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機械安全的現狀及其對策

2018-10-19 18:51邱新亞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應對措施發展現狀

邱新亞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社會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機械領域也隨之快速進步,機械安全問題隨之越發凸顯,近幾年已經發展為機械學科中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各類機械設備整個運行狀態的穩定性直接影響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對其提高重視。為了推動我國機械安全的進一步發展,本文總結我國當前階段機械安全發展現狀,并且基于現狀基礎上對機械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引發原因進行探討分析,最終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機械安全;發展現狀;應對措施

一、概述

眾所周知安全問題一直以來是各領域各行業生存及發展的第一原則,隨著我國社會的整體進步,社會各界越發重視安全問題。對于整個安全科技領域而言,機械安全問題最為凸顯,機械事故的發生形式十分多樣化。據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范圍內機械事故的發生率在所有事故發生中占比高達30%左右。機械安全可以稱之為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內容是機械設備在一定條件下于工作、裝拆、調試、運輸等狀態時,對使用者所產生的傷害以及保護措施。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機械安全問題,經過幾代機械制造科技人員的持續努力,我國機械安全科學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許多領域內機械安全水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且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以及技術成果。但是,總的來說我國機械安全發展仍舊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整體狀況不是特別理想,雖然部分領域達到世界級別的先進水平,但是總的來說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并找尋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我國機械安全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和引發原因分析

1.尚未真正形成機械安全科學

當前階段人們已經達成安全科學技術非常重要的共識,我國國家標準更是已經將安全科學技術列入國家一級學科之列,并建立了安全科學技術方面的學術類型團體,是我國國家一級學會,全稱為“中國勞動安全保護技術學會”,我們所熟知的《中國安全科學學報》即是該學會主辦的學術類刊物,被我國社會各界公認為當前階段安全領域內最權威的刊物。目前階段我國已經有將近40所高校開設安全專業,但是我國有關領導與專家對安全科學技術學科內一個十分重要的分支學科即機械安全重視程度還不夠。

當前階段,我國專門從事機械安全研究的相關人員,由質量角度和數量角度進行考慮都不盡如意。大學里雖然有安全專業開設,但是對于專門的機械安全課程幾乎沒有涉及,安全專業的畢業學生只有極少數從事與機械安全相關的工作,真正從事機械安全教育的教師數量也是非常稀少。此外,我國當前階段機械安全研究人員尚未完全形成合力狀態,依舊是各自為政的分散局面,造成機械安全學科發展處于較低狀態的現狀。嚴格來講,直至今日我國尚未真正形成機械安全學科,由根本上對我國機械安全科學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制約。

2.企業領導對機械安全工作不夠重視

制造業是我國整體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機械工業則是制造行業的根本基礎。因此制造企業內都具有大量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對企業甚至國家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由此不難看出,機械安全科學技術是制造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保障。由理論角度進行分析,各制造類企業需要依據機械設備數量配備相應數量和質量的專職機械設備安全技術人員。但是,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制造類企業根本沒有各類專職機械設備安全技術人員的配備,甚至是連相應的專職安全技術人員也沒有配置;部分企業雖然設有專職安全技術人員,但是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相對較差,對于企業日常生產的安全技術需求無法滿足。

就我國廣州某著名大型機械企業為例,該企業內專門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基本由一些無法繼續從事體力勞動的一線退役工人擔任,所有人員知識水平均相對較低,沒有一位經過正規的安全技術培訓,也沒有一位畢業于大學安全工程專業。此些工作人員絕大部分對企業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毫不了解,所以在日常生產過程中也就無法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該類人員最大限度的工作職責是機械設備發生問題造成損失之后,記錄一下現場情況并處理相應的后續事項。據了解,該企業此類狀況于我國現階段各企業內并非個例,而是非常普遍的存在。究其原因是當局領導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明確認知,重視程度也不夠。企業領導者沒有將安全看作一門科學,更是沒有意識到安全科學技術工作從事人員的技術水平及素質方面的需求。

3.機械安全技術發展緩慢

企業想要在機械安全方面有所建樹,必須由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是對人才因素提高重視,第二是對機械安全科學技術進行科學應用和發展。目前階段世界各國都致力于機械安全科學技術的深入研究,我國在這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機械安全的法規與標準:我國許多機械設備存在因安全性問題無法出口的情況。發達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專門的機械安全法律法規與標準,無異于形成了一道貿易壁壘。比如現階段機械設備方面的典型法律法規,是由歐洲共同體頒發的《機械指令》。該指令頒布至今歷經多次修正,最早頒布時間是1989年,于1991年進行第一次修訂,1993年進行第二次修訂。1993年修訂內容明確規定,由1995年1月1日起,凡是進入歐洲市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都需要張貼保證歐洲共同體《機械指令》規定的基本安全和衛生要求的“CE”標志,否則不能進入歐洲市場。在這之后該指令于1998年進行了再次修行,1998年8月開始執行。

