司在所得稅繳納方面存在區別,由于其不是企業法人,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按照稅法規定由合伙人分別繳納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也不是企業法人,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由投資的自然人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我國企業涉稅法律風險

(一)法律環境產生的法律風險

我國企業涉稅法律環境復雜,存在較多法律風險。就稅收立法而言,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是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制定的。但稅收立法,落后于改革開放的步伐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稅收立法層級較低。立法法規定,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這里的“法律”僅只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制定的法律。目前開征的18個稅種,僅5個稅種制定了法律,其余尚停留在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層級上,具體制度大部分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部門規章,尚未完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稅收立法層級低伴隨著立法內容不嚴謹,廢、改、立隨意性較大,給企業帶來較多涉稅法律風險。

就稅收執法和稅收司法而言,執法活動和司法活動的相關制度尚不完善。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較多,但作為稅收執法主體的稅務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執法專業程度不夠高。稅收法律法規授予了執法主體較大的執法自由裁量權,對企業部分納稅方式可以核定征收。但稅收執法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督,執法主體用權不規范,服務不到位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企業同稅務機關在納稅問題上發生爭議時,不能直接尋求司法救濟,而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決定繳納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必需的財產擔保,然后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對行政復議決定仍然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F實中,企業起訴稅務機關的情況極其少見,但并不是說企業與稅務機關在納稅問題上極少發生爭議,而是多數情況下企業選擇了服從。這是我國企業由于法律環境的原因,產生的法律風險。

(二)納稅觀念產生的法律厲側盜

納稅觀念是納稅人涉稅守法方面的主觀因素。稅收具有無償性的特點。國家對企業征稅,不需要直接償還,也不需要給企業直接報酬。企業向國家繳納稅款,是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會減少企業的利潤,減少投資人的分配所得。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投資人也是希望分配所得越多越好。因此,一些投資人和企業管理者鋌而走險,利用“陰陽合同”等手段偷逃稅款。這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辦稅水平產生的法律風險

我國企業納稅需要自主計算稅款,主動納稅申報。企業辦稅水平如果不合格,計算稅款錯誤,納稅申報不及時,都會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限辦理納稅申報,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企業還需要按稅法要求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設置、保管帳簿、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正確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正確使用發票,支出款項取得合法合規票據以及履行扣繳義務人的責任。否則,企業將產生涉稅法律風險。

三、我國企業涉稅法律風險防范思路

(一)優化企業涉稅法律環境

我國立法機關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升稅收立法層級,完善稅收法律法規制度。國家向企業開征新的稅種,應該一律由法律進行規范;并且將現行由國務院行政法規進行規范的稅種上升為由法律進行規范,同時廢止有關稅收的暫行條例,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為總體改革任務,優化企業涉稅法律環境。

稅務機關應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稅務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應提升稅收征管水平,幫助企業及時化解涉稅風險。首先,提升信息化征管水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手段簡化稅款申報繳納流程,及時向企業推送涉稅風險信息。其次,提高稅收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對企業辦稅服務管理。倡導廉政之風,企業不應主動向稅收執法人員行賄,稅務執法人員更不能利用職權索賄受賄。最后,加強對稅收執法的監督。不僅稅務機關內部需要有層級監督,紀委監委以及審計機關也應重點對稅務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

美國設有稅務法院,德國設有財政法院,專門審理有關征稅、關稅等涉稅糾紛。我國尚無專門審理涉稅訴訟的單獨稅務法院,但也應改革涉稅訴訟立案起訴、審理、判決等相關制度,通過司法途徑及時化解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涉稅糾紛。

(二)樹立依法納稅正確觀念

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憲法規定,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企業作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經濟組織,更應該承擔起依法納稅的責任,樹立誠信納稅觀念。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領導層,尤其是私營企業主大多不重視涉稅法律風險,甚至根本就沒有依法納稅的意識,造成企業納稅不規范,面臨的涉稅法律風險較高。我國開始建立稅收信用體系,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企業再利用“陰陽合同”等手段偷逃稅款,將被列人納稅失信人名單,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將受到失信懲處。因此,我國企業及其管理者、投資人應樹立依法納稅的正確觀念。此外,誠信納稅的道德宣傳,在企業涉稅法律風險防范中也居于重要地位。

(三)提升辦稅人員工作水平

我國企業應重視防范涉稅法律風險,提升辦稅人員工作水平。第一,建立企業稅務管理組織體系,明確辦稅人員權利和職責。防范涉稅法律風險責任重大,賦予辦稅人員的權利應與責任相匹配,辦稅人員有權拒絕接收不符合稅法要求的票據。第二,加強對辦稅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充分掌握和運用稅收法律法規,及時準確計算出應納稅款,順利完成納稅申報。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也可由稅務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代理企業的涉稅事項。第三,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根據企業經營特點,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建立涵蓋防范企業涉稅法律風險的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的信息管理系統。第四,重點關注企業重大事項,跟蹤監控涉稅法律風險。對于稅收法律法規規章未明確的事項,及時與稅務機關溝通協調,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涉稅法律風險。

猜你喜歡
稅收法律暫行條例辦稅
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的基層實踐與設想
微商稅收征管現狀及對策分析
新稅引入與中國稅收法律體系之近代化
河北國稅開設“云辦稅廳”助力“營改增”
發生分歧時該如何執行當新舊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
圖 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