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優化及其人才能力培養研究

2018-10-17 08:10徐淑新
現代經濟信息 2018年22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

徐淑新

摘要:大數據時代以其海量的數據、快速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推進會計信息系統的整體進步和提升。會計行業在大數據環境的影響下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勢,要求會計人才具備會計、財務管理以及財務分析決策的能力的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因此,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優化教學環境、優化師資力量,進行人才能力培養。

關鍵詞: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人才能力培養

未來需要的會計人才是能充分利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云技術等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會計信息進行的財務分析、處理、評價與應用。但是,目前高校對會計人員培養,還是停留在利用會計信息系統軟件進行相關賬務的處理,對數據庫中有用數據與會計信息提取分析很難做到。因此,高校為了培養新型的會計人才,以滿足將來企業信息化的需求,必須進行《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優化,顯得更加重要。

一、優化課程體系

2017年5月4日,徐少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金蝶云發布會上,將原“金蝶ERP計劃”更名“金蝶云”,互聯網時代的金蝶云將適應未來的需求。2018年7月19日,IDC(國際數據公司)發布最新《中國公有云市場2017年下半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公有云市場整體規模達到40億美元,SaaS市場的增速高達40.1%,其中,金蝶在2017年中國企業級SaaS廠商銷售收入占比7.2%,超過國內外廠商,位列第一,“云是金蝶的未來,金蝶在服務領域,只做第一”,金蝶董事會主席徐少春去年在金蝶云大廈奠基儀式上的喊話,再一次證實所言非虛,取得如此成績,與金蝶極其堅定的云轉型密不可分。在這樣的大數據時代,就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會計信息化教學的模式。然而,許多高校教學還是以傳統的用友ERP-U8或金蝶K3等會計軟件作為操作平臺,進行會計信息系統的信息化教學,主要采用講與練的方式進行。教師的授課內容主要以計算機環境下的賬務系統的為主要的操作內容,進行初始化設置、日常業務處理、期末處理、出報表,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對軟件實際操作能力,在賬務系統中,完成憑證的填制、憑證的審核、記賬等日常業務處理;進行期末調匯、自動轉賬、結轉損益等期末處理以及報表編制與調整。這種教學方式只是通過一整套模擬資料,完成會計循環的反復練習,使學生能夠在模擬的環境下,熟練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過程,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培養新型的會計人才,也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未來的需求。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人員的未來的價值是財務分析的能力,這就要求財力人員逐漸向分析型、顧問型、決策型的財務人員轉變,成為一個整體的思維者,會計的職能從簡單的核算提升到企業整體績效方面,提高經濟效益服務,財務人員需要全面掌握“財務+管理”知識,具有財務管理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這些能力創造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可以保證財務人員在無人時代不被淘汰。倘若,《會計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不進行改革,不能夠適時做出調整,將使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理論教學,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的局面,不能實現大數據時代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將與企業的人才需求脫軌。

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在《會計信息系統》課程之前,先開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信息相關會計專業課、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開發軟件等課程,讓學生學習軟件開發等相關知識。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開發技術,能夠從整體上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功能,從系統的角度上理解,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各個子系統內數據交換和共享,系統與外界其他系統形成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優化《會計信息系統》教學環境,建立會計情景教學模擬實驗室

模擬企業財務崗位分工的真實情景,環境仿真,構建了完整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通過創設模擬一家企業真實的會計情景,讓學生主觀上了解企業,從籌建到經營的真實業務,采用社會上廣泛使用的最新票據,精心挑選案例的每一筆業務,以最簡潔的案例,體現最全面的知識點,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熟悉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每個部分的工作職責,業務涉及了工商局、稅務局、銀行、人社局等實訓單位,清楚企業運作的基本流程,以及讓學生模擬會計角色,頂崗會計、出納、會計主管等實訓崗位,理解及實現數據的傳遞。通過模擬企業真實的情景,學生對開辦和籌建新的企業有了初步認知,能夠加深企業運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業務,然后就可以開展遞進式的教學,先進行財會手工操作、以此為基礎進行會計電算化實訓,逐步實現會計信息的形成,提取數據和會計信息,進行財務分析與決策,將學生培養成懂經濟經務分析,能進行會計操作,又能運用會計信息技術進行企業管理的綜合型社會需要的人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做到了理論知識和實操相結合,理解企業內部組織以及企業上下游外部組織關系的業務管理流程,清楚企業組織內部各崗位工作與其他崗位業務之間的聯系和數據傳遞的影響,讓學生不斷鞏固熟練知識要點,根據相應組織崗位,能夠按照任務要求完成相應的會計工作;提升學生將來從事會計領域的記錄經濟業務能力和經濟業務信息分析判斷的能力、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師資力量

“互聯網+”的時代,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師也要與時俱進,更新知識結構,了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掌握財務共享等新技術手段,合理有效的運用“互聯網+”時代需要的專業知識,承擔相應的教學工作,將前沿新技術和新方法向學生傳授;優化師資力量是刻不容緩的,勢在必行。在目前的形勢下,可以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優化師資力量;請進來,邀請企業的從事會計信息化專家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和指導,加強對云計算、大數據的了解,這樣也可以讓講授會計學的教師了解云計算、大數據等到新技術和新方法,在當今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方面運用情況和發展趨勢,促進教師提升學習前沿知識的動力;送出去的方法是,定期選擇部分教師到校外的知名的軟件公司學習培訓,學習云財務軟件的設計、開發、操作,復合型人才培養與研討;讓教師更快地了解在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的發展和需求,勝任“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四、人才能力培養

在大數據的會計時代,未來財稅系統將實現人工智能化,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憑證錄入等日?;顒訉⒂捎嬎銠C根據原始憑證實現自動錄入和審核,也會自動計算稅費、自動付款,自動智能合并報表,財務流程的全過程可能會完全由人工智能完成,而且財務處理效率將大大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主要聚焦在會計信息的分析著重為企業進行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所以《會計信息系統》的教學應借助云技術對大數據的充分挖掘和分析,針對企業管理部門編制計劃、作出決策、控制經濟活動,記錄和分析業務,“捕捉”和呈報管理信息,解決會計信息孤立、決策滯后等難題,實現會計與業務一體化。因此,高校應圍繞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云計算先進信息技術的助推,順應財務變革,讓數據更加立體多維,培養新的具有財務管理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會計信息化應用型人才。

大數據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管理面臨更多新的挑戰,需要在信息系統開發、管理應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從而實現大數據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在大數據技術應用和會計信息管理應用上取得突破性發展。

五、結語

在“互聯網+”的時代,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也逐漸向智能化轉變,對會計人員的會計信息化專業性處理要求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在大數據時代,要對《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要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范疇,合理進行人才能培養,實現由簡單會計知識向管理方面的延伸。培養適應線上線下一體化、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系統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研究
ERP環境下應用型本科院校AIS課程探討
現代管理型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探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