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壓拔罐治療簡單竇道的療效觀察

2018-10-19 01:43鄭文立王立民趙連魁張向濤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18年9期
關鍵詞:竇道負壓陽性率

鄭文立,王立民,趙連魁,張向濤,李 明

1石家莊市第一醫院 燒傷整形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2石家莊市第三醫院 骨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

較深的傷口反復感染可形成竇道,處理比較棘手。常規換藥的治療周期較長,遷延不愈,甚至每況愈下。近年來創面負壓吸引技術被國內外醫務工作者應用于竇道的治療[1-3],其可以明顯縮短愈合周期,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對于一些細長、較為表淺的簡單竇道使用創面負壓吸引技術,則需要擴大清創才能將引流裝置置入創口內[4],這不僅增加患者的創傷,且醫療成本較高。因此,探索一種操作簡單,能夠減少創面二次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很大臨床意義。拔罐裝置作用于身體局部時也可以產生一定的負壓[5],這種負壓力能否產生與創面負壓吸引技術類似的治療效果、縮短創面愈合周期?筆者將負壓拔罐應用于細長、較為表淺的簡單竇道,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1 資料 選取2015年1月- 2018年1月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收治的簡單竇道患者50例。入組標準:1)竇道深度<5 cm,直徑<0.5 cm,且走行規則,無分支;2)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竇道部位不適宜使用拔罐治療,如位于四肢末端等;2)竇道較為復雜,換藥探查不能明確時采用泛影葡胺造影后在X線下拍片鑒別;3)竇道創面有滲血或合并嚴重心肺疾病。由于符合要求的簡單竇道病例較為稀少,因此本研究將樣本量預設為50例,最終符合條件納入本研究的共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25 ~ 59歲;受傷部位:臀部22例,下肢18例,其他部位10例;致傷原因:肌注或手術治療后感染形成竇道20例,外傷后創面不愈合18例,其他原因12例;創面存在時間:入組時創面已經存在34 ~ 59 d。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非盲的實驗設計,經過石家莊市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始實施。將納入的5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拔罐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兩組患者治療前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2 治療方法 1)拔罐組:每日清除竇道可探及的壞死組織,碘伏消毒后,選用口徑大小合適的拔罐器覆蓋于創面上,給予適當大小負壓抽吸(壓力值-40 ~ -20 kPa,操作時可以觀察到罐內皮膚輕度隆起、罐體緊密附著于皮膚為度),持續10 min,期間可觀察到竇道口創面及周圍組織隨著負壓的增加而被吸入罐內,竇道口張開,被吸入的正常皮膚顏色變為深紅,如果竇道內有膿液會被吸出。間隔15 min后重復1次負壓拔罐,然后以無菌敷料包扎。最長觀察周期40 d,40 d仍未愈合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擴大清創手術縫合;擴大清創后封閉負壓吸引、皮瓣移植封閉創面等進一步治療方法。2)對照組:每日給予常規換藥治療,即清除竇道可探及的壞死組織,碘伏消毒后,放置引流條,再以無菌敷料包扎。最長觀察周期及后續治療同拔罐組。

3 觀察指標 1)愈合率、愈合時間:指直接愈合。對于直接愈合的患者,比較兩組各自的愈合時間。2)竇道創面細菌檢測:在患者入院時、治療1周后分別采用棉拭子取竇道創面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兩組操作相同,比較兩組培養的定性結果。3)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記錄患者入院時及治療1周后VAS評分變化。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 竇道愈合率、愈合時間比較 拔罐組直接愈合比例(88%)高于對照組(48%)(P=0.002)。拔罐組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17.08±4.24) d vs (33.20±8.74) d,P=0.000]。見表 2。

2 兩組創面細菌陽性率比較 入院時拔罐組和對照組竇道創面細菌培養陽性率(92%,88%)均較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兩組細菌培養陽性率均較前有所下降,但拔罐組(40%)較對照組(68%)下降更為明顯(P=0.047)。見圖1。

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拔罐組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VAS評分 (5.48±1.12分,5.24±1.26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480)。治療1周后兩組VAS評分均較前有所下降(P<0.05),但拔罐組評分(2.28±0.88)較對照組(4.20±1.04)下降更為明顯(P=0.000)。見表 3。

4 典型病例 31歲男性,斜方肌肌皮瓣修復頸部電擊傷后1個月,竇道深約3 cm,直徑約0.3 cm,應用負壓拔罐治療9 d后創面愈合。見圖2。

表2 兩組患者竇道愈合率及愈合時間比較Tab. 2 Comparison of healing outcomes in two groups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圖 1 拔罐組和對照組一周后的創面細菌培養陽性率Fig. 1 Positive rate of wound bacteria culture in cupp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1 week (aP<0.05, vs control group)

