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錨理論視域下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和擇業趨勢

2018-10-17 08:10阮霄羽
現代經濟信息 2018年22期
關鍵詞:就業心理女大學生

阮霄羽

摘要:目前,大學生大多都是2000年左右生人,在他們的心目中,求職就業的理想目標就是錢多活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與此同時,在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過程中不難發現,性別差異仍然具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在這一大背景下,當代女大學生的求職擇業狀況仍然處于劣勢狀態,亟待全社會及各個高校相關部門對女大學生就業時的心理危機及擇業趨勢做深入的調研。

關鍵詞:職業錨理論;女大學生;就業心理;擇業趨勢

在高校的課堂上,我們發現,不論各個專業,女大學生和男大學生無論是在專業課程的學習成績方面還是在學生會組織的工作和管理層面,都呈現出水平相當的狀態。在個別如語言溝通類、管理類、醫護類等專業中,女生的表現甚至比男生更勝一籌。然而,由于幾千年來我們的某些歷史沉積問題和文化偏見問題,女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往往顯得異常被動。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率并不樂觀,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女大學生的就業心態的變化及擇業趨勢具備其特殊性。

歷數種種影響女大學生就業現狀的理由和因素中,排除個別用人單位和崗位(由于一些外在原因)在招聘時特別強調性別選擇外,女大學生自身在就業求職的整個過程中經歷的心理準備、變化及其擇業過程中的個體選擇的差異性也應該倍受重視,且這些因素大大地決定著她們的職業選擇。

職業錨理論又被稱為職業定位理論,來自于一個關于就業的調查研究。該研究是由施恩教授組織,歷時長達十余年的一個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調查。該調查包含了面對面訪談、跟蹤調查研究、人才測評體系、公司調查研究、問卷調查研究等多種形式,最終試圖分析總結一種關于個人職業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成果。錨,一般而言指的是船錨,將錨投入水中,拋在水底,可以使船只停穩。職業錨,顧名思義,是指一個人在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過程中,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東西,這種東西或者價值觀對他(她)而言至關重要,即即使當個體不得不做出舍得的選擇時,他(她)也絕不會割舍掉的東西。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而言,即一個人在做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時時刻刻圍繞且絕不能放棄的核心。

在心理學上,“職業自我”是指個體對自身職業傾向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包括對個體自我職業特征的了解。個體自我職業特征是指個體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表現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是有別于他人的在職業選擇上的表現,具體包括個人能力、氣質類型、興趣愛好、個性性格,職業需求、職業發展動機等等不同因素。毋庸置疑,這些個體職業傾向勢必會導致個體在職業和崗位的選擇和發展過程中,對某些職業類型、就業方向、崗位設置等的個人偏好。

近些年來,天津市婦聯聯合天津市社會科學服務部門一直致力于女性民生問題的調研項目,其中一檔節目——“我關注,她生活”節目持續升溫,得到一致好評。來自天津市屬四所不同學科背景的高校女大學生在實地訪談中表示,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到薪資待遇和收入報酬這些外部因素外,新時代女大學生對于自身對于職業和崗位的“興趣”與“愛好”的定位也大大提升。在被采訪的女大學生中,眾多女生表示“我肯定要找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工作,因為喜歡才能夠堅持,才容易做出成績”、“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能得到成長的,就算累點兒也沒問題,完全可以接受”、“這個單位的企業文化一定要和自己搭,否則工資太高也找不到歸屬感”,“老板或上司一定要公平公正,我可以付出我的全部力量,但也希望有所回報,至少在精神上需要得到激勵,這樣的團隊才能激發人工作的動力”等等。由此可見,“興趣”與“熱愛”成了新時代女大學生就業價值觀中的高頻詞匯。當前女大學生們在考慮職業時最關注的點,即個人的情感感受、體驗、自身幸福感、企業文化、人文環境等軟性因素。與此同時,她們還更關注工作環境的質量和舒適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單位在用工上性別是否具有歧視或不平等,是否重視女生婚假產假哺乳期等的福利問題,也是女大學生們非常關注的點。

實然,社會和國家非常重視的民生問題之一——就業,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大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順利畢業、就業質量如何等問題一直是成千上萬家庭迫切關注的問題。當代女大學生就業價值觀更加多元化。時代在變化,每一代人的思想在變化,每一個個體在面臨就業求職時的出發點和決策點也在發生變化。每一個人做出決定都標記著明顯的時代烙印。新時代的大學生與互聯網時代相促相生,無法割離。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網絡對于這一代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女大學生的擇業價值取向也存在其特殊的意義。據統計,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很多女大學生表示愿意和傾向于選擇一些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工作。她們認為無論是從求職信息的搜索還是對于用人單位的了解,直至面試、錄用,互聯網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她們在就業求職過程中的盲目性和焦慮感。更有的女生認為,互聯網為她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所學的專業以及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很多交叉專業和行業,由此,使她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更對交叉學科和行業感興趣。

