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節日符號化探索
——以“三元節”為例

2018-10-18 09:57朱德釗
關鍵詞:符號化傳統節日符號

馬 岳 朱德釗

(合肥師范學院 藝術傳媒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皮爾斯的符號學原理認為符號是由媒介、對象和解釋三要素構成。由此可見,符號會因為所處媒介與對象的不同而衍生出獨特的解釋,所以,在中國傳統節日的符號化設計當中,當人們經過視覺、聽覺等一系列感官接受到某個民俗信息之后,處理后形成一個具象的形態,一個既蘊含著一定的傳統節日文化寓意的形態,也具有事物表現的描述,就是符號化的基礎。

時下的中國,由于地球村的影響,世界的聯系愈加緊密,兼容并包,多國的文化相互沖擊、融合。就如同現在膾炙人口的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傳統節日,就是在當今這種世界愈發整體化的浪潮之下而被我們熟知的。然而我國許多傳統節日或因規矩繁多,或因受眾面低,或因當下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它們都被逐漸地淡忘,人們記住更多的反而是像情人節、圣誕節以及萬圣節這類的西方化節日。

當下,許多設計師都進行過傳統節日的符號化探索,以全新的形象來表現這些傳統的精神與文化,用設計的手法為她們穿上一層新的衣裳,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再度來到這全新的中國。通過對傳統節日的符號化探索,使其固定的表現方式被再設計、再創造,使人們對此產生新的興趣,從而達成使傳統節日被再度關注、再度記住的目標。迎著這股浪潮,以三元節為引,替傳統節日煥發生機盡一番心力,即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本論文著重敘述的就是在這種節日西化的大環境下關于中國傳統節日通過符號化設計再度煥發生機的探索過程。

一、“三元節”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現狀

(一)“三元節”的歷史

三元,即是上、中、下三者結合。所以,三元節,由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組合而成。如同我國很多節日一般,三元同樣被賦予了神話傳說。相傳,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職務。先民以道立教,三元節即是出于道家學說。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天官者,紫微大帝,主賜福,誕于正月十五,此日,便稱上元節,也就是我們故老相傳的“元宵節”;地官者,清虛大帝,主赦罪,誕于七月十五,此日,便稱中元節,"鬼節"與"盂蘭盆會"都是它的別稱;水官者,洞陰大帝,主解厄,誕于十月十五,此日,便稱下元節,就是洞陰大帝解厄之辰,俗謂是日。古老的“下元節”就是農歷的十月十五。

(二)“三元節”的文化傳承現狀

時光荏苒,三元節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歷了多次沖刷,為了適應時代的轉變,逐漸地化繁為簡,將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包含在簡單而熟悉的符號當中,雖然說見微可知著,但也因此使得其節日本身越發地不明朗化,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線。雖說是三元,但是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也就只剩下“元宵佳節”了,當然,或許還有少部分人仍記得“中元鬼節”,但是也僅僅是那種停留在嘴上的談資而已。而“上元齋天”在當今社會這種激烈文化沖擊下的浪潮中愈發地單薄而易于遺忘,下元的部分儀式都被并入了中元。所以,三元節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經是那種被漸漸遺忘的傳統節日了。

正因為三元節逐漸被遺忘,所以,本文才以三元節符號化探索為題,元宵節的重要性使得其逐漸脫離三元的主體而單獨呈現,其原因就是元宵這個獨特的符號所帶來的優勢,探索將以元宵節為代入點,逐步分析三元的優與劣,在實踐中尋找傳統節日的新出路。

二、中國傳統節日視覺符號的分析

每一個節日都有屬于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與視覺符號,可以充分體現節日的特征與意義。記住了視覺符號就就記住了傳統節日,所以,一個易于記憶的視覺符號是使傳統文化再一次煥發生機的基礎。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視覺符號就是突出文化內涵的表現方式。

(一)春節視覺符號的分析

春節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在我國古代乃至現今民族文化中都是最重要的節日。它的各種視覺符號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裝飾視覺符號優美,千百年來流傳至今而經久不衰,有些還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提起春節,大家都會想到鞭炮、剪紙、春聯、虎頭鞋這些很有代表性的事物,它們就是春節符號具體化的表現,這是時間為春節塑造出的視覺文化,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爆竹聲中一歲除,曾經用來驅趕年獸的鞭炮,現在已經變成春節最典型的符號特征(圖1),還有用來祈福辟邪的春聯,也慢慢地脫離其原有的局限,轉變成了春節文化中重要的一環。春節在傳統節日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保留了諸多的視覺符號。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春節符號在丟失,所以,很多設計師就春節進行了符號化的再設計,在已知的春節符號中,進行現代化的創造與改變,實現其新的文化導向作用。

