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陽市農業發展現狀及創新模式研究

2018-10-17 08:10李明義焦鳳賓李士豪楊夢勇
現代經濟信息 2018年22期
關鍵詞:南陽市創新農業

李明義 焦鳳賓 李士豪 楊夢勇

摘要:本文主要結合河南省南陽市農業生產條件、南陽市農業發展現狀,分析該市農業發展前景。文章主要從南陽市農業生產現狀分析該市農業發展的優缺點,并從“政府+創新”模式、“物聯網+生產”模式、“互聯網+營銷”模式、“環保+農業”模式四種模式對河南省南陽市農業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南陽市;農業;創新

一、南陽市農業區域概況與農業區位

1.南陽市農業區域概況

南陽市地理位置在豫西南,河南,湖北,陜西省交匯處,該地境內山脈、丘陵和平原各占1/3,該地海拔在72.2到2212.5米之間。地勢逐次向中部和南部傾斜,是一個類似于馬蹄形的盆地,三面環山,南部有缺口。南陽盆地位于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帶,跨越了長江、黃河和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為826.7毫米,水資源總量為64.31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690立方米,總儲水量、畝均及人均水量均位于本省前列。二零一六年全年南陽市種糧面積為987.34千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539.35千公頃;夏糧種植面積542.4千公頃;秋糧種植面積444.9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3.2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59.12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6.80千公頃。

2.南陽市農業區位

南陽位于暖溫帶和亞熱帶的交替地帶,是很典型的半濕潤季風氣候,季節交替明顯,日照充裕,水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4.4℃到15.7℃,年降雨量在300到1100毫米之間,無霜期為220到24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47小時。境內分布著許多丘陵與山地,發展立體農業的基礎優良。

南陽市交通運輸便利。南北向焦枝鐵路與東西向寧西鐵路交叉,縱橫南北;全市高速公路里程550公里,穩居河南省第一。位于南陽姜營的南陽機場是本省三大民用機場之一。

南陽市特色農作物如月季花聞名全國,市場知名度高,獨特的月季市場文化環境優良。南陽市毗鄰洛陽、漯河,農業消費市場廣闊。

二、南陽市農業發展現狀

1.優勢

(1)耕地在土地資源中所占比重較高,二零零五年南陽市土地總面積是992165.46公頃。其中,農業用地面積為2027104.82公頃,占南陽市土地總面積的76.47%。南陽市農業在耕地面積總量上占有很大優勢。

(21土地資源空間分布規律明顯,豐富多樣,潛力巨大。在南陽市農用地利用上,耕地面積992165.46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7.43%。其中,耕地在盆地中分布占比75.32%,在山地、丘陵地區分布占比24.68%;園地面積為52859.57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99%,其中,園地中果園面積所占比重最大,為72.66%;林地面積為819760.06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0.92%,超過河南省16.88%的平均水平;牧草地面積4557.91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0.17%。

總體來看,南陽市農用地利用上以農耕地為主,其次是林地,且林地分布較為集中。園地、牧草地也有分布。南陽市農用地利用類型多樣,以林地為例,特色農作物如月季花種植業、旅游業等發展潛力巨大。農用地豐富多樣的利用類型是南陽市農業發展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優勢。

(3)農業水利設施完善。南陽市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重要的水源地。截至二零一四年九月,南陽市建有水庫476座,總庫容25.29億立方米;塘堰壩1.6萬座,總庫容1.8億立方米;大中小型灌區3280處,有效灌溉畝數為259萬畝。南陽市農業水利設施較為完善,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保障。

2.不足

(1)生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不足,生態農業科技創新乏力,另外,一些新技術未能充分與農業生產相結合。農產品精加工技術未能充分普及,產品競爭力低。

(2)部分農機設備未能更新換代,基礎農業設備陳舊,利用效率低,仍以傳統技術設備為主,缺乏創新。尤其是在農業節水技術設施上問題突出。

(3)特色花卉種植業產品競爭力偏弱,花卉產品附加值較低;園林業基礎建設薄弱、模式僵化,產業結構單一,未能多元化發展。

(4)農產品營銷渠道狹隘,多以傳統渠道為主,網絡營銷方式未普及;在農產品營銷模式上仍以傳統模式為主,農產品市場流通性差,且流通環節亟待優化。

三、南陽農業發展創新模式

1.“政府+創新”模式

有關部門應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以農業生產為導向,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使農產品沿著精細化加工方向發展,以增加農副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副產品市場競爭優勢。在品種選育上加快研發,在農機設備方面加快更新換代。

2.“物聯網+生產”模式

在農產品生產中普及農業物聯網技術,在促進農產品生產的效率、節省成本的同時,更能在農業生產透明化、農業信息共享方面取得便利。但普及農業物聯網模式與技術的前提是要有資金技術支持,建議政府應當提供該方面的政策支持。從而形成以物聯網生產模式為核心的一系列農業產業。

3.“互聯網+營銷”模式

(1)南陽當地中大型農產品企業可以開創自己的垂直農產品電商平臺,發展線上展示,線上交易的模式;也可營造個性化高端產品直銷的獨特模式,對農產品附加值的提高有積極意義。另外,可以打造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放大品牌效應,形成品牌優勢。

(2)小型農產品企業及個體農戶可與互聯網線上平臺合作,擴寬經營渠道、擴大銷售量,以縮短農副產品流通環節,減少農副產品流通成本,形成價格上的優勢。同時也能顯示出企業自身的特點,促使農產品生產符合市場需求,也可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進行農副產品更新,提升南陽農副產品的競爭優勢。

4.“環保+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利用南陽市的自身特色,發展生態農業園,集農業生產、休閑觀光、特色農家樂于一體的綜合型產業。促進地方縣鄉政府、企業和農戶三者之間的合作,使企業與農戶協調合作開辦生態農業園。發展形式多樣、產品多元的新型農業產業,對拉動當地就業、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完善當地基礎設施有積極意義。

四、結語

南陽市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河南產糧中心,中原農業大城市之一,南陽小麥產量常年穩居河南第一。南陽市農業產量對河南省乃至全國都有非常大的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投入多、產出少,投入與產出比例過大,所以要創新農業發展方式。既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又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和勞動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歡
南陽市創新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南陽市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南陽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