在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大發展的今天,很多學生坦言,在網絡的世界里不會失業。女大學生們也更加有意思地去培養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勇于去嘗試互聯網+相關的比賽和活動,將網絡技術視為一項通識課來學習和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對于職業的認知和規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更加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可以通過習得而不斷調整的。當一個人進入職場后的初期,他會根據自身工作的環境和情境,經過日復一日積累的工作經驗,逐步構建自己的職業錨。在工作過程中,他(她)在工作經驗的自省過程中逐漸構建起自己的職業選擇動機、職業價值觀和職業興趣匹配度。一個崗位是否能夠達到自我滿足,是否能夠促進職業成就感,是職業錨的重要組成因素。在一個個體同他的工作環境不斷磨合相互作用的實際過程中,他的職業錨在不斷的變化、調整,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最后,建議當代女大學生在求職、就業、擇業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女性自身的職業能力優勢,例如,女性往往善于表達,有著較高的人際溝通交往能力,能夠很好地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或解決問題。在形容一件事物或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情感沖突、觀點見解等時,女性相對于男性而言,具有異常突出的優勢?;谝陨蟽瀯?,女性非常擅長從事關于語言翻譯、播音主持、咨詢培訓、客服服務的人際交往、文件歸納、外事接洽類與整理類的工作。類似的工作既符合女性的職業優勢特點,又能使女性在工作中充滿職業成就感。有比如,女性天性思維縝密,充滿想象力、動手能力強、想問題嚴密細致且周到全面,如果從事類似服裝設計、形象管理方面的工作,或者作為語言文學評論家、電影電視的影評人、演員或舞者等再合適不過了。有些女大學生可能認為,自己當年選擇專業時沒有經過過多的考慮,選擇了機械類這樣不太適合自己的專業。即使如此,女大學生也完全可以通過第二學歷的學習或者繼續教育等形式加強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增強自身的職業能力。

女大學生在面臨求職應聘時不同與男生,她們更傾向去選擇一些大中型城市或省會城市就業,對于一些地處偏遠、生活條件困難、經濟落后的地區往往不予考慮。這與女大學生考慮自身將來成家及家庭生活水平有關。87%以上來自農村的女大學生表示畢業后不愿在回到自己的家鄉(小鄉村),她們表示寧可“月光”也要在大中型城市“堅持”下來。盡管現在社會給予女性的獨立發展空間逐步增強,高校內也出現了不少“女漢子”,但總體而言,由于女性在心理層面上而言依賴心理較重,所以在就業時也經常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盡可能地聽從父母、親朋好友的建議和意見,這樣往往導致女大學生就業時會略顯優柔寡斷。建議女大學生仍然加強自身對于求職就業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和認知,做到“人職匹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利用霍蘭德個性一職業類型匹配學說,了解自己的性格適合的職業類型,是否屬于現實型、學者型、藝術型、社會型還是傳統型。能夠從事一個令自己愉快、感受到成就感、與自己興趣愛好匹配的工作,更容易開展自身職業生涯規劃。

與此同時,建議廣大女大學生能夠根據環境轉變自身求職擇業理念,確立長遠的職業目標和詳盡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不斷調整自身對職業的期待和要求,樹立先就業一后擇業一盡量創業的就業思路。

總之,大學時期,是一個人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形成爭取職業觀的關鍵時期。對于女大學生而言,正確就業觀擇業觀的形成過程也是從象牙塔逐步走向社會的理念過渡過程。建議女大學生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對自身的職業期待過高,總覺得自己具備了比一般人較高的行業理論素質就驕傲自滿。在現實的就業市場上,大學畢業生僅僅是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沒有社會閱歷,缺乏職場技能的“小白”,而不是什么“高級知識分子”。職業錨的理論告訴大家,在大學期間盡量多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擴充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了解自己的專業走向和就業發展趨勢,畢業后先就業,逐步積累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然后再考慮擇業。入股條件允許和具備,鼓勵女大學生創業,發展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猜你喜歡
就業心理女大學生
農村籍大學生就業意向及其特點分析
淺析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高職學生就業心理素質的培養
六字訣健身氣功鍛煉對女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影響實驗研究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