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及路徑分析

2018-10-19 18:51張紫峰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
關鍵詞:內部審計

張紫峰

【摘 要】本文圍繞我國內部審計面臨的新局面、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兩個方面展開討論,對我國內部審計模式導向轉變及路徑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筆者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對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理論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導向轉變;路徑

在二十世紀之后,我國甚至是國際的內部審計模式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結合國際內部審計發展的影響,通過下文對我國內部審計模式的發展方向以及路徑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今后的內部審計實踐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一、我國內部審計面臨的新局面

審計環境是由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兩個部分組成的,國際內部審計中的一些理念以及思想對我國內部審計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接下來,我國內部審計所面臨的形式將是全新的,接下來筆者一一進行分析。

(一)對風險的關注度提升

風險是隨處可見的,它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如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等,作為管理者必須盡可能將這些風險識別出來,并進行適當處理,確保風險能夠被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作為審計師,需要評價組織的風險管理工作是否合理,組織在完成風險管理后余留的風險程度是否超出預期。怎樣才能構建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內控制度,同樣要得到審計師的幫助。所以說,內部審計所承擔的責任是巨大的,它所關聯的風險不僅覆蓋行政管理,同時也可能覆蓋市場。把它劃入內部審計范疇中,按照計劃對其進行審計評價和確認,為組織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服務,是新財政管理體系在內部審計過程中所采取的一個重要舉措。

(二)提高對管理的關注度

當前的財政管理體系中具有較多的信息化元素,業務處理程序相對以前也得到了一定的簡化。會計在對數據進行記錄時變得更加規范,處理過程中的正確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會計信息管理質量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決定的。如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如何,預算審核批注有無漏洞,審核執行的嚴謹度如何。工作的重點慢慢發生了轉移,這也是新財政管理體系對內部審計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

(三)提高對單位負責人義務履行的關注度

作為一名組織責任人,必須承擔組織中的各種責任,這些責任所覆蓋的范圍較廣,包括財務、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國家均要求對政府工作人員、公司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加以考評,當成是對他們是不是能夠繼續任職該崗位的有關考評的關鍵根據。其他國家通常使用的是績效審計手段,中國使用的為獨創經濟責任審計。因為我國使用的方式在有關的一系列業績評判、避免并且揭露不良作風等方方面面效果十分的好,到目前為止,已經被大部分國家當作參考模范。伴隨中國經濟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國有企業的帶頭者在經濟以及社會等各個層面的責任早就被確定下來了。在現在的財管體系當中,黨政重要干部在相關的一系列預算管理、內控還有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所要擔起的責任變得更清晰,這可以從我國的很多規則或者規范當中加以求證。所以,概括說來,這將給我國的相關審計部門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不單單只是需要審計部門能擔起更多的審計任務、增大其覆蓋的范圍;并且還需要內審部門增加相應的審計質量以及效率,使得其可以符合各個監督管理部門的考核、聘用還有避免貪污腐敗的有關要求。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增加覆蓋的整體規模、使得質量以及效率得到提高,是現行的財管機制對內審的新的要求。

二、中國內審的成長趨勢

(一)內審的職能定位:從監督慢慢的朝著增值服務轉型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恢復推行審計相關的體系以來,審計就被當成是單獨的經濟監督,內審也因為這樣而被當成是機構當中的有關監督。這樣的一系列定位,在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之下來說是十分的恰當的,30年來,內審一路走來表現出的效果還有其起到的作用都能夠充分的說明這一點。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后,內外審計的實際情況出現了極大的改變,不單單只是給審計制訂了更加高標準的要求,并且還給其進一步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內審卻是在通過這30年的進一步成長之后,不管是在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還是在內審體系以及內審師等方方面面,都能夠符合社會有關的需要,并且能夠供給相對更好的內審服務;也正是因為這樣,慢慢的朝著增值服務這一趨勢加以改變也就是一種必然傾向了。

按照有關規定,增加價值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內審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借助于客觀以及有關的保證,優化并且強化治理、風管還有調控時的有關效率以及成效,使得機構跟相應的關聯方的價值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其終極目的就是為了使得機構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知道,第一,增加價值不單單只是內審意見被使用后給機構提高的收入、省下的支出等等,相對來說更為關鍵的是對于內控、有關管理、企業治理的優化。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以及支出的下降是格外的顯著的,可以快速的改變管理人員以及普通職工的工作態度,使得他們變得更加的熱情,并且還能夠導致人們更加的注重并且相信內審;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樣的優化并不是一定能夠形成十分明顯的盈利,有的時候還很可能由于不理解或者利益矛盾等使得管理人員跟普通職工產生排斥情緒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這一系列的優化能夠從源頭處理好機構面對的成長難題,能夠使得機構的管理水平獲得極大的提升,,并且還能夠使得成長空間得到進一步的增大。第二,增加價值不單單只是能夠讓有關的生產經營還有相應的業務活動能夠更加妥善的開展,更關鍵的是給機構的戰略以及目標的最終達成奠定基礎,并且加以保障。生產以及經營的開展情況是機構的生存之基,而目標以及戰略的落實和達成卻是跟機構的成長緊密聯系的,內審對機構的戰略以及目標的落實是不是恰當、開展方案以及措施是不是可行加以審計,發現那些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機會、估計管理人員有關應對策略是否恰當以及有效果,然后提出一些加以優化的意見,不單單是可以給機構增加價值,并且還能夠幫助內審找到自己的地位并且加以提升。第三,增加價值和相應的監督本質上來說不沖突。由于內審在理清楚有關規定,讓生產經營還有業務處理等方方面面導致的有關成本減少,實質上也是增加了價值。

因此,增加價值不單單只是內審的較高層級的職能定位,還是新時期有關內審的更為嚴格的要求,是無論哪一個內審組織都需要正視、然后在內審工作跟其職業成長里面加以執行的。

(二)內審模式:從賬項以及控制導向朝著風險導向審計變化

現在,風導審計早就全面納入了中國的內外審計范圍。跟注會的風導審計不一樣,將風險當成是導向的審計觀念本質上來說就是內審職員借助于全面并且成形的手段加以相應的風險評估以及管理。內審行業的風險導向審計除了需要在執行時按照對被審機構或者項目的有關評估水平制定詳細的內審步驟,并且還得按照其相應的風險水平來布置內審組織的工作。也就是說,內審不單單只是需要在每一個審計業務的執行過程里面,將評估出來的風險水準當成是按照計劃制定有關步驟、組織每一項具體工作的開展;并且還要把機構的一系列相關的風管架構或者流程也放進審計對象之列,評估它們有關的設計以及運營的實際成效;并且還要按照組織的風險水準,制定內審組織的有關工作、策劃內審組織還有其員工將來的成長路線。

【參考文獻】

[1]馬夢超. 制度變遷背景下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治理效應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7.

[2]孫麗華. 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融資模式、風險管控和信息披露[D].東北財經大學,2015.

[3]李云龍. 信息技術能力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及作用路徑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5.

[4]姚剛. 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研究:一種新的內部控制審計觀及其實現[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5]張華平. 基于供應鏈的戰略管理會計業務流程再造與控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1.

猜你喜歡
內部審計
淺析企業內部審計實施過程的幾點思考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現狀及對策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電力企業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