如圖2,即是設計師以現代手法對春節進行的字體變型設計,以圖形為主體,利用線與面的組合,將春節兩字進行了提煉重組,在不失其意的基礎上對其形進行了獨特的創意設計。紅黃黑三色搭配使得整個設計體現出一種靈動而又靜怡的風格,又在其中蘊含了對春節喜慶元素的呈現。字體設計得十分巧妙,讓人一眼即能覺察這是春節的形象設計,而又與春節本身的字形不甚相同,尤其在“節”字的轉化中,完全脫離了字本身的形態,卻在與“春”字的圖形結合中,將“節”完好地呈現。

圖1 春節logo設計 百度圖庫

圖2 中國傳統節日視覺形象百度圖庫

圖3 端午節logo設計 百度圖庫

圖4 中國傳統節日視覺形象百度圖庫

(二)端午視覺符號的研究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由于我國地域廣闊,所以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但從總體上說,各地的傳統習俗大體相同。端午節的習俗包括: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掛艾草、戴香囊、戴五彩繩、飲雄黃酒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端午節視覺形象的局限性越發地顯現了出來。始終保持著其固有的視覺形象特征的傳統視覺元素不論是在造型、圖案還是色彩上,都仍是采用傳統的藝術設計手法(圖3)。但是傳統的端午節視覺形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變化,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所以很多設計師就希望突破人們對端午節固有視覺形象的認識,于是他們通過對端午節視覺形象的系列化創新設計,使端午節的視覺形象更符合現代年輕一代人的審美要求,同時也更具備了現代性和創新性。

如圖4,通過對粽子、龍舟以及河流等事物的符號化設計,塑造出一個十分形象生動的端午字體變形設計。以與粽子形狀相似的三角形作為設計的主體,充分體現了端午的風俗習慣,在設計中加入了水紋的式樣,以屈夫子的故事再一次點明端午之意味。整體色調以偏暗的冷色為主,即表現了對辟邪祈福的莊重之意,又能在悶熱的五月中體驗到清涼的感覺,多種圖形的搭配,讓設計整體呈現一種即統一又多樣的形式感。

三、中國傳統節日符號化的具體應用——以“三元節”為例

上元、中元、下元三者雖然合稱三元,但是卻是擁有獨特思想與文化意義的三個節日,所以,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思考,將三個節日的內涵一一提取并且表現出來,為它們穿上新的“衣裳”,使其在當今時代的浪潮中獲得新生,再一次重回人們的視線,是本次設計探索的重中之重。

(一)“三元節”標志設計的思路與過程

既然三元起始于天、地、水這三個萬物的基本元素,那么本次設計便是以這三個元素為切入點,使其復歸本態。

俗語說:天圓地方。因此既定天地雙元的基本形為圓形與方形。水,澤利萬物,進可為霧,縹緲不可得;退可為冰,堅硬不可摧。所以,水即是多變的,同時在這種轉化之間,它也是最穩定的,所以,就以最穩定的三角來定義水。因此,天、地、水即為圓、方、三角。先由天、地、水三元素引出三官,再由三官代入三元節,即是本次的探索的基本思路,如何將其形象進行表現,便是需要細思的重點(圖3)。

天官賜福,正月十五,喜樂安平。意謂吉祥安泰,便取朱砂之紅色為主色(圖5),象征喜慶與歡樂。即報以福祉,便是柔和以待,所以設計時以曲形為上元進行潤色加工,突出天官之仁和良善,賜福于人世之特點。神話傳說中,天官之形象取于唐堯,古之天子,德行兼備,文治武功,出于人間,還于人世,便定義其之基調柔和而喜樂。

天云共生,有天的地方便隨著云,而古時的仙人出行也必是黃云隨駕。因此,便以云紋樣作為輔助圖形,用以豐富設計的內容。標志設計決定以字體變形為主,將字與云與圓相互結合,使其包含上元之天官的形象符號。

地官赦罪,七月十五祭祖日,即是道家中元節,也是佛教盂蘭盆節,故事傳承或有不同,但其意義都是對先人的一種緬懷與紀念,故欲選擇莊重之色為主,古時帝王好著玄衣、紫服、黃裳,其中,又以紫色最為尊貴嚴肅,故以紫為主(圖6),既是后人對先人的尊敬,也是先人對后人庇佑的一種寄托,期望家族后輩多出棟梁肱骨。

圖5 上元節標志

圖6 中元節標志

圖7 下元節標志

河燈作為古時常見的祈福祭祀之物,亦是中元節最為普遍的節日符號,而在整體方正的設計中加入柔和的河燈,使其更加豐富,且河燈形如荷花,亦是神話傳說中仙人身前常伴之物,也切合本次設計從神話傳說入手的方向。