圖 2 31歲男性患者負壓拔罐治療簡單竇道A:斜方肌肌皮瓣修復頸部電擊傷后1個月,竇道深約3 cm,直徑約0.3 cm; B:負壓拔罐治療中; C:治療9 d后創面愈合Fig. 2 A typical case of simple sinus tract received negative pressure cupping therapyA: Trapezius myocutaneous flap repaired electric shock in the neck for 1 month with sinus depth about 3 cm, diameter of 0.3 cm; B: Negative pressure cupping therapy; C: The wound healed after 9 days of treatment

討 論

較為表淺、直徑較細的簡單竇道在臨床中比較常見,普通換藥治療效果較差,可能出現遷延不愈的情況。封閉負壓吸引技術是治療多種急慢性創面的有效方法[6-7],但這種裝置的海綿敷料及引流管較大,對于直徑較細的簡單竇道不宜直接使用,即使將海綿敷料修剪到很小仍需要擴大竇道創面才能將海綿敷料及引流管置入,這就加重了患者的二次損傷。拔罐治療也能在局部產生類似負壓吸引力,而且使用方便,不需要進行擴大清創,因此本研究創新性地將其應用到了較為表淺、直徑較細的簡單竇道。從本研究結果看,在40 d的觀察期內拔罐組竇道直接愈合比例高于對照組,且平均愈合時間小于對照組;拔罐組和對照組在治療1周后竇道創面的細菌培養陽性率均有所下降,但拔罐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拔罐組和對照組在治療1周后疼痛評分均有所下降,但拔罐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

拔罐治療是祖國醫學的經典方法之一,這種治療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簡單,被廣泛應用于腰背部疼痛、肩周炎、面癱及帶狀皰疹等疾病[8-9]。本研究將拔罐治療創新性地應用于一些較為表淺、直徑較細的簡單竇道的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可能涉及多方面的機制:1)拔罐治療所產生的負壓吸引力與封閉負壓吸引技術有類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竇道中滲液或膿性液體起到負壓引流的作用,減少竇道里面的積液、清潔竇道,利于竇道中肉芽組織的生長[10-11]。這種引流作用在減少積液的同時,還可將竇道里面大量的細菌帶走,減少局部細菌負荷。有研究顯示將拔罐應用于感染創面的治療,可收到不錯的療效[12-13]。本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拔罐組患者在治療1周后,其細菌負荷有明顯的下降趨勢,顯著低于常規換藥治療的對照組。2)拔罐治療可以使局部血管擴張,并且促進局部毛細血管生成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修復,有效改善創面血液循環[14-15],從而增加創面修復所需要的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輸送,有利于竇道內肉芽組織的生長;而且當創面局部血流量增大后,一些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6,16]等免疫細胞也能隨血液循環到達創面,增強局部的抵抗力,進一步降低局部細菌負荷。3)機械應力刺激可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蛋白基質合成代謝,促進肉芽組織生長[17];而拔罐在治療時局部皮膚明顯隆起,竇道口創面及周圍組織隨著負壓的增加而被吸入罐內,這就會使竇道局部產生機械應力刺激,促進竇道內肉芽組織生長。

綜上所述,負壓拔罐用于治療簡單竇道,不僅可以縮短愈合時間、減小竇道細菌負荷、減輕局部疼痛,增加竇道的愈合率,而且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值得推廣。但負壓拔罐在治療竇道時也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1)拔罐裝置的使用會受到部位的限制。拔罐器與皮膚的貼合沒有封閉負壓吸引裝置好,若在肢體末端或者面部等部位應用時會漏氣。2)拔罐裝置應用于創面時還會到創面大小、竇道深面情況的限制。拔罐裝置較小,對于較大創面不能完全覆蓋;如果竇道較深或者竇道內腔隙較大,拔罐的負壓吸引力較小,不能產生足夠的負壓吸引。由于較為表淺、直徑較細的簡單竇道病例有限,本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小,其結果有偏倚的可能,還需要更大樣本量的進一步驗證。

猜你喜歡
竇道負壓陽性率
試論無負壓供水在建筑給排水中的應用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抗核抗體譜IgG 檢測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負壓創面治療技術應用的研究進展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右脛骨Brodie膿腫急性發作伴軟組織膿腫及竇道形成1例并文獻復習
腹部手術后腹壁竇道形成原因及處理
一種手術負壓管路腳踏負壓控制開關的研制
慢性竇道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