新指令依照新方法對有關健康、安全的基本指令進行了制定。明確指出了相關的制定依據,并將指令使用范圍進行規定,對制造及設計過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進行明確,并詳細規定了EC合格聲明、EC型式實驗、CE標志等。新指令的主要目的是對各國不同法律進行協調。此外新的機械安全指令依據歐洲共同體理事會決議的《關于技術協調與標準新方法決議》與《關于合格評定的總體方案的決議》進行制定。

指令的制定對成員國有責任保護本土人民、動植物健康及安全的權利充分考慮,幫助各制造企業或者制造商對機械設計與結構產生的危險進行預防。該指令是當前階段歐洲共同體內部強制執行類文件。對歐洲共同體內各國必須于一定時期內將其轉化為本土法律內容進行規定,并且指出任何歐洲共同體協調性標準的機器可視為對本指令要求進行滿足。

目前階段我國機械安全法律法規與標準制定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為了對國內機械安全標準化工作統一歸口的問題進行解決,我國全國機械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1994年11月正式成立。該委員會成員包含原12個部委體系內38個單位的41名委員,國家技術監督局作為直接領導者,在原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設立秘書處。該委員會直接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專門制定的與機械安全設計有關的標準組織。我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1年統一部署,分別由北京機床研究所、北京起重機機械研究所等單位起草、修訂、審查、報批,并最終頒布了機械安全相關的各項標準。這些標準不僅對機械自身安全進一步強調,而且充分考慮到人身安全、環境保護、以及國際標準接軌等問題。但是,由于各類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現階段機械安全標準無論是質量方面還是數量方面相比先進國家仍舊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較短時間內無法縮短。

機械安全設計:機械安全設計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興起,是一種新型的設計技術,由安全系統工程角度設計相應的機械產品?,F階段發達國家于機械安全設計方面已經具有相對成熟的理論與方法。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歐盟國家將機械產品安全設計正是列入國家先進制造技術體系,將其作為扶植的研究領域。國外機械安全設計結合安全系統工程方法、安全人機工程學以及可靠性工程學,借助機械安全評估對機械安全性與安全設計目標進行確定,由機械結構設計、使用信息及安全防護三個方面實現機械安全的全面保證。美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對機械安全設計風險評價模式和設計程序進行建立,在機械設計的每項環節將危險因素最大限度消除,從而由根本保證機械運行的安全。

機械安全檢測技術:目前階段我國機械安全檢測技術可分為設備故障診斷技術與設備安全檢測技術兩種。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又可分為電子和計算機技術、聲音與振動測試以及分析技術、測量溫度技術等。安全檢測技術主要是在使用前保證安全的一種技術。壓力容器、起重機等是相對典型的機械設備。由總體角度分析,雖然現階段我國機械設備安全檢測技術已經取得了不錯發展,但是測試理論及方法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具有較大差距。

三、提升我國機械安全水平的應對措施

機械安全涉及較多部門和學科,因此,想要進一步提升我國機械安全水平需要由多方面進行。

1.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多渠道培養

機械安全技術人才是我國機械安全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礎,因此我國教育管理部門與機械行業管理部門應重視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可采取多渠道培養的方式。一方面對各大高校安全工程專業進行大力發展和扶持,使得安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更加規范,將機械安全課程列入必修課范疇;一方面在有條件的單位或者地方定期舉辦機械安全方面的培訓活動,對現有安全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行提升。

2.深入研究并發展機械安全設計

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應該將有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機械企業協會等各類機械安全科技社團組織起來,深入研究適合我國當前階段發展實際需求的機械安全設計體系,構建并完善機械安全行業的專屬數據庫。

3.完善機械安全設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標準

國家機械行業管理部門應當肩負起政策法規制定的責任,基于現階段國內外機械安全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現階段的法規進行完善。我國技術監督部門可組織專業人員對先進國家機械安全方面的安全發展動態進行跟蹤研究,將一些適合我國機械設備安全的標準及時進行轉化。

綜合上述所言,我國制造業的根本基礎當屬機械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機械設備安全狀況對我國國家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造成直接影響。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應在機械安全方面不斷增加投入,并增強政策性支持力度??蒲性核獙ΜF階段機械安全的理念進行深入研究和創新,推動我國機械安全的發展。各大高校需積極培養機械安全的技術人才。社會各界應團結起來,同心協力,努力提升我國機械安全水平,爭取早日追趕世界級別的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夏兵.我國機械安全問題和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74+86.

[2]程榮臻.探析礦山機械安全現狀及其提升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3(02):73.

[3]余金濤.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與趨勢[J].科技與企業,2011(15):159-160.

[4]寧燕,富銳,張曉飛,劉治永.我國機械安全標準化發展現狀及展望[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0(06):14-21+1.

[5]羅一新.我國機械安全的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05):96-98.

猜你喜歡
應對措施發展現狀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