水官解厄,得天之恩澤,總歸是要回報的。因此,在賜福與赦罪之后,便是下元齋天之時了,雖說是供齋蘸神,但是還是不脫求福免災之意。十月十五在古時的重中之重便是它乃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所謂解厄,簡單來說,就是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的意思。水本屬黑,但時代的變化中,藍色更貼近水的本質,故下元以藍色系為主,取古時三青色為基本色(圖7)。過去,道教徒常于下元夜中懸掛三盞天燈,向天祈福,求得心愿。故此,以三天燈為輔助圖形搭配下元節之設計,明確表達其渴求溝通神明,以達解厄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底蘊。

(二)“三元節”整體設計“形”與“意”的結合

天、地、水合稱三元;日、月、星同為三光。以三光襯三元,同為傳說的符號元素,可以使主題更加鮮明,而又不會有所沖突。深化同屬性的元素,使符號更容易被記住。同理,設計的整體風格以柔和的線條作為表現,令傳統節日帶有活潑輕松之感,更加易于被當今時代的人們接受。

正月十五,作為三元之始,元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元宵者,團團圓圓。因此,關于上元的設計,便是通過天之圓,日之圓,元宵之圓的結合,突出上元那種祈愿賜福,團團圓圓的美滿之意。同時,祥云紋樣相隨,配以賞燈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元素,與上元的字體設計相互呼應,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應用方面,選擇米黃色的手提袋,和朱砂紅的標志之間形成一種色差對比,更加凸顯標志的形象,同時也使手提袋在具有古韻之時擁有了一絲靈動之感。在古與今的對比當中,讓人們對上元節的印象更為深刻(圖8)。

鬼節之名,令人聽到便感寒意。然而鬼節的作用其實是后人懷念先人的一個途徑與方式,通過七月十五這一天,人們將自己對已故之人的思念注入緩緩而行的河燈之中,任其漂流,為不可得見的親人送去自己的所思所念。因此,中元節的元素中便突出河燈的重要性,在層層掩蓋的云彩中,彎月悄悄地冒著頭,映襯著注滿情感的河燈,相互對應,以中元字體設計為分界,各自占據一片天,卻又相互依存。搭配云紋,以莊重之感面向世人卻又不失靈動。

為莊重的中元節搭配輕便的筆記本作為應用途徑,形成一種感官與精神上的反差對比,使得中元節的視覺形象更加明顯化,在筆記本輕快風格的襯托下,更能令人感受到那一份節日的厚重感(圖9)。

齋天之日,亦是莊嚴之時,以三青色為標志色調,便是考慮人們關于天常言“青天”,而三青與水之色亦是相近,再者,與天空之色也是相配。祈愿解厄乃是十月十五的主題,因此,設計中以三盞天燈為主要依托對象。天燈,便是送于天看。天燈起到了一個傳遞中介的作用,是下元節極其重要的一環。

下元相對于上中二元來說,更具人味,因此將應用的方向放在了衣服上面,三青色的下元標志搭配玄黑色的體恤衫,下元節的標志變得極為突出,而且,玄黑色更是古時水的原色,水之藍,水之黑的結合再一次點名了水官解厄的主題(圖10)。

三元的設計當中均有云紋,是因雖言天、地、水三官,但均為天神,云紋樣最適宜表現三者,且可以使設計更具整體性,符合三元既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又擁有相同的文化內涵的特點。

結語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之下,可能因為世界越發地緊密相連,文化之間相互沖擊得十分激烈,多元化的選擇讓人們迷失了方向,著眼皆是那些外來的節日文化和風俗習慣。從而使得人們對本國的歷史文化大多都是知之不詳,亦或是一知半解,反而對他國文化十分熟悉與推崇。我國傳統文化正在以一種被忽視的態度而逐漸被遺忘,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國家,如同失去了魂的人。

節日,是文化的縮影,是文明存在的象征。中國傳統節日符號化的探索,可能會使“三元節”這類即將離開人們視線的中國傳統節日再次得到關注,使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內涵再一次被人們所熟知,從中認識與學習到其中蘊含的節日文化與意義,同時汲取古人的經驗與生活態度。將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幫助其不斷的進步發展。然而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推陳出新,所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節日,要不斷地學習提取,為其穿上“新衣”,賦予其時代的魅力。以傳統的文化為基石,塑造新中國的獨有的韻味。

圖8 上元節應用

圖9 中元節應用

圖10 下元節應用

猜你喜歡
符號化傳統節日符號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思想的實踐研究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學符號,比多少
“+”“-”符號的由來
關于一階邏輯命題符號化的思考
現代流行服飾文化視閾下的符號化消費
合拍片《風箏》的跨文化傳播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中國符號,太美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