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

2018-10-19 18:51于媛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于媛

【摘 要】目前,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是低碳經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低碳經濟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綠色經濟發展。通過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研究,從而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更好地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當前,社會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激化了快速發展與高碳排放的矛盾。隨著世界工業的快速發展,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的惡化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保護,并開始認識到環境的承受能力和有限的資源。為了防止環境的持續惡化,中國已經開始在清潔利用和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基礎知識基礎上建設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不僅要求人類改變生產方式,而且要求人們改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將經歷低碳、高效率、高碳、高效率、低碳的過程。

一、低碳經濟與能源利用

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如何有效解決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矛盾,確保經濟發展和能源的配置和利用,抑制經濟發展產生的碳排放,使用低碳汽車碳能源、無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緩解了當前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之間的矛盾關系。

二、完善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思路

構建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需要一系列的宏觀政策支持和碳交易市場、碳金融市場的完善。

(一)財政、稅收宏觀政策支持

構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需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在技術上,需要更高的技術裝備來取代落后的技術裝備,需要更高的技術手段來測量碳污染強度。這些手段離不開對新設備和技術的大規模投資,投資項目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國家有必要對財政稅收政策給予支持。財政體制首先要開辟環保節能設備融資渠道,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第二,制定和實施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財政稅收政策,構建環境保護稅收體系,增加財政支出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在資源化進程中在發展資源稅時,應調整資源稅,從定量稅改為從價稅或復合稅,以降低環境損害成本和資源價格,后者反映在能源價格中,促進后續企業的節約。在能源消費環節中,征收能源稅是為了增加能源消費成本,引導能源消費行為和使用方式,或者提高能源相關項目的稅率。

(二)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產權交易市場

碳排放交易是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和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市場機制。由于發達國家減少排放的成本很高,而且發展中國家減少排放的平均成本相對較低,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設備來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減少排放。當然,減少排放量必須出售給資金、技術和設備的供應商。配額也可以在市場上進一步交易。從經濟角度來看,碳交易遵循科斯定理。因此,在市場經濟的框架下,碳交易成為解決污染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這樣,碳交易市場將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問題結合起來,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這一科學、技術和經濟問題。

然而,我國的碳交易還處于起步階段,只有部分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沒有真正的國內碳交易市場,更談不上形成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價格影響。國內碳排放權交易,一方面可以促進國內企業的減排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過度減排的成本,可以促進淘汰落后的技術裝備。通過市場激勵和政府約束機制,以最小的減排成本實現減排目標。同時,要充分利用歐盟的經驗,大力發展碳交易配額市場。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平臺。

(三)構建碳金融市場機制

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產權交易市場的同時,應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碳金融市場體系。碳交易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活動。與一般的金融活動相比,金融資本與綠色技術的實體經濟聯系更為緊密。通過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一方面金融資本直接或間接投資于碳減排技術創新項目和企業,另一方面又來自不同的來源。項目和企業產生的減排進入碳金融市場進行交易,發展成為標準的金融工具,不僅有利于吸收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其活動,而且有利于開放。為中小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使商業銀行在促進宏觀經濟轉型和社會結構調整的同時不斷壯大。抵御風險,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能力。

中國建立碳交易制度刻不容緩。充分利用當前CDM機制,逐步完善碳金融體系。中國碳金融市場最根本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動。政府應介入國內碳金融市場的發展,為制定碳配額交易規則、減排標準、減排設備支持以及基于減排配額的衍生品創新提供政策支持。同時,要促進綠色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通過金融資金擔保的杠桿作用,擴大環保信用的投資規模。此外,還應設立專項資金投資環保企業或為環保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并采用財政貼現、成本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合理分散信貸風險。金融機構承擔增加環保項目融資支持的任務。

三、結論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取代了傳統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模式,是一種更加環保、節能、高效的發展模式。當世界面臨環境災害時,人類必須選擇適當的經濟發展模式,以確保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可持續性。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這方面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雖然資金、技術、設備可能落后于發達國家,但只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給予政策支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碳交易市場和碳交易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rbon金融市場,我們一定能夠縮短工業化國家經歷污染之前的處理時間。路線。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乃至世界的必然選擇。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傅曉華、趙運林.可持續發展視域下的城市生態探微[J].城市發展研究,2008.

猜你喜歡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低碳經濟的理論的基礎及經濟學價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視角江西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